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智东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注射液在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通过阿奇霉素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并对两组的临床各项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在降温、缓解咳喘以及肺部干湿性啰音等情况,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能够缩短治疗天数、呼吸纠正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的效果好,差异十分明显。结论: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较好,治疗中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对于小于6个月的患儿,能够安全用药,相关人员可以将此作为临床参考,尤其合并呼吸衰竭的毛细支气管炎,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郑贵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6例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收治的共3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大83岁,小14岁,平均64岁;摔伤32例,车祸伤4例。均为新鲜骨折,根据 Garden 分型:Ⅱ型12例,Ⅲ型19例,Ⅳ型5例。结果:对36例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0.5~4年。患者骨折的平均愈合时间为6.5个月。手术后空心螺钉无松动和折断的现象。术后2年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出现2例,股骨头塌陷1例。髋关节功能评价按 Brumback 标准:19例优,13例良,4例差,病例优良率为88.89%。结论:使用空心螺钉内固定的方式治疗股骨颈骨折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是青壮年,其能够提高患者的骨折愈合率,降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郭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心理干预在习惯性流产患者中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对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对研究组进行进行常规护理加心理干预护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习惯性流产患者在常规护理加心理干预护理治疗后出现紧张焦虑、悲伤自责、睡眠障碍、担心不孕和担心再流产情况的人数明显低于仅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的患者,P<0.05。结论:对习惯性流产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
作者:崔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重症监题护室存在的问及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我院230例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整理并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果: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的问题表现包括对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监护的硬件条件等基础设施的合理化、监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患者的心理问题未得到充分重视等方面。故在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的改进工作中要改善症疗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结论:医护人员加强自身责任感,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提高护理的整体水平。
作者:熊洪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诊治的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中有71名患者治愈,治愈率为88.75%,另外9名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1.25%,死亡患者中有4例为中毒性休克,2例心力衰竭,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P<0.05)。结论: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在治疗过程中掌握合适的手术时机、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显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手术方式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病情类型、体质状况、病情程度等各方面综合考虑,越早实施手术治疗效果越好。
作者:欧阳习雄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心理干预模式对患有慢性前列腺炎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慢性前列腺炎疾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前列腺炎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针对性心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前列腺炎疾病治疗期间出现不良情绪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前列腺炎治疗期间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针对性心理干预模式对患有慢性前列腺炎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陈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小儿支气管炎与肺炎均属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二者在临床症状、体征、特点上有一定类似,为避免误诊,需加强鉴别诊断,本次研究从病因、病变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等多方面入手,以为疾病确诊提共参考依据,大程度的改善预后。
作者:韦堂秀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取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共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一共有7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儿单一采取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对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各项观察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在治疗之前,两组患儿的 PaO2以及 PaCO2之间的差异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h、24h 以后,两组患儿的 PaO2以及PaCO2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取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共同治疗,可以使患儿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闫娜;池永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青光眼患者在进行小梁切除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手机40里进行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术前、术后以及出院指导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在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时间和治疗效果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均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小梁切除术后的青光眼患者使用优质护理的方法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也更高,在实际的小梁切除术后的青光眼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良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植入物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8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A 组采用无头加压空心钉内固定,B 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A 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较 B 组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较 B 组显著降低(P<0.05);A 组的功能及握力评分评分显著高于 B 组(P<0.05)。结论:无头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与钢板内固定疗效相当,但手术时间更短、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
作者:黄小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患者进行手术过程中选择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其认知功能所产生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5月间曾在我院接受手术的老年患者98例,在随机原则下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使两组患者数量保持相等,对照组中患者对其行吸入麻醉,观察组中患者对其行全凭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认知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简单智力测定量表评分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观察,随着手术后时间增长,两组患者均有一定改善,但观察组中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其改善情况较优秀;观察其手术后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观察组中患者时间比对照组明显较短,两组患者之间所存在差异显著。结论:在老年患者手术过程中选择全凭静脉麻醉效果比较理想,对手术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比较小,能够尽快恢复其认知功能,并且手术后患者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比较短,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麻醉方式,可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胡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术中配合与术后护理进行分析。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为5%,6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恢复良好。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较为理想,患者的术后恢复较好,不易复发。
作者:刘小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应用通心络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77例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给予通心络治疗的39例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的38例患者,设为比对组。对治疗前后患者发作心绞痛的诱因、次数、持续时间、心电图 ST-T 变化以及症状等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在心电图疗效、临床治疗效果均有明显差异,且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应用通心络,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彩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患者鼻周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0例正常健康人、30例鼾声患者分别作为对照1组与对照2组,采用鼻声反射技术对所有纳入研究对象的鼻周期进行测定,控制测量时间为7h,每次测定间隔30min,对比所有研究对象的测定结果。结果:对照2组鼻周期平均时间明显高于对照1组与观察组,对比差异显著(t=11.6、13.9,P<0.05);且观察组鼻腔溶剂变化值明显大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t=12.3、12.9,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鼻周期主要类型为典型,而观察组患者则为无鼻周期,观察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在鼻周期分型对比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睡眠状态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过度通气与鼻腔呼吸减弱均可能引起呼吸暂停现象的产生,并对其鼻周期产生相应的影响,与病情的进展同样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杨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讨论 orem 自理理论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旨在提升产妇产后恢复速度,确保产妇安全,降低出现产后并发症的可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87例产妇,随即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2例),其中观察组使用 orem 自理理论对其进行指导教育,对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产后自理教育,观察两组产妇的自护能力。结果:观察组产妇自护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妇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自我管理。结论:orem 自理理论可有效提升产妇产后自理能力,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应该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瓦静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原因,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及防止术后再出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08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原因。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17.1%(14/82)。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再出血与手术时机、术后血压控制、手术难度估计及手术操作技巧等相关。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术前评估手术难度、术中精细操作、术后控制血压能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杨世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黛力新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9月~2014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紧张性头痛患者116例,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生活品质问卷调查、数字定级法(NRS)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等方法,回顾性评定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服用黛力新前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对照组给予多塞平联合谷维素,观察服用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服用黛力新的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不良反应少,可改善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结论:黛力新在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上,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文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皮肤点刺试验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变应性鼻炎患者中选取64例,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2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后,其疼痛发生率为3.13%、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为96.87%同对照组患者的37.50%和75.00%相比,P<0.05。结论:在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皮肤点刺试验中舒适护理措施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林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疗法在创伤性鼓膜穿孔患者治疗方面的效果。方法:对137例创伤性鼓膜穿孔的患者按照费用来源及其经济状况划分为 A、B以及 C 3组,对其分别采用保守治疗和贴片修复以及耳内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穿孔的愈合情况,并计算各自的医疗成本。结果:A、B、C 三组的穿孔愈合率、穿孔平均愈合及平均医疗成本比较差异均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A 组患者感染的发生率与 C 组相比显著较低,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性鼓膜穿孔的临床中,应首先进行保守治疗,若效果不佳便可进一步实施贴片干预和内镜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可有效地减少医疗成本。
作者:梁广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特点以及发病因素进行讨论。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68例糖尿病患者,对其一般情况、疾病史进行收集,并对疾病特点以及诱发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酸、糖化蛋白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 logistic 回归分析可见患者糖尿病肾病发病情况与患者血压、总胆固醇水平、血糖、糖尿病病程、家族史、吸烟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因素与患者自身血压、血脂、遗传、长期高血糖等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李步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