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管内膜刮取术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赵利敏

关键词:宫颈病变, ECC, 阴道镜
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诊断宫颈病变中应用宫颈管内膜刮取术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48例女性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均施行宫颈管内膜刮取术联合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冷刀锥切术,然后对两种方法的检出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宫颈管内膜刮取术联合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冷刀锥切术两种检查结果的检出率均较高,且吻合度较高,两种方法检出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颈管内膜刮取术联合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冷刀锥切术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能够较好的反应宫颈病变情况,准确率高,宫颈管内膜刮取术具有能有效提高检出率和准确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研究。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骨科再次接受手术治疗的28例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患者,采用后路减压腰椎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椎间盘内压及患者疼痛感觉加以评价。结果:正常节段腰椎间盘内压和退变节段椎间盘内压分别为(7.8±4.3)cm H2 O,(24.3±5.9)cm H2 O。经比较,退变节段椎间盘内压明显高于正常节段椎间盘内压(P<0.05)。患者手术前和术后随访3个月 VAS 评分分别为(8.3±1.1)分,(2.6±0.7)分。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 VAS 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针对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患者,再次应用手术治疗,患者疼痛症状获得了明显改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沈广荣;王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具体应用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中的护理应用观察。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90例血液透析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5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舒适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经过分组护理,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44%,舒适度评价优良率为86.67%,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22%;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舒适度评价优良率为95.56%,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舒适度评价、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指标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上,其总有效率、舒适度评价较高,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如何实现统计调查一体化的管理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个方面的格局都呈现出复杂化,给统计调查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题,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统计工作的基础,统计调查要保证所统计数据的全面、准确和及时,就必须实现一体化的管理。但就目前看来,在统计调查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急待我们解决。本文将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讨论实现统计调查一体化管理的方式。

    作者:李雄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血压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尤其在老年患者当中,高血压同时会引发其他症状的发生,因此,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现状和相关影响因素十分必要。

    作者:范贵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癃闭舒胶囊联合非那雄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分析

    目的:探讨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联合应用癃闭舒胶囊、非那雄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6月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均应用非那雄胺治疗,在此基础上应用癃闭舒胶囊治疗实验组病例,统计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前列腺症状评分、大尿流率、残余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癃闭舒胶囊联合非那雄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永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的社区随访调查

    目的:探讨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的社区随访调查结果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社区46例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结合我院下辖社区高血压防治现状,分析高血压的社区随访措施,比较随访前后结果差异,指导临床防治高血压实践。结果:高血压患者社区随访调查实施后,患者在血压控制、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均好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取社区随访调查有利于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防治,控制病情,延续病程,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骆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防保科工作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浅析

    防保科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它既要参与拟定全院妇幼卫生工作规划、指导全院妇女保健,监督母婴保健各项技术的实施;拟定传染病、公共卫生相关疾病的防治规划和措施;组织对重大突发疫情、病情实施紧急处理,防治和控制疫情、疾病的发生和蔓延。又要加强医务人员各类传染病防治知识知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预防、发现、及鉴别各类传染病例,及时上报各类报表,每月开展传染病漏报自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还要协助上级疾控部门开展传染病流调工作。因此,防保科工作是一项利民工程,事情多任务重,关系千家万户每个人的健康安全,在工作中起协调联络沟通作用,故防保科工作人员素质高低,能力大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院的快速发展,不断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和服务技巧,积极培养和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满足新形式下医院更快发展。

    作者:温春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吸入糖皮质激素与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稳定期COPD 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与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稳定期 COPD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稳定期 COPD 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肺功能水平。结果:经上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且观察组患者的FEV1及 FEV1/FVC 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三项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与β2受体激动剂能够明显提高稳定期 COPD 患者的治疗有效性,促进患者肺部功能的恢复,提高预后质量,可推广使用。

    作者:张子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6例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因素、临床持点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86例,对其进行病因分析。结果:86例高胆红素患儿中合并感染49例(57%),居首位;治愈42例(38.9%);好转32例(37.2%);自动出院5例(5.8%)。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由多种因素引起,感染为主要因素;明确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对于新生儿黄疸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王艳;董玉霞;徐莉锋;魏晗;闫宝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人和中青年胃溃疡的临床比较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老年人和中青年人胃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63例胃溃疡老年患者以及224例中青年患者为对象,比较分析二者在发病部位,疾病特点,致病因素,并发症方面的异同。结果:老年患者组溃疡发于胃体和胃底部多于中青年,而中青年则在胃窦部多于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或不典型,而与之相对的中青年出现典型的上腹部疼痛,烧心,恶心等症状的患者多于老年人,老年患者溃疡形态多大而浅,中青年则浅而深。病理学上可见老年恶性病变显著多于中青年。[1]中青年溃疡患者生活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多见,而老年人溃疡患者则多见于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 服用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症老年患者发生率为51.4%,而中青年为25.7%。结论:老年人和中青年胃溃疡疾病特点不同,对于老年患者,其并发症多,恶变可能性大,但其症状不明显,需在临床工作中引起重视。

    作者:韦鸿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呼吸机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合并 II 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呼吸机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合并 II 型呼吸衰竭疗效。方法:随机选取35例呼吸衰竭的病患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呼吸机联合应用呼吸兴奋剂,对照组采用呼吸机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好。结论:呼吸机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的效果好。

    作者:许庆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预防与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预防与康复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28例偏瘫患者急性期到恢复期肩手综合征的预防、治疗和护理,结果:428例中,135例患者恢复基本运动功能,独立完成日常的生活自理活动。结论:加强偏瘫患者患侧肢体继发性并发症的预防和康复护理,促进患者肢体的功能恢复,使之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李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早期颅骨修补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外伤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分析和研究早期颅骨修补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外伤的效果。方法:选取脑外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6个月内再行颅骨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术后3个月左右将两种手术联合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颅骨修补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应用于脑外伤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讨家庭化病房对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化病房对妇产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分为观察组(家庭化病房护理)与参考组(常规病房护理),比较两组患产妇产后排尿、出血及乳液分泌情况,观察患者生产后 HAMD 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后排尿率、出血量及初乳分泌与参考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生产后 HAMD 评分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产妇分娩后采用家庭化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缓解产妇不良情绪,促进产妇产后的恢复。

    作者:王秋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眼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

    目的:分析眼科护理中的常见不安全因素,并探讨制定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的164例患者资料,设计专门的调查问卷,总结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探讨有效的解决对策。结果:共计29例患者存在不安全因素,所占比例为17.68%,常见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等3类,其中护理人员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总体发生率分别为3.05%、8.53%和6.10%,患者自身因素总体发生率高。结论: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加强患者教育和改善外部环境,可降低不安全因素的发生风险,防患于未然。

    作者:尤国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应对中轻重度烧伤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

    目的:研究和探讨中轻度烧伤后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自2009年8月值2011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86例烧伤患者,按照严重性和烧伤面积进行分型吗,中、轻度烧伤的病例167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护理组100例,对照组有67例,对照组按照医院处理中、轻度烧伤的方法进行常规治疗,护理组还包括了全身清洁和整顿,剔除毛发、更换衣服,定时对病房进行消毒、对烧伤部位和环境之间的感染进行阻断,进行心理辅导、减少因烧伤后的抑郁症的发生。结果:护理组完全康复率为96.5%,平均康复时间80天,抑郁症发生率10.5%,对照组完全康复率为89.6%,平均康复时间108天,抑郁症发生率33.8%。结论:处理中、轻度烧伤病例时,除按照常规治疗步骤外,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加快创伤康复时间,减少创伤后抑郁症的发生[1]。

    作者:钟友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分析

    目的:对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术中配合与术后护理进行分析。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为5%,6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恢复良好。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较为理想,患者的术后恢复较好,不易复发。

    作者:刘小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高危老年骨科手术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腰-硬联合麻醉在高危老年骨科手术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2月入住62例80周岁以上的高危老年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按入院的时间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症等方面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手术;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对患者进行手术。并对两组的麻醉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用药量、阻滞见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对比发现: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恢复时间对比发现,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法在对高危老年骨科手术进行麻醉时,具有见效快、用药量少、药效好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期间收治的需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手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7%、8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96.8分、81.9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方式,不仅能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同时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因此,人性化护理方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患者住院安全的影响

    目的:开展优质护理,为保证老年患者的住院安全提出处理对策。方法:对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364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出现不良事件的病例,对发生原因和是否可预防做出相关分析。结果:老年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6%,其中大部分与护理相关,且87.7%为可预防事件。结论:开展优质护理对保障老年患者住院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尹国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