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红;龚晓梅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肠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肠粘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西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96.0%vs76.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治疗对肠粘连有显著疗效,能够促进病人尽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安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48例,总结分析其护理具体措施。结果:48例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经过积极治疗全面护理,均被有效控制,其中有11例由于脑出血术后脑功能严重受损,而导致的呼吸或循环中枢抑制,或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早期积极地防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严格的治疗和细致的临床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根本。
作者:战聪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20例 ICU 小儿急性喉炎急救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归纳总结我院 ICU 在2011年4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20例急性喉炎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出小儿急性喉炎急救方法及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吸氧及气管插管等手段,20例患儿的病情均得到有效的控制。治疗期间没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急救方法和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治疗小儿急性喉炎患者,迅速解除小儿的喉梗阻症状,缓解患儿病情,改善小儿急性喉炎的预后效果。
作者:张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麻黄作为一种著名的中药药材,其化学成分主要有生物碱类、黄酮类、挥发油、有机酚酸类以及多糖类物质,具有活血降压、利尿消肿、发汗平喘、促进血液循环、抗氧化、抗病毒的作用。本文将对麻黄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做详细的分析。
作者:李佳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针对产后出血患者的有效预防及护理措施,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阴道分娩及剖宫产术的1580例孕妇资料,对所有孕妇分别于产前、产时及产后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对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并对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加以观察。结果:共有10例患者出现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93%,其中9例患者经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均痊愈出院,1例患者因抢救无效而死亡,临床治愈率为90.00%。结论:针对产后出血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风险,提高临床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龚招先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32例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溶栓治疗后,观察心肌缺血改善率、溶栓成功率、梗死血管再通率和病死率。结果:心肌缺血改善率、溶栓成功率、梗死血管再通率,≥70岁的患者均低于<70岁的患者,三高患者、有基础疾病者低于无基础疾病者;病死率,≥70岁的患者高于<70岁的患者,三高患者、有基础疾病者高于无基础疾病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任何基础疾病的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而合并三高、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均为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高危因素,治疗效果较差。
作者:谭一菁;兰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泌尿外科手术的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之间收治的66例泌尿外科患者平均且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循证护理途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方式。观察并将两组的护理工作效率、护士能力成长、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投诉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护理工作效率、护士能力成长、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投诉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护理用于泌尿外科专病护理,能提高护理绩效和护理质量,有助于护士护理能力的提高,而且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祖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胃出血患者使用凝血酶加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4年6月治疗的98例胃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凝血酶加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87.8%,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在胃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在用药后迅速止血,减轻患者的胃黏膜损伤,为患者创面的愈合创造有利条件,无副作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何秀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的医院感染控制。方法:对本院2011-2012年间本院消毒供应中心未实施集中管理的各项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并将分析所得数据作为对照组;对本院2013年-2014年间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实行集中管理后的各项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并将分析所得数据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医院感染率以及医疗器械的清洗合格率。结果:观察组医疗器械合格率为100.0%,对照组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为95.9%,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院感染率为2.1%,对照组医院感染率为8.8%;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行集中管理可以显著降低医院的感染率、提高管理水平以及工作质量,因此值得各大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周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的社区随访调查结果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社区46例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结合我院下辖社区高血压防治现状,分析高血压的社区随访措施,比较随访前后结果差异,指导临床防治高血压实践。结果:高血压患者社区随访调查实施后,患者在血压控制、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均好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取社区随访调查有利于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防治,控制病情,延续病程,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骆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其护理方式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所收治的4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4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在经过护理后,所有产妇顺利生产,且痊愈出院,无孕产妇死亡及新生儿死亡。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将会对孕产妇及其围生儿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应当加强孕妇孕期的护理工作,以有效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的出现,进而提高孕产妇及其围生儿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绕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骨科开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0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骨科患者10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优质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护理的效果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优质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的效果与患者的满意率,在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作者:周树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 PBL 教学法在基层医院妇产科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73例实习护生,分为两组,2012年实习护生36例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法,2013年实习护生37例为实验组,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实习结束进行考核。结果:专科理论考试实验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实践操作与临床表格书写得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态度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科室人员与患者对实验组护生有更好的满意度(P<0.05)。结论:PBL 教学法能提升护生学习积极性,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操作,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陈玲萍;程彩萍;李爱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50例于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与分析,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儿,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洋地黄类强心药物等常规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对治疗组患儿进行多巴胺和酚妥拉明联合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10例患儿获得治愈,治愈率为40%,4例患儿治疗显效,5例患儿治疗有效,6例患儿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16例患儿获得治愈,治愈率为64%,6例患儿治疗显效,2例患儿治疗有效,1例患儿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两组患儿治愈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进行多巴胺和酚妥拉明联合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和优化患儿的身体素质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崇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研究小儿预防接种要点。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9月-2013年5月来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200例小儿的临床档案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研究对象均接受了计划免疫接种,接种期间,对小儿家属加强了计划免疫成功接种的要点指导和培训,系统评价本组研究对象的接种成功率以及接种情况。结果:本组200例小儿中,成功接种199例,成功率达99.5%,接种满意190例,满意度达95.0%。结论:切实加强小儿计划免疫接种要点的探讨和掌握,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儿童接种的成功率,从而不断提高临床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余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分成抽样方法选取2013年2月前在我社区登记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医从性情况。结果:干预后老年患者血压控制、医从性明显优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系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与慢性并管理护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教育、护理,可提高患者医从性,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压,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淑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外科急性腹痛的临床护理措施和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64例急性腹痛患者,通过治疗并配合护理,接受整体、规范化的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并对患者疗效及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对护理措施表示满意的患者有64例,护理满意度为100%,所有患者均治愈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做好有针对性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急性腹痛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具有促进的作用。
作者:马焕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拉米夫定和乙肝疫苗治疗,对照组给予拉夫米定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为52.78%,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 ALT、HBV-DNA 的值均低于对照组(P <0.05)。 HBeAg 阴转率、HBeAg 血清学转换率均为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05)。YMDD 变异率为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明显提高 HBeAg 的阴转率和 ALT 复常率,减少 HBV 的变异,有利于肝脏功能的恢复。
作者:唐玉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中的护理应用观察。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90例血液透析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5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舒适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经过分组护理,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44%,舒适度评价优良率为86.67%,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22%;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舒适度评价优良率为95.56%,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舒适度评价、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指标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上,其总有效率、舒适度评价较高,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45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对其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5例患者经过套扎术治疗后,术后接受胃镜复查,其中40例患者曲张静脉消失,有效率为93.33%。术后1年内对本组患者进行随访,出现再出血患者2例,2例患者肝功能评级均为 C 级。结论:采取套扎术对食管静脉破裂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并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出血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军;于仕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