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陈文君

关键词:有机磷中毒, 血压灌流, 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特点,探讨护理重点,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14例血液灌流重度有机磷中度患者给予精心护理,包括治疗护理、灌洗前准备、密切监护、血管灌流管理,积极预防凝血,发现异常及时通报。结果:存活11例,存活者意识恢复时间(5.9±1.9) d,平均住院时间(15.3±2.8)d,未发生凝血、堵管、非计划拔管等护理不良事件,未发生寒战等不良反应,CK、ALT、Cr、a/A 均在1周内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治疗后1日 CK、Cr 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疗效较好,但持续时间长,需要长时间精心护理,密切监护与管理。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如今医疗废弃物导致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导致人们意外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死亡人群大多数是儿童。国家针对该现象颁布并实施了相关条例,严格规定了产出、整理和处理医疗废弃物的整个过程,使管理工作逐渐法制化,医院也能够进行有效监督。文章探讨了存在于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对策,希望使传染疾病得到有效预防。

    作者:姚翠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的内科护理临床研究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内科护理方法及应用此方法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对2012-2014年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和运动护理等一系列护理方法后,了解患者血糖改善情况和满意度。结果:对120例患者进行一系列护理后,98.3%的患者血糖状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空腹血糖值<8.3mmol/L,餐后2h 血糖值<10mmol/L。我们对120例患者进行了满意度调查,其中46.7%患者表现为满意,总满意率为98.3%。结论:通过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和运动护理等,并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到糖尿病的控制之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邓永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重症胰腺炎治疗的一点心得

    目的:选择6个月内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所有重症胰腺炎4例,暴发性胰腺炎1例,入科后积极补液、抗感染、腹腔渗夜引流或外科开腹手术、营养及脏器支持等治疗对预后影响。结论:前期治疗及时、正确,选用合理抗生素后一般病人可出现好转,血流动力学较稳定,但后期疾病发展,随细菌向革兰氏阳性菌及真菌转变,感染及营养状态逐渐恶化,多个脏器功能损害,病情恶化,虽多种治疗方案联合应用,疗效不佳,需有待研究。

    作者:尹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依托咪酯联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联合异丙酚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整理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242例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资料,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实施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和依托咪酯联合异丙酚进行静脉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停药唤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停药后唤醒时间上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用依托咪酯联合异丙酚对无痛人流术进行静脉麻醉,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王继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50例于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与分析,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儿,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洋地黄类强心药物等常规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对治疗组患儿进行多巴胺和酚妥拉明联合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10例患儿获得治愈,治愈率为40%,4例患儿治疗显效,5例患儿治疗有效,6例患儿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16例患儿获得治愈,治愈率为64%,6例患儿治疗显效,2例患儿治疗有效,1例患儿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两组患儿治愈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进行多巴胺和酚妥拉明联合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和优化患儿的身体素质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崇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皮肤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皮肤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观察1例皮肤神经内分泌癌的组织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82岁。以“发现左下肢外侧暗红色、无痛性、硬结样班块1月”入院。组织学主要表现为肿瘤细胞在真皮内呈弥漫状或实性巢状排列,由嗜碱性、形态单调一致、胞质较少的瘤细胞构成,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呈空泡状或细颗粒状,核分裂明显。免疫组化显示除了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Syn、CgA、CD56外,肿瘤细胞还表达 CK 和 CK20,而 LCA、HMB45、TTF-1、S-100和 CD99等阴性。结论:皮肤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较少见的、发生于真皮的恶性肿瘤。病理诊断需要与恶性黑色素瘤、淋巴瘤、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原发性外周 PNET、皮肤基底细胞癌以及转移性肺神经内分泌癌等鉴别。

    作者:朱利;冯君;张剑丹;刘双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病情恢复的护理危险因素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及护理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行介入治疗患者102例,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模式,观察两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腰痛、尿潴留、腹胀、失眠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住院率,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王素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早期颅骨修补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外伤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分析和研究早期颅骨修补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外伤的效果。方法:选取脑外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6个月内再行颅骨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术后3个月左右将两种手术联合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颅骨修补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应用于脑外伤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对癌症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对癌症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癌症化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疗护理,39例研究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以及情感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能显著提高癌症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孙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人和中青年胃溃疡的临床比较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老年人和中青年人胃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63例胃溃疡老年患者以及224例中青年患者为对象,比较分析二者在发病部位,疾病特点,致病因素,并发症方面的异同。结果:老年患者组溃疡发于胃体和胃底部多于中青年,而中青年则在胃窦部多于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或不典型,而与之相对的中青年出现典型的上腹部疼痛,烧心,恶心等症状的患者多于老年人,老年患者溃疡形态多大而浅,中青年则浅而深。病理学上可见老年恶性病变显著多于中青年。[1]中青年溃疡患者生活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多见,而老年人溃疡患者则多见于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 服用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症老年患者发生率为51.4%,而中青年为25.7%。结论:老年人和中青年胃溃疡疾病特点不同,对于老年患者,其并发症多,恶变可能性大,但其症状不明显,需在临床工作中引起重视。

    作者:韦鸿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加强药库药品的管理

    目的:加强药库药品管理,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我院实施药库药品管理前和2012年我院实施药库药品管理后临床用药过程中药品混放、药品放置序号混乱、药品数量不足和药品数量多余等的发生情况,分别编为实施前组和实施后组,并对临床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比较。结果:2012年我院实施药库药品管理后,药品混放、药品放置序号混乱、药品数量不足和药品数量多余等药库药品不合理情况发生较2011年药库药品管理实施前有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医院药库药品管理,可显著减少药品使用、摆放和贮藏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对于患者安全治疗,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凯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舒芬太尼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之间在我院接受硬膜外手术后的100例镇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吗啡进行术后镇痛,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镇痛效果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都比较理想,其 PCEA 镇痛质量评分结果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患者的尿潴留、呕吐、恶心、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远大于观察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不仅镇痛效果好,而且很少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颜巧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讨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分成抽样方法选取2013年2月前在我社区登记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医从性情况。结果:干预后老年患者血压控制、医从性明显优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系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与慢性并管理护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教育、护理,可提高患者医从性,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压,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淑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多次根管治疗与一次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病患者行多次性根管治疗与一次法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收的6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多次法根管治疗,给予观察组一次性根管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以73.3%明显不及观察组的96.7%;对照组组平均治疗时间以(10.0±3.5)d 明显高于观察组的(3.1±1.2)d;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以3.3%明显低于20.0%(P<0.05)。结论:牙体牙髓病患者行一次性根管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且并发症发生率较多次法根管治疗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汤益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社区护士不良情绪对静脉穿刺的影响及对策

    目的:探究社区护士不良情绪对静脉穿刺的影响及对策。方法:随机对社区医院输液室的5名护士进行为期一个月静脉穿刺的结果进行测试。此组护士全部是在职护士以及护师,均为女性,护士的平均年龄为27(±9.4)岁,平均工作年限9(±7)年。测试条件均为静脉滴注,此次测试护士全部使用一次性无菌静脉滴注头皮针,即6号针。以手足等表浅静脉作为穿刺位置。病人的血管能滚动性、能见度、饱满型、弹性以及粗细等均为随机状态,若护士在穿刺过程中可以一针见血,则视为成功,若刺穿血管、两次或两次以上进针、进针后重复穿刺等,均视为失败。为剔除个体间的知识以及技术程度、个性、年龄、工作经验等差异化因素的影响,通过自身对照的手段,也就是对相同的护士以及护师在差异化心理情况下予以静脉穿刺,每一个护士或护师分别进行一个月的测试。通常利用询问以及观察的措施获取静脉穿刺资料,再予以归纳及分析。此次对比的统计学方法我们利用计数资料 x 测检。结果:上述5名护士在良好情绪下穿刺成功数为536,穿刺失败数为22,静脉穿刺成功率超过90%;紧张心理状态下穿刺成功数为90,穿刺失败数为39,静脉穿刺成功率为72%;恐惧心理状态下穿刺成功数为11,穿刺失败数为8,静脉穿刺成功率为55%;忧郁心理状态下穿刺成功数为12,穿刺失败数为12,静脉穿刺成功率为50%。在此次测试的5名护士里,每名护士或护师都存在差异化心理状态下实施静脉穿刺相同病人的情况。通过 x 测检以及自身对比,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 P<0.01,通过对比发现在正常心理状态下实施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要超过在不良心理状态下实施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结论:护士长要有针对性的提高护士自身整体素质以及自行调节心理压力的能力;构建佳的工作环境以及情绪。若穿刺失败,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换其它护理人员进行再穿刺,若无人替换,那就不要急于操作,要理顺一下自身的情绪,稍后再予以穿刺,精神上要做到足够的自信,操作上确保稳、准,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一针见血,只有操作人员具有良好的心里素质;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精湛的专业技术技能,不因外界的环境所动,那么心理压力自然会得到缓解,在心理压力得到缓解的基础上操作技术才可以正常的发挥。

    作者:王忠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控制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患儿的原发疾病与相应的急救护理对策,为临床急救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0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本组患儿的原发疾病、相应急救情况及复发率,总结相关经验。结果:16例(53.33%)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原发疾病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3-7d 均痊愈出院,随访期间复发6例(20%),均经对症治疗与护理后痊愈。结论: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高热惊厥的主要原发疾病,通过密切的病情变化与急救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复发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圆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新生儿窒息产科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产科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07年1月始我接生的新生儿共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重度窒息22例,轻度窒息58例,观察两组新生儿患儿窒息治疗后情况。结果:从新生儿治疗情况来看,轻度窒息新生儿共55例,复苏总优良率为100%,其中51例完全复苏,占总数的92.72%,4例良好复苏,占总数的7.28%;重度窒息新生儿25例,复苏总优良率达到100%,其中16例完全复苏,占总数的64.00%,9例良好复苏,占总数的36.00%,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病症对其危害很大,可引起新生儿将来智力障碍,严重者将死亡,因此务必给予其及时的处理治疗,帮助新生儿恢复正常的呼吸循环。

    作者:李荣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肝血管瘤介入栓塞治疗

    目的:对肝血管瘤介入栓塞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使用介入栓塞治疗的20例肝血管瘤,利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肝血管瘤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肝血管瘤瘤体缩小均超过25%,其中12例患者的瘤体缩小甚至超过50%,且在后续复查中,3例患者瘤体消失,17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心理压力。20例患者中,11例患者出现恶心、低热、呕吐以及上腹隐痛等不良反应,无严重并发症的出现。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在肝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无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作者:段炳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讨桡骨远端尺侧块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分析桡骨远端尺侧块骨折类型与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选择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来我院诊治的42例桡骨远端尺侧块骨折患者,按照 Melone-Doi 进行分型,以掌桡侧和掌尺侧及尺背侧入路的治疗方法,使用钢板进行内固定的为35例,35例均为闭合性骨折,采用支架加克氏针内进行固定的有7例,其中有3例是开放性骨折。结果:42例患者经过6-20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的骨折均已愈合,而且没有并发症出现。院内对 Gartland-Werley 的评分系统改良后做出功能评估,患者手术后的总分达到了(1.22±0.38)分,无畸形残留,而患者的主观评价达到了(0.50±0.28)分,患者的客观评价达到了(0.30±0.21)分,治疗的效果评价为:优30例,良12例。结论:桡骨远端尺侧块骨折会影响人体关节的预后,手术固定的方法,可以有效治疗尺侧块骨折。

    作者:王安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40例老年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等分为:实验组(70例)、对照组(70例)。对照组70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70例行常规护理+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血压、血糖控制情况均比对照组好,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使患者血压及血糖得到更好的控制,使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

    作者:姜仙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