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节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樊兰英

关键词:细节管理, 消毒供应室, 护理管理, 效用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细节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评价采用细节管理后医院供应室工作的成效,探索医院供应室防范安全风险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消毒供应室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对工作人员进行细节管理,然后观察细节管理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细节管理实施后,消毒供应室各方面的工作情况均优于细节管理实施之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使得供应室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及院内感染预防知识和技能有明显提高,可以显著降低护理人员工作的差错率,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并确保了无菌物品的质量,提高各科室对供应室灭菌消毒工作的满意度,有效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有效运用的探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文收集我院诊治的5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采用临床护理干预,25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褥疮发生率等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临床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总住院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5)。结论:本文研究总结表明,临床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中,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了总住院时间,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孙秀峰;石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反复肾绞痛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反复肾绞痛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收的10例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反复肾绞痛患者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联合双 J 管植入术进行治疗且行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资料,评估护理效果。结果:本组10例患者经治疗与护理后,所有患者肾绞痛症状均消失,未见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均安全渡过围产期,且新生儿健康。结论: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反复肾绞痛患者做好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永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心理行为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分析

    目的:针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实施心理行为护理干预对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42例患有慢性精神分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如进娱乐活动、心理护理),而试验组患者实施心理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施心理行为干预的试验组患者阴性症状量表、简明精神量表及社会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情况明低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参照组患者,两组患者评分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即 P<0.05。同时试验组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明显由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即 P<0.05。结论:针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实施心理行为干预对认知功能具有显著效果,有效的改善了社会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景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咽旁间隙肿瘤手术入路选择及术后并发症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咽旁间隙肿瘤的不同手术入路选择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方法:以200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32例咽旁间隙肿瘤患者为分析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经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其中采用颈侧切开入路的患者89例,经腮腺入路患者18例,经颈颌入路患者15例,经颞骨加腮腺入路患者11例。结果:13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14例(10.60%),颈侧切开入路的患者89例出现并发症2例(2.25%),经腮腺入路患者18例出现 并 发 症2例(11.11%),经颈颌入路患者15例 出 现 并 发 症 4例(26.67%),经颞骨加腮腺入路患者11例 出 现 并 发 症 6 例(54.54%)。结论:经颈侧切开入路手术并发症低,腮腺入路和颞骨加腮腺入路并发症较多,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前明确诊断及明确肿瘤与周围组织及血管的关系,术中注意保护正常组织是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方式。

    作者:周定刚;周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鼻渊通窍颗粒联合家庭护理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鼻渊通窍颗粒联合家庭护理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儿科及耳鼻咽喉门诊确诊为慢性鼻窦炎120例,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咀嚼片,7~14岁,每次3片,每12小时一次,2~7岁,每次2片,每12小时一次,疗程4周;治疗组采用鼻渊通窍颗粒联合家庭护理,鼻渊通窍颗粒≤10岁5 g/次;>10岁10 g/次,均3次/d,疗程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鼻渊通窍颗粒联合家庭护理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池秀卫;林敏红;傅秀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显露及功能保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过程中直视下甲状旁腺的显露与定位、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的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15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行术中直视下显露并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观察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结果:156例甲状腺患者,4例未发现明确甲状旁腺。术中发现上甲状旁腺150枚,其中144枚位于甲状腺背面甲状软骨下缘水平;明确显露48枚上甲状旁腺的血管,其中32枚由甲状腺下动脉上行支供血。下甲状旁腺共245枚,位置不定,106枚位于甲状腺背面下1/3处,53枚位于甲状腺侧叶下端近甲状腺下动脉入腺体处;确切显露65枚下甲状旁腺的血管,其中54枚血供来自甲状腺下动脉或下动脉分支。术后发生低钙血症和低血钙(血钙低于正常值,无症状)51例,占32.69%,在治疗后两周内恢复正常,未发现永久低钙血症。结论:甲状旁腺血供来源与其位置有关。甲状腺手术过程中能够直视下显露和保护甲状旁腺。为避免术后出现甲状旁腺功能降低,应该在术中精细解剖,大程度地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必要时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

    作者:傅智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讨家庭化病房对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化病房对妇产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分为观察组(家庭化病房护理)与参考组(常规病房护理),比较两组患产妇产后排尿、出血及乳液分泌情况,观察患者生产后 HAMD 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后排尿率、出血量及初乳分泌与参考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生产后 HAMD 评分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产妇分娩后采用家庭化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缓解产妇不良情绪,促进产妇产后的恢复。

    作者:王秋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结肠癌并急腹症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结肠癌并急腹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于2005年3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接受诊治结肠癌并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疗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并发急腹症的临床诊疗应当秉承及时性和根治性原则,及时手术。

    作者:王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奥曲肽和奥美拉唑合用应用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曲肽和奥美拉唑合用应用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8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奥曲肽治疗,治疗3天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7.4%),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平均止血时间少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增加程度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曲肽和奥美拉唑合用可提高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止血效果,疗效确切,缩短住院时间和平均止血时间,增加血红蛋白水平,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吉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布比卡因不同剂量应用于下肢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布比卡因用于下肢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下肢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50例。低剂量组为0.25%布比卡因4 mL(0.5%布比卡因1mL+生理盐水3mL),高剂量组为0.375%布比卡因4 mL(0.75%布比卡因1mL+生理盐水1mL)。记录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持续时间,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高剂量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显著低于低剂量组患者。而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显著长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升高,但两组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低浓度与高浓度布卡因均可用于下肢手术麻醉,但高浓度布比卡因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

    作者:谢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袋鼠式护理可作为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常规护理

    目的:分析袋鼠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常规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与安全性。方法:分别取极低出生体重儿各40例纳入对照组、实验组,后者给予袋鼠式护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恢复正常出生体重天数、胎便排完时间、经口喂养时间低于对照组,出生后21d 增长体重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施袋鼠式护理前、护理后,心率、呼吸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人均体温(37.2±0.2)摄氏度,高于护理前(36.9±0.1)℃,护理后出现抚摸自己行为23例、双脚踏步反射38例、对声音刺激有反应张眼等反应18例高于护理后4例、8例、5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给予袋鼠式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促新生儿感官、肠道功能等多种机体功能恢复,可作为常规护理内容。

    作者:巨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临床路径在麻醉恢复期并发症控制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对手术患者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治疗护理,其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控制情况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2年06月~2014年06月以来,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治疗的手术患者114例。将他们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的划分成两组(每组各有57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手术护理,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手术护理,并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控制情况和效果。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5.7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36.84%),组间对比的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路径对麻醉恢复期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组增强骨密度,提高临床疗效,因而,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范智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阿奇霉素在急性肠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对阿奇霉素在急性肠炎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急性肠炎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38例以及对照组3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为76.3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肠炎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控制患者的并发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栋;张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50例于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与分析,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儿,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洋地黄类强心药物等常规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对治疗组患儿进行多巴胺和酚妥拉明联合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10例患儿获得治愈,治愈率为40%,4例患儿治疗显效,5例患儿治疗有效,6例患儿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16例患儿获得治愈,治愈率为64%,6例患儿治疗显效,2例患儿治疗有效,1例患儿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两组患儿治愈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进行多巴胺和酚妥拉明联合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和优化患儿的身体素质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崇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鼻与鼻旁窦肿瘤的 CT 诊断

    目的:探讨 CT 诊断在诊断和鉴别诊断鼻与鼻旁窦肿瘤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鼻与鼻旁窦肿瘤患者110例,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患者32例(恶性组),良性肿瘤患者78例(良性组)。对比分析两组肿瘤患者的肿瘤形态、密度、骨质破坏、脂肪层侵犯、腔外肿块等特征。结果:恶性组腔外肿物占81.3%,对照组腔外肿物占5.1%,组间差异(P<0.05);恶性组肿瘤对脂肪层侵犯消失和骨质破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恶性组肿瘤形态、密度多以不规则与不均匀为主,良性组与之相反,组间差异(P<0.05)。结论:采用 CT 对鼻与鼻旁窦肿瘤患者进行诊断,能够有效观察鼻与鼻旁窦肿瘤的病变范围,并对肿瘤的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

    作者:吴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特点,探讨护理重点,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14例血液灌流重度有机磷中度患者给予精心护理,包括治疗护理、灌洗前准备、密切监护、血管灌流管理,积极预防凝血,发现异常及时通报。结果:存活11例,存活者意识恢复时间(5.9±1.9) d,平均住院时间(15.3±2.8)d,未发生凝血、堵管、非计划拔管等护理不良事件,未发生寒战等不良反应,CK、ALT、Cr、a/A 均在1周内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治疗后1日 CK、Cr 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疗效较好,但持续时间长,需要长时间精心护理,密切监护与管理。

    作者:陈文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手术前后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和总结临床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手术前后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与总结,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并强化术后的基础护理与病情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手术前后需要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据此提供护理服务,从而加快患者的康复进度并获得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

    作者:李志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医院感染护理措施的分析探讨

    目的:分析研究医院中的感染因素,并依据感染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于本院就诊检查的2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具有预防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机率、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机率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 P<0.05,故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 P<0.05,故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进行具有预防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机率、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以及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减少护患纠纷,缩短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故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艳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防保科工作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浅析

    防保科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它既要参与拟定全院妇幼卫生工作规划、指导全院妇女保健,监督母婴保健各项技术的实施;拟定传染病、公共卫生相关疾病的防治规划和措施;组织对重大突发疫情、病情实施紧急处理,防治和控制疫情、疾病的发生和蔓延。又要加强医务人员各类传染病防治知识知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预防、发现、及鉴别各类传染病例,及时上报各类报表,每月开展传染病漏报自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还要协助上级疾控部门开展传染病流调工作。因此,防保科工作是一项利民工程,事情多任务重,关系千家万户每个人的健康安全,在工作中起协调联络沟通作用,故防保科工作人员素质高低,能力大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院的快速发展,不断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和服务技巧,积极培养和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满足新形式下医院更快发展。

    作者:温春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人文关怀在学生面部伤换药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人文关怀在学生面部伤换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学校卫生所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面部伤换药学生进行抽样,选取76例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推行人文关怀干预,应用问卷调查方法,在学生换药完毕后调查两组对护士服务态度、伤口处置效果的满意度状况,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学生焦虑、抑郁状态。结果:实验组在接受人文关怀干预后学生满意度(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且 SAS、SDS 评分实验组(43.02±9.43,42.32±9.42)明显低于对照组(50.61±10.45,51.02±10.49),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学生面部伤换药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积极推广与应用。

    作者:唐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