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议98例胃出血患者使用凝血酶加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

何秀芬

关键词:胃出血, 凝血酶, 奥美拉唑, 治疗效果, 安全可靠
摘要:目的:对胃出血患者使用凝血酶加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4年6月治疗的98例胃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凝血酶加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87.8%,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在胃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在用药后迅速止血,减轻患者的胃黏膜损伤,为患者创面的愈合创造有利条件,无副作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90耳)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具体情况为依据,选择开放式或改良式或闭合式乳突根治术;进一步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纯音测听语言频率气导听阈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听力提高58例(62耳),占68.89%、听力无改善18例(24耳)占26.67%、听力下降4例(4耳),占4.44%。术后1个月前,并发症有创口感染3例、面瘫1例、眩晕3例;6个月后,耳鼓膜再穿孔5例(6.25%)。结论: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以患者病变部位及咽鼓管功能情况作为依据,进而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能够使中耳病变快速清除,防止严重颅内及并发症的发生,并使患者的听力能力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刘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乡镇卫生院药剂工作现状分析

    调查乡镇卫生院药剂人员组成,分析调剂工作现状,存在的不足,查找原因,提出建议,提高合理用药。

    作者:方君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讨等效剂量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辅助椎管内麻醉对镇静、呼吸、循环的影响

    目的:分析探讨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辅助椎管内麻醉对患者镇静、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行椎管内麻醉的患者110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麻醉用药方案为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试验组病例麻醉用药方案为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对两组入选病例的镇静评分以及呼吸、循环等指标实施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入选病例术毕及术后4小时的镇静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与本组用药前的呼吸循环评价指标和两组病例用药之后、手术中的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用药之后以及手术中心率、血压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加咪达唑仑的联合给药方案是更适合椎管内麻醉的给药方案。

    作者:原宇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尿量监测及调整的护理体会

    针对现阶段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时期病状的现状,探讨了对患者护理的一些体会,并总结了一些经验,对以后这方面患者的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赵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临床路径在麻醉恢复期并发症控制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对手术患者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治疗护理,其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控制情况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2年06月~2014年06月以来,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治疗的手术患者114例。将他们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的划分成两组(每组各有57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手术护理,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手术护理,并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控制情况和效果。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5.7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36.84%),组间对比的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路径对麻醉恢复期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组增强骨密度,提高临床疗效,因而,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范智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西医病因分析哲学思维与对因治疗的关系

    医学是关于疾病和健康的科学,两者都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是客观实在,世界是由许多“客观实在”所构成,而人类对这些客观实在的认知,受到社会环境、个人经验、科技水平、哲学思维的影响,这种影响渗透在人们对客观实在的解释中。

    作者:梁群;刘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PBL 教学法在基层医院妇产科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 PBL 教学法在基层医院妇产科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73例实习护生,分为两组,2012年实习护生36例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法,2013年实习护生37例为实验组,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实习结束进行考核。结果:专科理论考试实验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实践操作与临床表格书写得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态度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科室人员与患者对实验组护生有更好的满意度(P<0.05)。结论:PBL 教学法能提升护生学习积极性,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操作,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陈玲萍;程彩萍;李爱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咯血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咯血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4月来我院诊治的8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我院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愈23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患者治愈10例,显效1 1例,有效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0%。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检塞治疗肺结核咯血,临床有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胡云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药学心理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药学心理学是将药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是利用非药物自身信息对患者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学科。通过将疾病诊断、药学管理与临床治疗三者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也可以使药学技术的服务质量大大提升。本文将对药学保健过程中如何利用药学心理学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从而不断提高医务工作者对药学心理学的重视程度,达到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的目的。

    作者:张丽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的功能锻炼研究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的功能训练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武汉市十一医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的50例患者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人,实验组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进行普通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的康复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患肢功能训练为优的患者达到80%,而对照组的患者患肢功能训练为优的患者为60%。结论:术后施行功能训练对预防术后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无头加压空心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植入物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8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A 组采用无头加压空心钉内固定,B 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A 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较 B 组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较 B 组显著降低(P<0.05);A 组的功能及握力评分评分显著高于 B 组(P<0.05)。结论:无头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与钢板内固定疗效相当,但手术时间更短、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

    作者:黄小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地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病患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168例病患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在对照组病患中使用常规降压和降脂药物,观察组使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地汀钙片,而后观察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结果:观察组病患治疗的总体有效率达到92.85%,高于对照组的69.04%,且指标对照中,SBP、DBP、TG、TC、LDL、HDL 等改善情况均比对照组更好,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地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病患的治疗中安全有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王学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六枝特区伤寒杆菌药敏结果报告

    目的:分析了解六枝特区伤寒副伤寒杆菌药物敏感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病人血液或大便培养并经鉴定的伤寒沙门氏菌进行纸片扩散法试验。结果:菌株普遍对氨苄青类敏感,应早期规律用药。结论:临床治疗伤寒感染时,要结合实际,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张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吸入糖皮质激素与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稳定期COPD 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与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稳定期 COPD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稳定期 COPD 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肺功能水平。结果:经上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且观察组患者的FEV1及 FEV1/FVC 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三项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与β2受体激动剂能够明显提高稳定期 COPD 患者的治疗有效性,促进患者肺部功能的恢复,提高预后质量,可推广使用。

    作者:张子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护理

    目的:讨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护理措施和心得体会。方法:通过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4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经过医护人员的合理治疗和精心的护理,使得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好转,和痊愈。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对患者的病情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嵇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气囊导尿管的综合护理探究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气囊导尿管的意义。方法:回顾2012年7月-2014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105例宫腔粘连患者资料,对综合护理的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护理干预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气囊导尿管治疗宫腔粘连,疗效显著,术后随访妊娠率46.6%,仍然闭经患者仅3例(2.9%)。结论: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气囊导尿管临床效果较好,综合护理为提高治愈率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胡彦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伊贝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应用伊贝沙坦及倍他乐克进行高血压病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病症患者70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例数均为35例。对照组病患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其基础上采用伊贝沙坦及倍他乐克联合应用治疗。结果:实验组病患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运用伊贝沙坦及倍他乐克对高血压进行治疗,能够获取到极佳的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性极强,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元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求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以便有利于以后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过的小儿重症肺炎感染者50例,对其进行适应的护理,观察护理结果与方法。结果:50例患者经过适当的护理之后,46例症状减轻或者痊愈,只有4例患者,病情加重。结论:小儿肺炎的护理方法关系到患儿的健康安全,需要及时的使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护理。

    作者:方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多次根管治疗与一次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病患者行多次性根管治疗与一次法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收的6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多次法根管治疗,给予观察组一次性根管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以73.3%明显不及观察组的96.7%;对照组组平均治疗时间以(10.0±3.5)d 明显高于观察组的(3.1±1.2)d;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以3.3%明显低于20.0%(P<0.05)。结论:牙体牙髓病患者行一次性根管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且并发症发生率较多次法根管治疗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汤益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5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手段对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患者进行药物抗炎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自拟方联合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28%。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芸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