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创伤性鼓膜穿孔患者不同疗法治疗效果分析

梁广雷

关键词:创伤性鼓膜穿孔, 不同疗法, 效果, 费用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不同疗法在创伤性鼓膜穿孔患者治疗方面的效果。方法:对137例创伤性鼓膜穿孔的患者按照费用来源及其经济状况划分为 A、B以及 C 3组,对其分别采用保守治疗和贴片修复以及耳内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穿孔的愈合情况,并计算各自的医疗成本。结果:A、B、C 三组的穿孔愈合率、穿孔平均愈合及平均医疗成本比较差异均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A 组患者感染的发生率与 C 组相比显著较低,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性鼓膜穿孔的临床中,应首先进行保守治疗,若效果不佳便可进一步实施贴片干预和内镜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可有效地减少医疗成本。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有效运用的探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文收集我院诊治的5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采用临床护理干预,25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褥疮发生率等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临床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总住院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5)。结论:本文研究总结表明,临床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中,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了总住院时间,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孙秀峰;石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骨科再次接受手术治疗的28例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患者,采用后路减压腰椎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椎间盘内压及患者疼痛感觉加以评价。结果:正常节段腰椎间盘内压和退变节段椎间盘内压分别为(7.8±4.3)cm H2 O,(24.3±5.9)cm H2 O。经比较,退变节段椎间盘内压明显高于正常节段椎间盘内压(P<0.05)。患者手术前和术后随访3个月 VAS 评分分别为(8.3±1.1)分,(2.6±0.7)分。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 VAS 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针对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患者,再次应用手术治疗,患者疼痛症状获得了明显改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沈广荣;王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安顺市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对2013年安顺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对2013年安顺市手足口病的资料进行收集,并对其流行分部的特点进行分析,对结果进行整理统计。结果:1月发病者为34例,2月发病者为38例,3月发病者为125例,4月发病者为118例,5月发病者为51例,6月发病者为11 例,7月发病者为15例,8月发病者为8例,9月发病者为7例,10月发病者为9例,11月发病者为10例,12月发病者26例。结论:本病多发于3、4月份,1-3岁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且男孩的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女孩,感染病毒多的为 EV 病毒。

    作者:蒋若勇;刘定相;杨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太极拳对促进慢性颈腰椎病康复的原因分析

    目的:对太极拳促进慢性颈腰椎病康复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1年5月~2011年11月本院接诊的92例慢性颈腰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意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针灸推拿等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太极拳辅助治疗,通过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与复发情况,对太极拳促进慢性颈腰椎病康复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1%,明显高于对照组69.6%,治疗3、6个月之后复发率分别为39.1%与26.1%,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太极拳运动对慢性颈腰椎病康复患者予以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减少代谢产物的堆积,强化患者脊柱稳定性,达到纠正颈、腰椎畸形的功效,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冉福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人便秘的防治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人便秘的防治措施。方法:随机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90例老年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以及腹部按摩等干预防治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6.7%,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几率为91.1%明显优于对照组66.7%,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便秘复发几率为4.4%明显优于对照组26.7%,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人进行一定程度的健康教育并纠正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是防止老年便秘复发的重要途径,而腹部按摩以及温水洗足法治疗老年便秘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患者滥用药物,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普国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诊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与护理分析

    目的:对严重创伤急诊患者的抢救与临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对2012年7月~2013年6月我院创伤科所收治疗的严重创伤急诊患者66例,随机分成两组,并分别实施不同的抢救与护理方法,对整体性急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有效时间、抢救成功率及病死率比对照组明显要优,对比两组患者数据,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方面比对照组明显要优,对比两组患者数据,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创伤急诊患者实施全身心整体抢救护理模式,可使患者生命抢救及时、抢救时间缩短,从而使护理质量获得提高,临床推广价值大。

    作者:和丽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曼月乐在子宫腺肌症患者中的治疗兼避孕效果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曼月乐(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在子宫腺肌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和避孕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为已婚已育妇女,近期无生育要求,对所有患者均行曼月乐放置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放置3个月、6个月后的经量明显减少、痛经程度明显减轻、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体积均明显缩小,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随访2年无妊娠发生。结论:曼月乐在子宫腺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避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大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普拉格雷与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普拉格雷与氯吡格雷在对冠心病治疗过程中所得到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6月间我院曾接收的冠心病患者92例,将这些患者分别以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选择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选择普拉格雷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对照组中患者所得到临床总有效率为78.3%,观察组中患者所取得临床总有效率为93.5%;对两组患者冠心病控制时间进行观察,观察组中患者所需要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进行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结束之后,观察组中患者不良反应为6.5%,对照组中为17.4%,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普拉格雷与氯吡格雷在治疗冠心病方面为两种常用药物,并且均能够得到一定临床效果,但普拉格雷所得到临床有效率要高于氯吡格雷,并且其能够更快对患者症状进行控制,并且不良反应要低于氯吡格雷,在临床上尽量选择普拉格雷对冠心病进行治疗。

    作者:张晓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预防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感染率、护理工作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中,1例出现感染,占2.5%;对照组40例患者中,9例出现感染,占22.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评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能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司爱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消化内科无痛胃肠镜临床的应用疗效

    目的:探究消化内科无痛胃肠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无痛胃肠镜病患100例为研究对象,在100例病患中,男病患68例,女病患32例。病患平均年龄35.5±10.5岁。将100例冰花随机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患一般医学参数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具有可比性。(P>0.05)。对照组仅利用胃肠道检查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先利用麻醉止痛的方式,后进行胃肠检查治疗。手术进行完毕之后,对比两组病患术中并发症以及对机械排斥反应症状。结果:实验组病患在经过系统化治疗之后,无不适症状和并发症出现,对照组病患对数出现了对胃肠镜排斥的现象。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实验组病患各项生命体征均在正常范围内。对照组病患的血压,心律明显异常。两组病患在排斥反应和住院时长比较中,其统计数据有明显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利用无痛胃肠镜的方式治疗病患消化道疾病,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该方式有着疗效好,排斥反应少,治愈率高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赵京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中风患者早期康复锻炼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锻炼对中风患者康复的意义,通过有效康复锻炼途径提高中风患者的康复水平和生存状态。方法:整理某院收集的52例中风病患者的资料,对其早期康复锻炼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探索中风患者早期护理的佳途径。结果:通过早期康复锻炼与药物的联合治疗,本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语言能力等得到了一定的恢复,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结论:早期护理对改善中风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提高了中风患者的生活水平,使其生存状态发生了较明显的改善。

    作者:陈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PBL 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

    PBL 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1]。PBL 的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查阅资料,终得出问题的答案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导进行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教师的填鸭式教学;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中通过教师对实验项目的操作示教、提出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操作练习、教师总结操作问题来进行外科护理学的实验课的学习。PBL 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临床护理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精神,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从而培养出能为广大患者服务的护理人才。笔者运用 PBL 教学法进行外科护理学的实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作者:魏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新形势下儿科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我校在新形势下儿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三大关键问题提出了相应地解决对策,从而提高我校儿科护理教学水平,以更好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作者:张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讨医患沟通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医患沟通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极为重要,不仅能够改善医患关系,维护患者的权利,而且为医务人员的诊疗提供信息支持。因此医院需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医患沟通能力,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刘芬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45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对其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5例患者经过套扎术治疗后,术后接受胃镜复查,其中40例患者曲张静脉消失,有效率为93.33%。术后1年内对本组患者进行随访,出现再出血患者2例,2例患者肝功能评级均为 C 级。结论:采取套扎术对食管静脉破裂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并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出血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军;于仕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及干预体会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及干预措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48例各类骨折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护理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综合疼痛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24例,结合临床实际效果比较分析骨折患者疼痛情况,指导临床骨科护理实践。结果:进行综合疼痛护理干预的患者在疼痛,肿胀,关节功能及 X 线表现方面好于对照组,观察组优良率达到91.66%,好于对照组的66.6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有着重要影响,能较快的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庞晓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新生儿黄疸的早期干预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病理性儿黄疸的早期干预方法及其干预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儿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干预,实验组早期进行有效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95%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对我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对其进行早期干预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改善新生儿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武红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结肠造瘘,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联合肠腔灌注化疗治疗晚期直肠癌探讨

    直肠癌为临床常见性与多发性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为临床常用方法。对于中晚期直肠癌患者而言,手术的风险以及术后复发率比较高,所以,近年来,采用手术联合放疗、化疗的综合方法治已成为晚期直肠癌的首选方案。本文就晚期直肠癌的治疗现状,常用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晚期直肠癌提供借鉴。

    作者:张弼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在骨科的开展成效探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骨科开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0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骨科患者10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优质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护理的效果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优质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的效果与患者的满意率,在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作者:周树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常规的临床检验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血常规的临床检验结果,从而提高血常规临床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随机收集12个月内进行血常规临床检验患者的资料,对患者的检查过程和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血常规临床检验效果的因素。结果:通过深入分析患者的血常规临床检查过程和效果,发现影响血常规检查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血液标本的类型、人为因素、仪器因素等。同时,进行血常规临床检查可以为患者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结论:血常规临床检查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十分必要,同时在进行临床检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人为及仪器造成的误差,提高血液标本的治疗,尽量提高血常规临床检查结果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作者:陈华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