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丽
目的:探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24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单因素、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模型对可能影响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12项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梗阻持续时间(>5d)、首次发作、腹部手术史、腹膜炎、持续或剧烈腹痛、WBC 计数(≥20×109/L)、梗阻肠襻固定且扩张加重、腹腔积液8项因素对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具有显著性影响。结论: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影响因素较多,根据粘连性肠梗阻手术预测公式,评估患者是否需要性急诊手术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
作者:燕世雄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讨论运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14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疼痛评分为(2.48±1.74)分,对照组为(4.97±2.51)分,治疗组疼痛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根据疗效评价标准,治疗组显效47例,有效2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29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为66.22%,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疗程短,治愈率高,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班金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观察组患者也好于对照组患者,所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冠心病病人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使用优质护理的方式能够更好地进行护理,并且也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的满意度,更好地推动患者的治疗以及康复进程。
作者:李凤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药学心理学是将药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是利用非药物自身信息对患者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学科。通过将疾病诊断、药学管理与临床治疗三者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也可以使药学技术的服务质量大大提升。本文将对药学保健过程中如何利用药学心理学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从而不断提高医务工作者对药学心理学的重视程度,达到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的目的。
作者:张丽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评价采用细节管理后医院供应室工作的成效,探索医院供应室防范安全风险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消毒供应室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对工作人员进行细节管理,然后观察细节管理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细节管理实施后,消毒供应室各方面的工作情况均优于细节管理实施之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使得供应室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及院内感染预防知识和技能有明显提高,可以显著降低护理人员工作的差错率,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并确保了无菌物品的质量,提高各科室对供应室灭菌消毒工作的满意度,有效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樊兰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工作的日益深入,在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民生问题的同时,也充分利用了迅速发展的基层经济这一有利条件,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事业管理工作的综合水平。基层医疗机构完善的卫生事业管理体系,可以在充分秉持“从人民群众角度出发”原则上,为基层群众提供全面的卫生服务,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本文就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作者:许坚荣;马地娜·叶山它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本文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200例儿童手足口病疫情的特征,探讨其规律,为完善手足口病防治策略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法分析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200例手足口病患者的相关信息。结果:儿童手足口病患200例中,男女比例为1.32∶1;主要发病年龄为3岁以下;以乡村居住地区的儿童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以皮疹、发热为主,但伴随气管炎、脑膜炎等并发症。结论:年龄、环境等因素影响着手足口病,应将重心放在发病率高的年龄阶段儿童,特别是要重点针对乡村地区抓好防治,做好监测与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且要规范治疗。
作者:马建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分型论治更年期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更年期综合症患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服用更年安片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分型治疗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观察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8%,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分型论治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贞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的实施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所造成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中随机抽取88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出现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感染的几率和剖宫产率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两组孕妇的感染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以及胎儿窘迫发生率与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糖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现巨大儿、胎儿窘迫以及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孕妇身心状态,避免孕妇和新生儿出现并发症,降低剖宫产率,有效改善了孕妇的妊娠结局,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进行推广。
作者:冉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咯血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4月来我院诊治的8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我院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愈23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患者治愈10例,显效1 1例,有效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0%。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检塞治疗肺结核咯血,临床有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胡云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预防与康复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28例偏瘫患者急性期到恢复期肩手综合征的预防、治疗和护理,结果:428例中,135例患者恢复基本运动功能,独立完成日常的生活自理活动。结论:加强偏瘫患者患侧肢体继发性并发症的预防和康复护理,促进患者肢体的功能恢复,使之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李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 ICU 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 ICU 患者中选取68例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精心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分析,高年龄、营养不良、镇静剂的使用、制酸剂的使用、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为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疾病的重要因素。结论:给予 ICU 患者精心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邓冬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寻找静脉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方法:随机抽查静脉穿刺患者60例次,分析患者在静脉穿刺输液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原因。结果:①液体滴速不符:滴速较快69例;滴速较慢16例。②巡视时间不及时38例:未及时更换液体28例;未及时拔针10例。③药物配置后超出2小时35例。④输液期间液体体外渗27例。⑤静脉输液对象不符合2例。⑥拔针后按压不到位21例。结论:加强对输液管理的重视,增强医护人员对药物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和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其法制观念。
作者:张炜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 ICU 病房实施护理精细化管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在 ICU 病房中接受治疗的52例患者实施护理精细化管理,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 ICU 病房患者实施护理精细化管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24%)明显高于实施护理精细化管理前(78.5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 ICU 病房患者实施护理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林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对手术患者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治疗护理,其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控制情况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2年06月~2014年06月以来,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治疗的手术患者114例。将他们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的划分成两组(每组各有57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手术护理,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手术护理,并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控制情况和效果。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5.7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36.84%),组间对比的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路径对麻醉恢复期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组增强骨密度,提高临床疗效,因而,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范智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职业学校是目前培养社会人才的主要学校,占据着较大部分,随着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高需求,加强学生的德育培养是迫不及待的。尤其是医学专业职业学校,医学职业学校在各专业学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学校的德育教育方式,学生的德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医院医疗水平,对人们就诊、治疗均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加强医学专业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创新,提出相应的创新措施,以此提高德育教育质量,使学生的德育水平得以提升。
作者:江成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要求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要面对企业、行业第一线,因此对其所提出的技能要求也是实用型的。根据现代高职高专医学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实现高职高专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专业化的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与步骤。
作者:田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救治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45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实施早期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术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VS7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VS25%),P<0.05;同时,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2%VS3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急诊室手术治疗,应优先选择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文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肝血管瘤介入栓塞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使用介入栓塞治疗的20例肝血管瘤,利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肝血管瘤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肝血管瘤瘤体缩小均超过25%,其中12例患者的瘤体缩小甚至超过50%,且在后续复查中,3例患者瘤体消失,17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心理压力。20例患者中,11例患者出现恶心、低热、呕吐以及上腹隐痛等不良反应,无严重并发症的出现。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在肝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无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作者:段炳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某基层医院处方质量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某基层医院2013年1~12月门诊处方18000张,进行处方的合理性分析。结果:处方合格率为95.1%,不合格率为4.9%,其中不规范处方率为3.1%,用药不适宜处方率为1.7%,超常处方率为0.1%。结论:基层医院处方质量基本符合要求,说明两个《规范》实施切实有成效,但处方质量也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医务科等职能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监管,药师也应提高审核处方的能力,以保证处方质量和用药安全。
作者:王荣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