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渊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74例癌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肿瘤化疗护理,37例研究组患者接受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 PSQI 总分以及各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睡眠质量,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陈盈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及处理。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急诊内科于2012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急诊患儿60例,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患儿的疼痛率为10%,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00%。两组数据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小儿急性腹痛应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够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作者:严金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分析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丁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124例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10mg,观察组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两组患者均每日服药1次,8周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前后的血清 TC、TG、LDL-C、HDL-C 水平的变化。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HDL-C 水平比治疗前明显升高,TC、TG、LDL-C 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并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②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6.143(P<0.05)。结论: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都具有降脂调脂的显著疗效,但是阿托伐他汀的降脂疗效优于辛伐他汀,更适合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
作者:曾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因素、临床持点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86例,对其进行病因分析。结果:86例高胆红素患儿中合并感染49例(57%),居首位;治愈42例(38.9%);好转32例(37.2%);自动出院5例(5.8%)。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由多种因素引起,感染为主要因素;明确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对于新生儿黄疸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王艳;董玉霞;徐莉锋;魏晗;闫宝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研究脊柱内固定手术,以期探究脊柱内固定手术后感染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方法:对24例腰椎脊柱治疗患者进行固定手术治疗后,将固定物取出,并经过病灶清除、灌洗引流、以及防止感染等进行治疗。结果:以上治疗患者进行术后回访,在一年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均未有病灶窦道形成的现象,其中4例患者有轻微的疼痛,但并无其他病理现象出现。采用 X 光照射检查,并无其他不正常反应。通过对手术前后的病菌进行培养分析,并无病菌生长现象出现。结论:脊柱内固定手术后期感染由弱细菌所引导产生,对于后期采用一系列的灌洗,固定物取出以及抗菌治疗等方法均可控制和预防感染。
作者:陈灵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精神科男病房护理的安全隐患,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精神科男病房收治的12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安全隐患。并对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落实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教育。比较干预前、干预后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结果:通过排除安全隐患,加强安全管理,降低了精神科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风险,维护了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结论:对精神科常见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有效防范,有效地保障了护理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水平和质量。
作者:黄晓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采用手术方法治疗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12年4月之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46例,对其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等进行回顾分析,以其实际状况为依据采取手术方式或新辅助化疗,对患者的术后愈合情况和生存率进行观察。结果:通过随访发现,乙级愈合6例,甲级愈合40例;乳癌Ⅰ、Ⅱ期(82.1%)患者的生存率远大于乳癌Ⅲ、Ⅳ期(94.4%)的患者,肿瘤大小3cm 以下者的生存率(94.1%),远大于3cm 及以上者(75.0%),淋巴结未转移(96.2%)或1~3枚淋巴结转移(90.9%)者的生存率远大于4枚及以上淋巴结转移者(6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乳腺癌患者淋巴结容易转移,术后预后效果差,生存率不高,临床上应以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为依据,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使患者生存率提高。
作者:张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50例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病例,使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强化护患沟通,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结果:患者出院时,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0%,两组病例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而言,强化护患沟通可以构建较好的护患关系,不但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而且还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实践上进行推广。
作者:毛桂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针对我院牙龈切除术与牙冠延长术对于龈下残根的修复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在我院随机抽取60名龈下残根患者,采取牙龈切除术和牙冠延长术两种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其治疗结果进行记录并比较。其中30名患者接受牙龈切除术,30名患者接受牙冠延长术。结果:在这60名患者中龈下残根修复良好的有39名,效果一般的患者有9名,效果较差的患者12名。结论:对于龈下残根的患者采取牙龈切除术和牙冠延长术,对患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严晓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86例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麻醉用药选择丙泊酚,观察组选择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t1~t4时刻,两组患者的 BIS、HR 指标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 t1~t4时刻的 BIS、HR 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t1~t4时刻的 RR、PETCO2、MAP 值无明显变化,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 t1~t4时刻的 OAA/S 评分均显著低于 t0时刻,P<0.05;两组患者各时刻的 OAA/S 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同时不会引起呼吸抑制和血压降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麻醉辅助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洪慧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一氧化氮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84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病例作为观察对象,并将2011年9月至2014年1月患儿作为观察组(41例)和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患儿回顾性分析作为对照组(43例),两组患儿均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一氧化氮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7%,显著高于对照组(74.4%),P<0.05;两组患儿血气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患儿治疗后 PaO、PaCO2改善程度更加明显。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联合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传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胆囊切除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04月~2014年0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50例,25例患者于首次住院时接受胆囊切除术,纳入本研究的实验组;25例患者未在第1次住院期间接受胆囊切除术,属于延迟胆囊切除病例,将其纳入本研究的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例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更佳,实验组住院费用为(13242.21±521.24)元,住院时间为(10.21±3.62)d,胆囊三角区解剖困难率为4.0%,疾病再次发病入院率为0.0%,以上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胆囊切除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各级医院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唐海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40例老年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等分为:实验组(70例)、对照组(70例)。对照组70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70例行常规护理+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血压、血糖控制情况均比对照组好,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使患者血压及血糖得到更好的控制,使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
作者:姜仙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2年5月到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40)与观察组(4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使用胺碘酮,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在室性早搏数量以及左室射血分数方面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在室性早搏数量以及左室射血分数方面没有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概率为92.50%,对照组有效概率为70.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临床疗效理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刀玲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 HP 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关系,介绍临床治疗手段,为 HP 感染进一步研究作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病患307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统计相关数据并分析。结果:说明抗 HP 感染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具有临床意义。结论:HP 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使用多种抗菌药物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 HP 感染情况,值得临床深入研究以及推广。
作者:杨静;何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肠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肠粘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西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96.0%vs76.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治疗对肠粘连有显著疗效,能够促进病人尽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安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描述多功能测血压椅的研制及其应用分析,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描述制作过程,对100例患者分对照组与临床使用组各200次的血压测量,比较2组测血压者的体位及测量值,并对其中53例患者不同体位分别进行了血压测量并统计分析。结果:体位正确率对照组为28%,临床使用组为91%;2组测量血压平均值相差2.5mmHg。结论:该椅使测血压者的体位与测血压的值更为准确,而且稳定性好、舒适度高,适合各类医疗单位使用。
作者:王明选;王彤鑫;卢昌明;姚彩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04月~2014年09月我院收治的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将其分成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均应用关节镜治疗,分别给予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0.0%,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住院时间为(9.63±3.52)d,与对照组的70.0%、15.0%、(13.21±5.62)d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给予整体护理,可提高疗效,促进疾病转归。
作者:曹福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临床诊断宫颈病变中应用宫颈管内膜刮取术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48例女性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均施行宫颈管内膜刮取术联合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冷刀锥切术,然后对两种方法的检出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宫颈管内膜刮取术联合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冷刀锥切术两种检查结果的检出率均较高,且吻合度较高,两种方法检出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颈管内膜刮取术联合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冷刀锥切术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能够较好的反应宫颈病变情况,准确率高,宫颈管内膜刮取术具有能有效提高检出率和准确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研究。
作者:赵利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自2013年1月到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52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52例患者围术期优质护理和积极预防并发症,总结围术期护理要点及方法,分析护理效果和改善策略。结果:所有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围术期优质护理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均获成功,术后均能自主排尿,其中3例患者出血较多,2例患者出现膀胱痉挛。术前的饮食指导及健康教育、术中预防感染及出血和术后防治并发症是影响手术疗效的关键点。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一种微创的、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优质的围术期护理可以提高其疗效,减少并发症,临床工作中应强化围术期护理。
作者:保于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