张志艳
目的:观察分析血液透析过程中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10例血液透析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55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组的血液透析之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经分组护理,观察组的护理并发症一共5例,并发率为9.09%;对照组的护理并发症一共11例,并发率为20.00%,则观察组的并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护理过程中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效果。
作者:李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78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围术期行舒适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术后住院天数、肠功能恢复用时比对照组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强护理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加速患者机体康复。
作者:徐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中的护理应用观察。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90例血液透析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5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舒适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经过分组护理,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44%,舒适度评价优良率为86.67%,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22%;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舒适度评价优良率为95.56%,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舒适度评价、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指标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上,其总有效率、舒适度评价较高,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采用手术治疗的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2003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39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均给予手术治疗。其中,4例患者在术前漏诊同侧股骨颈骨折,另外35例患者在手术前均确诊为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其中,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同时对股骨干骨折、股骨颈骨折固定的患者有25例,采用钢板固定股骨干骨折、空心螺钉固定股骨颈骨折治疗的患者有10例,另外对于术前漏诊同侧股骨颈骨折的4例患者,均给予髓内钉固定治疗,发现同侧股骨颈骨折后,根据实际情况,2例应用空心螺钉,2例应用重建髓内钉。结果:术后1-5年随访,39例患者均无股骨头坏死发生,其中,术后1年股骨干骨折仍未愈合2例,给予再次植骨,在24周后愈合;术后16-32周骨折均愈合的患者有37例,愈合时间平均为20周。结论: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手术治疗,并按照规范要求严格操作,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在社区糖尿病病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并为社区糖尿病病人的日常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对本社区64例糖尿病患者建立信息档案;其次,对6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以下社区护理干预措施:糖尿病等健康知识宣传教育、饮食及心理护理干预、运动干预、指导患者自我监测血糖水平、合理使用糖尿病药物。结果:与护理措施干预前相比,护理措施干预后糖尿病病人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降低,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护理措施干预后,糖尿病病人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合理饮食知识、合理用药知识、运动锻炼知识、自我监测血糖水平等知识的了解率要明显升高,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社区糖尿病病人管理中,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万帮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的功能训练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武汉市十一医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的50例患者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人,实验组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进行普通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的康复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患肢功能训练为优的患者达到80%,而对照组的患者患肢功能训练为优的患者为60%。结论:术后施行功能训练对预防术后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分析引起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方法:以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统计并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家族病史、生活习惯等相关信息。结果: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是引起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家族遗传病、年龄也是引起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部分患者同时伴有两种及以上致病因素;且因高血压、吸烟、饮酒致病的男女患者人数上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致病因素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年龄方面,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占总人数的比重大,青年人所占比重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生活习惯、家族遗传因素均是脑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其中前4个因素为高危因素。从多角度防控致病因素,通过调整饮食、药物保健等方式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改善心功能,并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作者:缪道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以此来减少临床中误诊、漏诊,漏治等情况,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医院32例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症状、体征,胸片(CT),超声,心电图等检查进行诊断,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诊断、治疗。结果: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诊断治疗难度大,及时正确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前提条件。结论:临床诊断治疗中,要加强对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不断提升临床诊断、治疗能力,大限度改善老年患者的病情,降低老年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冉发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消化内科无痛胃肠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无痛胃肠镜病患100例为研究对象,在100例病患中,男病患68例,女病患32例。病患平均年龄35.5±10.5岁。将100例冰花随机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患一般医学参数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具有可比性。(P>0.05)。对照组仅利用胃肠道检查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先利用麻醉止痛的方式,后进行胃肠检查治疗。手术进行完毕之后,对比两组病患术中并发症以及对机械排斥反应症状。结果:实验组病患在经过系统化治疗之后,无不适症状和并发症出现,对照组病患对数出现了对胃肠镜排斥的现象。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实验组病患各项生命体征均在正常范围内。对照组病患的血压,心律明显异常。两组病患在排斥反应和住院时长比较中,其统计数据有明显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利用无痛胃肠镜的方式治疗病患消化道疾病,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该方式有着疗效好,排斥反应少,治愈率高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赵京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分析 CP 和 PBL 法在心理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实习护生40名,将其随机分组,分为对 CP 组和 PBL 组,对比分析两组教学效果。结果:经分组带教研究,CP 组理论考核成绩平均分数为(93.4±2.7)分,操作考核成绩平均分数为(87.1±3.1)分;PBL 组理论考核成绩平均分数为(86.1±1.5)分,操作考核成绩平均分数为(86.2±3.2)分,CP 组的理论考核成绩明显高于 PBL 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CP 组与 PBL 组的操作考核成绩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P 和 PBL 带教方法均属于较先进的方法,有利于学员的操作技术的提升和操作考核成绩提升,但是 CP 教学法的对于理论的教学效果更佳。
作者:张希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对青壮年股骨粗隆下骨折急诊患者采用闭合复位 PFNA 进行治疗的临床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72例股骨粗隆下骨折青壮年患者,对他们的急诊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临床总有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壮年股骨粗隆下骨折急诊患者采用闭合复位 PF-NA 的愈合时间短、恢复快、疗效好、并发症低,因此,是一种有效、科学、安全的临床急诊治疗方法。
作者:熊光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胆囊切除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04月~2014年0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50例,25例患者于首次住院时接受胆囊切除术,纳入本研究的实验组;25例患者未在第1次住院期间接受胆囊切除术,属于延迟胆囊切除病例,将其纳入本研究的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例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更佳,实验组住院费用为(13242.21±521.24)元,住院时间为(10.21±3.62)d,胆囊三角区解剖困难率为4.0%,疾病再次发病入院率为0.0%,以上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胆囊切除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各级医院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唐海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社区护士不良情绪对静脉穿刺的影响及对策。方法:随机对社区医院输液室的5名护士进行为期一个月静脉穿刺的结果进行测试。此组护士全部是在职护士以及护师,均为女性,护士的平均年龄为27(±9.4)岁,平均工作年限9(±7)年。测试条件均为静脉滴注,此次测试护士全部使用一次性无菌静脉滴注头皮针,即6号针。以手足等表浅静脉作为穿刺位置。病人的血管能滚动性、能见度、饱满型、弹性以及粗细等均为随机状态,若护士在穿刺过程中可以一针见血,则视为成功,若刺穿血管、两次或两次以上进针、进针后重复穿刺等,均视为失败。为剔除个体间的知识以及技术程度、个性、年龄、工作经验等差异化因素的影响,通过自身对照的手段,也就是对相同的护士以及护师在差异化心理情况下予以静脉穿刺,每一个护士或护师分别进行一个月的测试。通常利用询问以及观察的措施获取静脉穿刺资料,再予以归纳及分析。此次对比的统计学方法我们利用计数资料 x 测检。结果:上述5名护士在良好情绪下穿刺成功数为536,穿刺失败数为22,静脉穿刺成功率超过90%;紧张心理状态下穿刺成功数为90,穿刺失败数为39,静脉穿刺成功率为72%;恐惧心理状态下穿刺成功数为11,穿刺失败数为8,静脉穿刺成功率为55%;忧郁心理状态下穿刺成功数为12,穿刺失败数为12,静脉穿刺成功率为50%。在此次测试的5名护士里,每名护士或护师都存在差异化心理状态下实施静脉穿刺相同病人的情况。通过 x 测检以及自身对比,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 P<0.01,通过对比发现在正常心理状态下实施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要超过在不良心理状态下实施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结论:护士长要有针对性的提高护士自身整体素质以及自行调节心理压力的能力;构建佳的工作环境以及情绪。若穿刺失败,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换其它护理人员进行再穿刺,若无人替换,那就不要急于操作,要理顺一下自身的情绪,稍后再予以穿刺,精神上要做到足够的自信,操作上确保稳、准,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一针见血,只有操作人员具有良好的心里素质;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精湛的专业技术技能,不因外界的环境所动,那么心理压力自然会得到缓解,在心理压力得到缓解的基础上操作技术才可以正常的发挥。
作者:王忠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以急性脑梗塞、颅内出血、恶性肿瘤、感染、脑水肿或脑积水为显著结果,对 Rothrock 提出的急诊头颅 CT 的选用准则在346名非创伤性急诊患者群的表现进行评估。结果显示 Rothrock 准则的敏感度97.1%,潜在扫描降低率是22.8%。本研究结果证明:对于无局灶性神经功能缺陷、头痛伴呕吐或精神状态改变的小于60岁的患者可以控制使用 CT。
作者:周响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6月于本院出生的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鸟巢式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对疼痛的感知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体温变化情况以及血氧饱和度、身高、体质量、头围的增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经受侵入性刺激1min、3min 后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体质量、身长增长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鸟巢护理能够显著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减少侵入性操作所致的疼痛感,提高新生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早期颅骨修补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外伤的效果。方法:选取脑外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6个月内再行颅骨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术后3个月左右将两种手术联合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颅骨修补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应用于脑外伤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骨科接受空心加压螺钉治疗的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对所有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总结。结果:共有58例患者达到骨折愈合,愈合率为96.67%。按 Harris 功能评分系统,60例患者术后髋关节 Harris 评分结果为疼痛(40.07±4.23)分,功能(38.14±5.36)分,畸形(3.22±0.57)分,活动范围(4.62±0.27)分,总评分为(89.33±7.06)分,其中优43例,良15例,可0例,差2例。结论:空心加压螺钉可有效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显著,能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提高骨折愈合率,值得临床医生推广应用。
作者:曹永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并探究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具有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1200例门诊患者的尿液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对所有标本进行红、白细胞及尿蛋白的检测。结果:尿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为:185例红细胞呈阳性,阳性率为15.42%;257例白细胞呈阳性,阳性率为21.42%;163例检出管型,管型检测率为13.58%。采用镜检法进行检测,112例红细胞呈阳性,阳性率为9.33%;361例白细胞呈阳性,阳性率为30.08%;14例检出管型,管型检测率为1.17%。其中,相比于镜检法,尿液分析仪检测法的红细胞与尿蛋白的阳性检测率明显升高,而白细胞阳性检测率则明显下降,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分析仪检测法与镜检法在临床尿检中具有互补的作用,通过联合使用两种检测方法,可极大程度上提高尿检结果的准确度,为临床的诊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与使用。
作者:钟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元宫型含铜含吲哚美辛宫内节育器用于紧急避孕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研究对象为从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来我中心寻求紧急避孕的26例妇女。紧急避孕妇女年龄范围是20~36岁,平均年龄为(29.2±8.9)岁。首先进行常规的妇科检查,尿检,血常规,B 超检查。术前排尿,保证阴道清洁,对外阴、阴道和宫颈消毒,根据子宫的大小选择宫内节育器型号,其选择标准为宫腔深度小于5.5cm,选用 S 号;宫腔深度在5.5~8.5cm 间,选用 M 号;宫腔深度大于8.5cm,选用 L 号。所用操作均由技术熟练的医生完成,B 超全程监测。术后两周内禁止性行为。一个月内禁止盆浴。结果:一年后元宫型含铜含吲哚美辛宫内节育器的妊娠率为0,脱落率为3.8%,续用率为96.2%;出现疼痛2例,占7.7%;出现出血2例,占7.7%;出现月经异常1例,占3.8%;出现分泌物增多3例,占11.5%。结论:本研究中,元宫型含铜含吲哚美辛宫内节育器避孕率为100%,不良反应率较低。但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对不良反应率的统计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待大样本研究的进一步证明。总之,元宫型含铜含吲哚美辛宫内节育器用于紧急避孕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赵延慧;王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04月~2014年09月我院收治的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将其分成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均应用关节镜治疗,分别给予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0.0%,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住院时间为(9.63±3.52)d,与对照组的70.0%、15.0%、(13.21±5.62)d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给予整体护理,可提高疗效,促进疾病转归。
作者:曹福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