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淳
目的:分析并研究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早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4月期间医治早期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人员,按数字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A、B),每组40例,均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B 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借助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临床治疗,A 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借助血塞通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医治成果。结果:临床医治成果表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vs80.0%)、临床医治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4.53±8.44 vs 18.26±8.75)、不良反应发生率(7.5% vs 25.0%)均存在明显性临床差别,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借助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早期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宗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老年重症哮喘患者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哮喘患者8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患者在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身体功能、心理功能等各项评分上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17.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重症哮喘患者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案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忠秀;马智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独生子女孕妇孕期心理状态并进行心理健康指导,保证孕妇孕期身心健康。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5月在我院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80例独生子女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孕期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孕妇心理状态对其实施心理健康指导,保证孕妇孕期身心健康。结果:80例独生子女孕妇主要对胎儿畸形、不正常分娩、分娩时自身安全等10项问题较为担忧,其中,轻度焦虑14例(17.5%),中度焦虑10例(12.5%),重度焦虑14例(15.0%);孕妇实施心理健康指导后,轻度焦虑4例(5.0%),中度焦虑2例(2.5%),重度焦虑2例(2.5%),较健康指导前均有明显下降,心理健康指导前后比较,孕妇心理状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生子女孕妇孕期由于对多种分娩问题的担忧会产生焦虑、抑郁心理,影响其孕期的身心健康和分娩,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独生子女孕妇的孕期心理健康指导,缓解或消除孕妇的焦虑、抑郁心理,对于维持其孕期身心健康,顺利分娩以及产后康复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余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以此来减少临床中误诊、漏诊,漏治等情况,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医院32例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症状、体征,胸片(CT),超声,心电图等检查进行诊断,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诊断、治疗。结果: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诊断治疗难度大,及时正确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前提条件。结论:临床诊断治疗中,要加强对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不断提升临床诊断、治疗能力,大限度改善老年患者的病情,降低老年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冉发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消化内科无痛胃肠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无痛胃肠镜病患100例为研究对象,在100例病患中,男病患68例,女病患32例。病患平均年龄35.5±10.5岁。将100例冰花随机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患一般医学参数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具有可比性。(P>0.05)。对照组仅利用胃肠道检查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先利用麻醉止痛的方式,后进行胃肠检查治疗。手术进行完毕之后,对比两组病患术中并发症以及对机械排斥反应症状。结果:实验组病患在经过系统化治疗之后,无不适症状和并发症出现,对照组病患对数出现了对胃肠镜排斥的现象。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实验组病患各项生命体征均在正常范围内。对照组病患的血压,心律明显异常。两组病患在排斥反应和住院时长比较中,其统计数据有明显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利用无痛胃肠镜的方式治疗病患消化道疾病,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该方式有着疗效好,排斥反应少,治愈率高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赵京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老年痴呆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实施措施及其效果,以有效的指导临床实践和研究。方法:研究开展的时间为2013年3月-2014年5月,组中共纳入对象60例,均为该期间内在本院接受临床治疗的老年痴呆症伴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将60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中纳入对象3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中共入选研究对象30例,加强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临床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好转率分别为83.0%、70.0%,P<0.05。结论:加强对老年痴呆症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其治疗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夏观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难治性产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4月-2010年5月期间所救治难治性产科出血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人员,按数字学方法平均分成两组(医治组、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医治组给予静脉滴注缩宫素联合益母草注射液宫颈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益母草注射液宫颈注射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临床医治结果表明,医治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出血时间等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明显,P<0.05;医治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0%)和对照组患者(30.0%)相比,差异明显,P<0.05;且医治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和子宫切除数和对照组患者相比,也存在较为明显的临床差异,P<0.05。结论:借助静脉滴注缩宫素联合益母草注射液宫颈注射治疗难治性产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出血量、出血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用,值得推广。
作者:窦燕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50例于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与分析,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儿,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洋地黄类强心药物等常规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对治疗组患儿进行多巴胺和酚妥拉明联合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10例患儿获得治愈,治愈率为40%,4例患儿治疗显效,5例患儿治疗有效,6例患儿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16例患儿获得治愈,治愈率为64%,6例患儿治疗显效,2例患儿治疗有效,1例患儿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两组患儿治愈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进行多巴胺和酚妥拉明联合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和优化患儿的身体素质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崇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我国剖宫产率不断增高,是 WH0建议比例的三倍以上,其中的原因,有医务人员自身存在的问题,有社会原因导致,有产妇及家属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其他多种因素,已经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们只有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剖宫产率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郭星;马吉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血常规的临床检验结果,从而提高血常规临床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随机收集12个月内进行血常规临床检验患者的资料,对患者的检查过程和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血常规临床检验效果的因素。结果:通过深入分析患者的血常规临床检查过程和效果,发现影响血常规检查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血液标本的类型、人为因素、仪器因素等。同时,进行血常规临床检查可以为患者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结论:血常规临床检查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十分必要,同时在进行临床检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人为及仪器造成的误差,提高血液标本的治疗,尽量提高血常规临床检查结果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作者:陈华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促进方法及效果。方法:从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于我行腹部手术的患者中选取160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采用常规术后措施处理的对照组(80例),与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另于术后6h 后开始进行腹部按摩,术后第1日给予厚朴排气合剂口服,术后第2日肛门滴注开塞露的观察组(80例),观察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包括肛门排气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食欲情况以及恶心、腹胀等并发症情况,评价促进腹部术后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佳方式。结果:在常规处理中加入腹部按摩、厚朴排气合剂口服与开塞露肛注的观察组,包括肛门排气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食欲情况等指标均显著优于仅采用常规方式干预的对照组,且观察组在恶心、呕吐、腹胀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腹部手术的术后的常规处理中,加入腹部按摩、厚朴排气合剂口服及开塞露肛注,可有效促进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周海龙;陈曦耕;梁旭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加深医务人员对于危重患者院前及院内的衔接的认识。方法:对于本县随机抽取15家院前急救单位的医生和护士(拒绝参加调查的急救单位除外)200人;选择急诊科的医生和护士作为本研究院内急救人员的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展开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病例资料的衔接、信息平台衔接、医疗技术的衔接、管理制度的衔接等等。问卷的总体印象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非常满意三个选项。医务人员对于院前和院内的衔接重要程度的认识分为,不重要、不太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五个层次。结果:有89%的人认为病例资料的衔接比较重要,79%的医务人员认为医疗技术的衔接非常重要。但是90%以上的医务人员认为信息平台和管理制度的衔接是应该加强的。仅仅只有5%的人员对院前急救非常满意,有36%的人不满意。对于院内有27.5%的医务人员非常满意,院前、院内的急救的满意程度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对于参与急救的人员对于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以及院前和院内的衔接重要程度的认识统计学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多数医务人员都能认识到院前急救,院内急救,院内院前急救衔接的重要性。院前急救和院内院前的衔接还是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罗从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我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要根据其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进行转换,以此作为转换技术评价提供参考的目的。而方法就是要对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转换和技术要求有关的法规进行收集,另外要对其阶段性特点进行分析我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转换额法规和技术标准在我国药品监管的整体发展上逐步得到提高。非处方药的研发、申报及评价在我国现有法规和技术标准上能得到更好的指导,但我们并不能满足于现状,而是不断的去进步和完善。
作者:李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相应的防治措施,为以后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以临床基本资料相似的40例非产褥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胎膜早破发生率为35.0%,大大高于对照组的12.5%(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25.0%,高于对照组的12.5%(P<0.05);观察组进入产程剖宫产、急诊剖宫产感染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占3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0.0%(P<0.05);观察组患者血色素小于9g 的患者占2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P<0.05),观察组多易感因素为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5%,两组患者之间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发生率高,破膜时间越长,产褥感染越明显,进入二产程、急诊剖宫产及产后出血等因素会使得产褥感染的发生流产明显增加。在临床治疗中应注意对其进行密切观察,针对产科中出现的感染病症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积极的采取预防措施,给予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的预防产褥感染病症的发生,提高产科处理,以降低感染情况发生。
作者:李多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文收集我院诊治的5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采用临床护理干预,25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褥疮发生率等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临床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总住院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5)。结论:本文研究总结表明,临床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中,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了总住院时间,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孙秀峰;石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理我院38例早期行保乳手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同期收集38例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使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5年内的生存率和复发率及转移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乳房形态、触感等效果更加理想,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早期患者,使用保乳手术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乳房形态、触感等方面,实际治疗效果与根治术无统计学差异,临床乳腺癌患者可以推荐使用早期保乳术治疗。
作者:杨文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辅助椎管内麻醉对患者镇静、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行椎管内麻醉的患者110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麻醉用药方案为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试验组病例麻醉用药方案为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对两组入选病例的镇静评分以及呼吸、循环等指标实施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入选病例术毕及术后4小时的镇静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与本组用药前的呼吸循环评价指标和两组病例用药之后、手术中的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用药之后以及手术中心率、血压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加咪达唑仑的联合给药方案是更适合椎管内麻醉的给药方案。
作者:原宇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妇科门诊阴道炎病原体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文选择2011年1月到2013年12月我院妇科门诊治疗的2032例患者。采集时用医用无菌棉拭子擦拭阴道分泌物,之后每个棉拭子放入1~2毫升生理盐水,立即送去化验。统计各种阴道炎的检出率,以及年龄、季节、年份对检出率的影响。结果:生育期的妇女比较容易患上各种阴道炎。季节对各种阴道炎的发病率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滴虫性阴道炎的检出率逐年下降,但是细菌性阴道炎的检出率有上升趋势。结论:在实际治疗中,医务人员因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特别是检验人员,要及早准确判定病原体,早发现,早治疗,能有效提高阴道炎的治愈率。
作者:何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哮喘病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58例哮喘病发作期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根据中医辨证结果,分别采用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和大青龙汤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07%,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哮喘病进行中医辨证论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参考借鉴。
作者:张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儿童生病住院,在其临床护理上与普通病人相比会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儿童从心理上惧怕医院的环境,住院治疗过程中会有很多的不适应,同时儿童不能像成人一样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病痛与需求,也给医治和护理带来了困难。在新时代的环境下,如何改进对住院病童的护理对护士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张蓓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