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星;马吉茹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实施营养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共8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之上,再采用营养护理,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12d 的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护理之后,血清白蛋白含量(37.8±3.8)g/L,血红蛋白含量(123.2±11.6)g/L,血浆总蛋白含量(64.5±4.6)g/L,并发症率为9例(22.5%);对照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含量(34.2±3.3)g/L,血红蛋白含量(112.3±17.3)g/L,血浆总蛋白含量(54.3±1.2)g/L,并发症率为31例(77.5%)。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含量、血红蛋白含量、血浆总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在护理效果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急性重症脑卒中时,可以实施营养护理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率,获得非常理想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肖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加深医务人员对于危重患者院前及院内的衔接的认识。方法:对于本县随机抽取15家院前急救单位的医生和护士(拒绝参加调查的急救单位除外)200人;选择急诊科的医生和护士作为本研究院内急救人员的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展开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病例资料的衔接、信息平台衔接、医疗技术的衔接、管理制度的衔接等等。问卷的总体印象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非常满意三个选项。医务人员对于院前和院内的衔接重要程度的认识分为,不重要、不太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五个层次。结果:有89%的人认为病例资料的衔接比较重要,79%的医务人员认为医疗技术的衔接非常重要。但是90%以上的医务人员认为信息平台和管理制度的衔接是应该加强的。仅仅只有5%的人员对院前急救非常满意,有36%的人不满意。对于院内有27.5%的医务人员非常满意,院前、院内的急救的满意程度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对于参与急救的人员对于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以及院前和院内的衔接重要程度的认识统计学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多数医务人员都能认识到院前急救,院内急救,院内院前急救衔接的重要性。院前急救和院内院前的衔接还是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罗从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五官科护理记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针对现阶段五官科护理记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结果:旨在提高五官科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工作的认识,以解决五官科护理工作中的问题。结论:护理工作是五官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因此,研究五官科工作中存在的护理记录问题及改进对策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性巨大儿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减少母婴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非糖尿病性巨大儿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分娩正常出生体重儿进行比较。结果:非糖尿病性巨大儿的发生率8.47%,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加强孕期宣教及监测,可降低围产期发病率,选择合理分娩方式,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张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进一步探究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58例产妇资料进行详细研究,总结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结果:上述258例患者共发生19例不安全实践,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7.4%。护理人员、产妇及家属、管理制度等是妇产科护理中的主要不安全因素。结论: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众多,必须结合不同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这样才能全面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欧赛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6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1组(33例)和2组(33例),1组实施前路手术方法治疗,2组实施后路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6例患者经过治疗,61例患者椎体达到解剖高度。接受前路手术患者全部治愈,且不存在显著脊椎弯曲现象。而后路手术出现5例脊椎弯曲现象患者,给治疗效果带来一定影响。两组比较,P<0.05。结论:在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综合各种因素,选择佳手术方式,进一步提升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何明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在耳鼻咽喉科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咽喉科接受耳鼻咽喉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年龄和病程等因素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方法外还进行心理护理,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5%,高于对照组的77.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手术期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耳鼻咽喉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何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6月于本院出生的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鸟巢式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对疼痛的感知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体温变化情况以及血氧饱和度、身高、体质量、头围的增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经受侵入性刺激1min、3min 后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体质量、身长增长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鸟巢护理能够显著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减少侵入性操作所致的疼痛感,提高新生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糖尿病并发复杂性肛瘘患者围术期护理策略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并发复杂性肛瘘患者30例展开回顾性分析,其中包括3例 I 型糖尿病,27例 II 型糖尿病,具体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生命体征检测、康复训练、饮食护理等。结果:30例患者经治疗和全面护理后,血糖控制稳定、伤口愈合良好并且肛瘘得以治愈,治愈率100%,并且患者及家属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也比较高。结论:糖尿病并发复杂性肛瘘患者治疗,手术是治疗的关键,同时对糖尿病并发复杂性肛瘘患者实施全面、有效的围术期护理,也非常有助于加速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治愈率和满意度,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努尔曼古丽·依地尔思;茹仙古丽·依不拉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对青壮年股骨粗隆下骨折急诊患者采用闭合复位 PFNA 进行治疗的临床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72例股骨粗隆下骨折青壮年患者,对他们的急诊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临床总有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壮年股骨粗隆下骨折急诊患者采用闭合复位 PF-NA 的愈合时间短、恢复快、疗效好、并发症低,因此,是一种有效、科学、安全的临床急诊治疗方法。
作者:熊光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宫外孕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焦虑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未实施护理前,焦虑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临床积极护理干预后,与护理前相比,焦虑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外孕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同时能提高患者临床满意度,效果确切,令人满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梅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本文简要针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50人,均采用外科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手术治疗后,50名患者中,康复患者人数45人,占据比例为90%,好转患者人数为4人,占据比例为8%,死亡人数有1人,占据比例为2%。死亡原因为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应用外科手术方法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作者:罗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前,在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中,口服补液与静脉补液的疗效差别明显,继续饮食可减少康复时间。而治疗小儿腹泻的关键是,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在治疗与药物选择中,应坚持“预防与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的原则,可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廖跃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病情处于急性期的急性肾炎疾病患儿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病情处于急性期的急性肾炎疾病患儿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常规小儿肾炎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护理;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观察组患儿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急性肾炎疾病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家长对肾炎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病情处于急性期的急性肾炎疾病患儿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计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原因和高危因素及针对性处理措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36例为临床观察病例,回顾性分析卒中后抑郁的病因及采取临床措施后的效果观察,进行分析总结,指导临床治疗实践。结果:卒中后抑郁的病因以内在神经生物因素和外在社会心理因素为主,其次还与年龄、性别、卒中次数、家族史、合并症呈相关性(P<0.05)。结论:卒中后抑郁的病因主要是内在神经生物因素和外在社会心理因素,早期进行综合性的处置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亚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总结67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胆总管Ⅰ期缝合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通过对2011年2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67例实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胆总管Ⅰ期缝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胆总管Ⅰ期缝合病例选择标准及临床应用经验。结果:67例病例中,常规缝合法28例,4例患者出现胆漏,其余39例患者采用预置 T 管缝合法,1例患者出现胆漏,均通畅引流,胆漏逐渐减少消失,复查 B 超无腹腔积液后拔管,治愈出院。67例患者均无结石残留,随访12-38个月,再发胆管炎1例,结石复发2例,无胆管损伤及胆道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胆总管结石患者,在病例选择得当的情况下实施腹腔胆总管探查术胆总管Ⅰ期缝合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手术治疗方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恒;于杰;李留峥;向春明;保兵冰;张洪波;黄峰麟;徐雷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和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09-2014年我院收治4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包括并发症和预防措施。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并发症主要为出血和皮下气肿,其发生率都为0.50%。其中子宫肌瘤剥除术并发症发生率高,其与附件手术和子宫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提高临床医生的手术技能,采取正规手术操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可减少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程其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联合使用氨力农和西地兰与单独使用西地兰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8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药氨力农联合西地兰,对照组给药西地兰进行治疗,观察治疗7天后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实验组显效的患者29例,有效的患者为9例,无效的患者为2例,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样本数?100%)为95%。对照组显效的患者20例,有效的患者为11例,无效的患者为9例,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样本数?100%)为77.5%。治疗一个疗程后,实验组的 LVDd 值为50.45±3.32mm,LVEF 为(47.34±3.94)%,对照组 LVDd 值为57.38±3.24mm,LVEF 为(40.24±3.2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结果 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联合应用氨力农和西地兰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西地兰进行治疗。
作者:陆艳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甲肝疫苗是用于预防甲型肝炎的疫苗。及时为儿童接种甲肝疫苗,使得儿童获得甲肝病毒免疫力,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甲肝疫苗的类型、特点、接种后的反应、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
作者:龚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肠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肠粘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西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96.0%vs76.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治疗对肠粘连有显著疗效,能够促进病人尽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安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