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弼泓
目的:探讨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小儿消化不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结合法莫替丁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23%,观察组治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潘立酮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具有良好疗效,药效快速,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作者:孙波;李小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及 HPV-DNA 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以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重点观察在液基细胞学阴性且 HPV-DNA 阴性的病人中,活检病理结果是宫颈癌的发生率(即假阴性率)。结果:在815例宫颈异常者中,HPV-DNA 阳性例数497(60.98%),阴性例数318(39.02%);液基细胞细胞学良性改变80例(9.82%),ASC 358例(43.93%),LSIL227例(27.85%),HSIL131例(16.07%),宫颈癌19例(2.33%);活检病理结果宫颈急、慢性炎症491例(60.25%),CINⅠ97例(11.90%);CINⅡ/Ⅲ195例(23.93%),宫颈浸润癌32例(3.93%)。在液基细胞学阴性且 HPV-DNA 阴性的病人中,活检病理结果是宫颈癌的发生率(假阴性)为0.00%(1/64)。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与 HPV-DNA 联合检测,其假阴性率极低,值得作为宫颈癌的筛查方法推广。
作者:周建斌;李芳;廖智明;周亚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儿童输液外渗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科收治的102例输液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操作基础上行精心护理。结果:研究组的输液外渗率(1.96%)显然低于对照组(11.76%),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4.12%)比对照组(82.35%)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输液儿童实施精心护理,可有效降低输液外渗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骨创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我院自2013年10月起在骨创伤科开始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前一年的120例骨创伤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一年的12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h 的疼痛程度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120例患者的疼痛评估等级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1.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骨创伤患者疼痛控制管理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张毅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根据《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2]等文件的要求,推进医院护理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我科室作为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科室,对护理工作模式等进行了优化调整,并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基础护理工作,改善了服务理念,提高了护理质量,使患者、社会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得到了提高。现将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苏小红;龚晓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在骨科手术中较常用的操作方法有髓腔扩大、骨膜剥离及内固定。方法:为了探讨以上几种手术操作对长骨血供的影响,本文利用核素标记化合物进行骨显像的方法对16只大耳白兔进行了研究。结果:术后当天,手术一侧放射性的计数都减少,其中,内固定组减少的多(P<0.01),髓腔扩大组减少的次之(P<0.01),而骨膜剥离组减少少(P<0.01)。手术后第4天开始,手术侧计数逐渐增加,其中骨膜剥离组增加幅度较大(P<0.01),并明显高于健侧;内固定组手术侧计数已逐渐接近健侧(P>0.05),并于第9天时高于健侧(P<0.01),髓腔扩大组在手术后12天之内计数始终低于健侧,在第12天计数是0.89(P<0.05)。结论:三种手术之后,在当天长骨血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以后的时间里以不同速度进行恢复,恢复快是骨膜剥离组,其次是内固定组,慢的是髓腔扩大组。
作者:李正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糖尿病并发复杂性肛瘘患者围术期护理策略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并发复杂性肛瘘患者30例展开回顾性分析,其中包括3例 I 型糖尿病,27例 II 型糖尿病,具体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生命体征检测、康复训练、饮食护理等。结果:30例患者经治疗和全面护理后,血糖控制稳定、伤口愈合良好并且肛瘘得以治愈,治愈率100%,并且患者及家属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也比较高。结论:糖尿病并发复杂性肛瘘患者治疗,手术是治疗的关键,同时对糖尿病并发复杂性肛瘘患者实施全面、有效的围术期护理,也非常有助于加速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治愈率和满意度,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努尔曼古丽·依地尔思;茹仙古丽·依不拉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总结高血压并发脑卒中的临床特点,了解急诊护理和具体的观察要点,以提高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的成功救治率。方法:随机选取我科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抢救资料。结果:抢救成功率高达96%,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急诊护理观察,有助于后续治疗有效率的提升。
作者:张聪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临床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6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采取临床路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满意程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临床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有助于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李红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 CT 诊断在诊断和鉴别诊断鼻与鼻旁窦肿瘤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鼻与鼻旁窦肿瘤患者110例,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患者32例(恶性组),良性肿瘤患者78例(良性组)。对比分析两组肿瘤患者的肿瘤形态、密度、骨质破坏、脂肪层侵犯、腔外肿块等特征。结果:恶性组腔外肿物占81.3%,对照组腔外肿物占5.1%,组间差异(P<0.05);恶性组肿瘤对脂肪层侵犯消失和骨质破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恶性组肿瘤形态、密度多以不规则与不均匀为主,良性组与之相反,组间差异(P<0.05)。结论:采用 CT 对鼻与鼻旁窦肿瘤患者进行诊断,能够有效观察鼻与鼻旁窦肿瘤的病变范围,并对肿瘤的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
作者:吴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特点,探讨护理重点,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14例血液灌流重度有机磷中度患者给予精心护理,包括治疗护理、灌洗前准备、密切监护、血管灌流管理,积极预防凝血,发现异常及时通报。结果:存活11例,存活者意识恢复时间(5.9±1.9) d,平均住院时间(15.3±2.8)d,未发生凝血、堵管、非计划拔管等护理不良事件,未发生寒战等不良反应,CK、ALT、Cr、a/A 均在1周内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治疗后1日 CK、Cr 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疗效较好,但持续时间长,需要长时间精心护理,密切监护与管理。
作者:陈文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78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围术期行舒适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术后住院天数、肠功能恢复用时比对照组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强护理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加速患者机体康复。
作者:徐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多重耐药菌是指对临床使用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产生耐药的细菌;泛耐药菌是指对除粘菌素外的所有抗菌药物均耐药的非发酵菌[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侵入性操作的增多,以及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多重耐药菌感染在综合 ICU 的发病率更是逐年增高,为了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我科的传播和交叉感染,我科对多重耐药菌感染进行了规范化预防和控制管理,使多重耐药菌感染在我科得到了很好预防和控制。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玉琴;张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分析 CP 和 PBL 法在心理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实习护生40名,将其随机分组,分为对 CP 组和 PBL 组,对比分析两组教学效果。结果:经分组带教研究,CP 组理论考核成绩平均分数为(93.4±2.7)分,操作考核成绩平均分数为(87.1±3.1)分;PBL 组理论考核成绩平均分数为(86.1±1.5)分,操作考核成绩平均分数为(86.2±3.2)分,CP 组的理论考核成绩明显高于 PBL 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CP 组与 PBL 组的操作考核成绩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P 和 PBL 带教方法均属于较先进的方法,有利于学员的操作技术的提升和操作考核成绩提升,但是 CP 教学法的对于理论的教学效果更佳。
作者:张希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通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67%,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有效的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利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分析总结慢阻肺患者雾化吸入方式的选择原则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慢阻肺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氧气雾化吸入及专项护理干预,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 SpO2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 SpO2平均值之间比较均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 SpO2平均值为(89.24±8.33)%,对照组为(84.37±9.51)%,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后观察组的SpO2平均值要明显高于对照组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阻肺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方式,同时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 SpO2值,疗效明显优于超声雾化吸入。
作者:潘剑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医改的逐步推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全科医学模式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由于手多方面因素影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实施全科医学模式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了全科医学事业的发展。鉴于此,本文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全科医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李剑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50例于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与分析,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儿,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洋地黄类强心药物等常规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对治疗组患儿进行多巴胺和酚妥拉明联合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10例患儿获得治愈,治愈率为40%,4例患儿治疗显效,5例患儿治疗有效,6例患儿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16例患儿获得治愈,治愈率为64%,6例患儿治疗显效,2例患儿治疗有效,1例患儿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两组患儿治愈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进行多巴胺和酚妥拉明联合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和优化患儿的身体素质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崇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在耳鼻咽喉科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咽喉科接受耳鼻咽喉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年龄和病程等因素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方法外还进行心理护理,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5%,高于对照组的77.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手术期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耳鼻咽喉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何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调查乡镇卫生院药剂人员组成,分析调剂工作现状,存在的不足,查找原因,提出建议,提高合理用药。
作者:方君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