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曼古丽·依地尔思;茹仙古丽·依不拉音
以急性脑梗塞、颅内出血、恶性肿瘤、感染、脑水肿或脑积水为显著结果,对 Rothrock 提出的急诊头颅 CT 的选用准则在346名非创伤性急诊患者群的表现进行评估。结果显示 Rothrock 准则的敏感度97.1%,潜在扫描降低率是22.8%。本研究结果证明:对于无局灶性神经功能缺陷、头痛伴呕吐或精神状态改变的小于60岁的患者可以控制使用 CT。
作者:周响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特点以及发病因素进行讨论。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68例糖尿病患者,对其一般情况、疾病史进行收集,并对疾病特点以及诱发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酸、糖化蛋白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 logistic 回归分析可见患者糖尿病肾病发病情况与患者血压、总胆固醇水平、血糖、糖尿病病程、家族史、吸烟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因素与患者自身血压、血脂、遗传、长期高血糖等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李步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柔性管理理论的应用价值,探讨柔性管理理论的应用途径,促进优化急诊护理管理有效性的提高。方法:选取本院急诊护理人员共10名,针对其柔性化管理需求展开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优化和完善柔性管理理论在医院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制定科学的护理管理方案,为急诊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保障。结果:通过在急诊护理管理中采用柔性管理理论,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论:柔性管理理论在急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指导医院急诊护理管理相关工作更科学、有序地开展,可以有效优化急诊护理管理方案,大大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热情以及护理有效性,保证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程度。
作者:蒲明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外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寻找围手术期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干预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4年7月本院普外科住院手术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术前饮食、手术时间、手术前后实验室指标进行胃肠功能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年龄小于40岁、缩短术前全流饮食以及手术时间、实验室指标正常有利于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结论:患者术后的恢复状态除了取决于手术质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也是重要因素,早期恢复胃肠功能可使患者早期进食,防止水、电及酸碱平衡紊乱。
作者:张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了解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病理,研究其临床治疗的问题,制定相关治疗方式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进行抽样,选取100例患儿对比观察,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0例,后对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疗效等结果展开临床研究。结果:在对100例患儿进行护理后,效果很好,其中观察组显效18例,好转2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显效26例,好转2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在临床上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过程中,根据患儿病情,予以匹多莫德药物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患儿呼吸道症状,提高其治愈率,同时还可以减少住院次数,降低并发症发病几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崇和应用。
作者:王立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0例卵巢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5.7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4.29%,两组比较 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P<0.05。另外,两组患者术后半年卵巢功能恢复比较 P<0.05。结论:相比开腹手术,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具有术后恢复快、卵巢功能恢复良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晓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加强产后出血整体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产科接诊的80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观察组予以整体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分娩方式等。结果:观察组产妇生命体征恢复时间(1.6±0.6)d 短于对照组(2.5±1.1)d,并发症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20.0%,护理满意度95.0%高于对照组7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整体护理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瑞芸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人工流产患者中,术后应用屈螺酮炔雌醇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人工流产患者5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避孕套方案,观察组患者术后使用屈螺酮炔雌醇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宫腔粘连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量少于月经量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宫腔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短,子宫内膜厚度大,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屈螺酮炔雌醇应用在人工流产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流血时间,有利于月经周期的恢复和子宫内膜的修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严生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预防与康复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28例偏瘫患者急性期到恢复期肩手综合征的预防、治疗和护理,结果:428例中,135例患者恢复基本运动功能,独立完成日常的生活自理活动。结论:加强偏瘫患者患侧肢体继发性并发症的预防和康复护理,促进患者肢体的功能恢复,使之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李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社区护士不良情绪对静脉穿刺的影响及对策。方法:随机对社区医院输液室的5名护士进行为期一个月静脉穿刺的结果进行测试。此组护士全部是在职护士以及护师,均为女性,护士的平均年龄为27(±9.4)岁,平均工作年限9(±7)年。测试条件均为静脉滴注,此次测试护士全部使用一次性无菌静脉滴注头皮针,即6号针。以手足等表浅静脉作为穿刺位置。病人的血管能滚动性、能见度、饱满型、弹性以及粗细等均为随机状态,若护士在穿刺过程中可以一针见血,则视为成功,若刺穿血管、两次或两次以上进针、进针后重复穿刺等,均视为失败。为剔除个体间的知识以及技术程度、个性、年龄、工作经验等差异化因素的影响,通过自身对照的手段,也就是对相同的护士以及护师在差异化心理情况下予以静脉穿刺,每一个护士或护师分别进行一个月的测试。通常利用询问以及观察的措施获取静脉穿刺资料,再予以归纳及分析。此次对比的统计学方法我们利用计数资料 x 测检。结果:上述5名护士在良好情绪下穿刺成功数为536,穿刺失败数为22,静脉穿刺成功率超过90%;紧张心理状态下穿刺成功数为90,穿刺失败数为39,静脉穿刺成功率为72%;恐惧心理状态下穿刺成功数为11,穿刺失败数为8,静脉穿刺成功率为55%;忧郁心理状态下穿刺成功数为12,穿刺失败数为12,静脉穿刺成功率为50%。在此次测试的5名护士里,每名护士或护师都存在差异化心理状态下实施静脉穿刺相同病人的情况。通过 x 测检以及自身对比,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 P<0.01,通过对比发现在正常心理状态下实施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要超过在不良心理状态下实施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结论:护士长要有针对性的提高护士自身整体素质以及自行调节心理压力的能力;构建佳的工作环境以及情绪。若穿刺失败,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换其它护理人员进行再穿刺,若无人替换,那就不要急于操作,要理顺一下自身的情绪,稍后再予以穿刺,精神上要做到足够的自信,操作上确保稳、准,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一针见血,只有操作人员具有良好的心里素质;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精湛的专业技术技能,不因外界的环境所动,那么心理压力自然会得到缓解,在心理压力得到缓解的基础上操作技术才可以正常的发挥。
作者:王忠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产妇应用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对于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妇7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宫缩素,观察组使用宫缩素联合米索前列醇。观察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对照组发生率为8.6%,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宫缩素和米索前列醇应用在产妇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降低产后出血率,减少出血量,缩短产程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
作者:陈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小骨窗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同一时期收治的1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均为85例,一组给予小骨窗开颅术,另一组给予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小骨窗开颅术死亡率较低,并发症较少,明显优于钻孔引流术治疗,具有可比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患者明显优于钻孔引流术治疗,其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彭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医保守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15例(60.0%),好转10例(40.0%),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显效14例(56.0%),好转9例(36.0%),总有效率9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β-HCG 恢复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明确,能缩短住院时间,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难治性产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4月-2010年5月期间所救治难治性产科出血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人员,按数字学方法平均分成两组(医治组、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医治组给予静脉滴注缩宫素联合益母草注射液宫颈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益母草注射液宫颈注射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临床医治结果表明,医治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出血时间等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明显,P<0.05;医治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0%)和对照组患者(30.0%)相比,差异明显,P<0.05;且医治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和子宫切除数和对照组患者相比,也存在较为明显的临床差异,P<0.05。结论:借助静脉滴注缩宫素联合益母草注射液宫颈注射治疗难治性产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出血量、出血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用,值得推广。
作者:窦燕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描述多功能测血压椅的研制及其应用分析,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描述制作过程,对100例患者分对照组与临床使用组各200次的血压测量,比较2组测血压者的体位及测量值,并对其中53例患者不同体位分别进行了血压测量并统计分析。结果:体位正确率对照组为28%,临床使用组为91%;2组测量血压平均值相差2.5mmHg。结论:该椅使测血压者的体位与测血压的值更为准确,而且稳定性好、舒适度高,适合各类医疗单位使用。
作者:王明选;王彤鑫;卢昌明;姚彩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 PBL 教学法在基层医院妇产科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73例实习护生,分为两组,2012年实习护生36例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法,2013年实习护生37例为实验组,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实习结束进行考核。结果:专科理论考试实验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实践操作与临床表格书写得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态度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科室人员与患者对实验组护生有更好的满意度(P<0.05)。结论:PBL 教学法能提升护生学习积极性,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操作,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陈玲萍;程彩萍;李爱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了解六枝特区伤寒副伤寒杆菌药物敏感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病人血液或大便培养并经鉴定的伤寒沙门氏菌进行纸片扩散法试验。结果:菌株普遍对氨苄青类敏感,应早期规律用药。结论:临床治疗伤寒感染时,要结合实际,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张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联合使用氨力农和西地兰与单独使用西地兰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8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药氨力农联合西地兰,对照组给药西地兰进行治疗,观察治疗7天后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实验组显效的患者29例,有效的患者为9例,无效的患者为2例,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样本数?100%)为95%。对照组显效的患者20例,有效的患者为11例,无效的患者为9例,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样本数?100%)为77.5%。治疗一个疗程后,实验组的 LVDd 值为50.45±3.32mm,LVEF 为(47.34±3.94)%,对照组 LVDd 值为57.38±3.24mm,LVEF 为(40.24±3.2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结果 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联合应用氨力农和西地兰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西地兰进行治疗。
作者:陆艳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如今医疗废弃物导致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导致人们意外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死亡人群大多数是儿童。国家针对该现象颁布并实施了相关条例,严格规定了产出、整理和处理医疗废弃物的整个过程,使管理工作逐渐法制化,医院也能够进行有效监督。文章探讨了存在于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对策,希望使传染疾病得到有效预防。
作者:姚翠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时期儿童保健措施对儿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体检的婴儿100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0例,采用常规保健措施,观察组500例,采用加强保健措施,观察婴儿的身高与体重等体格发育情况,语言、交往、适应性、大动作以及精细动作等神经行为发育情况和营养性疾病发病率。结果:通过采用儿童保健措施,观察组婴儿的体格发育情况以及神经行为发育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2%vs29.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婴儿为例,对其进行有效的儿童保健措施,能够促进其体格与神经行为的发育,同时还能降低其发生营养性疾病的概率,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鸿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