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鹏
调查乡镇卫生院药剂人员组成,分析调剂工作现状,存在的不足,查找原因,提出建议,提高合理用药。
作者:方君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针对精神科加强安全管理,降低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的防范措施展开了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期间发生的安全隐患案例34例选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精神科安全隐患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了必要防范手段;主要结合精神科存在的安全管理隐患进行有效排查,以有效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使得病患和家属都能够满意。结果:精神科安全管理隐患主要因素包括护士方面、病患方面、家属方面、管理方面及院方设施方面等。其中,这些因素中又以病患因素方面为突出。结论:精神科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贯彻开展,可有效控制安全隐患并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的同时,增强护理质量。
作者:梁菊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α1受体拮抗剂坦洛新联用氨酚双氢可待因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临床确诊的82例急性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坦洛新0.2mg 及氨酚双氢可待因0.5g 口服,对照组给予度冷丁75mg 及阿托品0.5mg 肌肉注射。观察两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5%,对照组总有效率9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复发率低,副作用少。结论:坦洛新联用氨酚双氢可待因治疗肾绞痛疗效较度冷丁联用阿托品相似,且复发率低,副作用少,安全性好,用药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波;王成跃;樊国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中 ABO 血型不合的供髓输注以及护理的要点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 HLA 相合的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的17例患者,其中11例 ABO 血型不合患者,对其中 ABO 血型主要不合的6例患者,提前一天应用血细胞分离机在进行移植手术,进行血浆置换手术;对其中 ABO 血型次要不合的4患者,采用血库专用离心机将供者血浆去除,设置温度为4℃,转速2000转/分钟,离心时间15分钟。对于采用 ABO 血型主、次要患者,主要通过将受者血浆进行置换,将供者红细胞去除。结果:11例 ABO 血型不合的患者,经治疗均重建造血功能,在2-3个月内血型转为供者血型;9例患者输髓过程顺利,没有发生溶血反应,经处理均好转。结论:对于 ABO 血型不合的患者,在输髓前、中、后各阶段均要密切观察病情,进行周密预防,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血型不合的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
作者:芮淑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50例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病例,使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强化护患沟通,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结果:患者出院时,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0%,两组病例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而言,强化护患沟通可以构建较好的护患关系,不但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而且还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实践上进行推广。
作者:毛桂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性巨大儿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减少母婴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非糖尿病性巨大儿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分娩正常出生体重儿进行比较。结果:非糖尿病性巨大儿的发生率8.47%,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加强孕期宣教及监测,可降低围产期发病率,选择合理分娩方式,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张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当地居民进行健康体检,了解当地糖尿病的发生及治疗情况,从而为做好相应的宣教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通过血糖测定对当地的1360名居民进行糖尿病的筛查工作。结果: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201人,糖尿病前期304人。且确诊为糖尿病的居民血糖控制不理想,部分患者出现了相关并发症。结论:通过本次健康体检,我们意识到了糖尿病相关知识宣教的缺乏及重要性,从而促使我们能够进一步做好常见病的宣教工作。
作者:陈晓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泌尿外科手术的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之间收治的66例泌尿外科患者平均且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循证护理途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方式。观察并将两组的护理工作效率、护士能力成长、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投诉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护理工作效率、护士能力成长、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投诉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护理用于泌尿外科专病护理,能提高护理绩效和护理质量,有助于护士护理能力的提高,而且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祖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并在我院分娩的孕妇5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0例,对照组孕妇在怀孕期间没有接受规范教育,观察组孕妇在怀孕期间进行了规范化的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孕妇的高危妊娠发生率和顺产率。结果:观察组孕妇的高危妊娠发生率为20%,顺产率为80%,对照组孕妇的高危妊娠发生率为33%,顺产率为47%,观察组孕妇的高危妊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妇怀孕期间给其规范化的健康教育可以丰富孕妇的分娩知识,降低孕妇的高危妊娠发生率,提高顺产率和新生儿存活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杨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合并痈的中医外科治疗。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共收治60例糖尿病合并痈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医外科加以治疗。通过观察记录两组资料,分析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4%)显著高于对照组(81.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4±33)天,未出现并发症情况,患者满意度高达100%,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4±38)天,6例患者出现轻微的并发症,患者满意度为80%,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外科治疗糖尿病合并痈具有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等优势,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美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在骨科手术中较常用的操作方法有髓腔扩大、骨膜剥离及内固定。方法:为了探讨以上几种手术操作对长骨血供的影响,本文利用核素标记化合物进行骨显像的方法对16只大耳白兔进行了研究。结果:术后当天,手术一侧放射性的计数都减少,其中,内固定组减少的多(P<0.01),髓腔扩大组减少的次之(P<0.01),而骨膜剥离组减少少(P<0.01)。手术后第4天开始,手术侧计数逐渐增加,其中骨膜剥离组增加幅度较大(P<0.01),并明显高于健侧;内固定组手术侧计数已逐渐接近健侧(P>0.05),并于第9天时高于健侧(P<0.01),髓腔扩大组在手术后12天之内计数始终低于健侧,在第12天计数是0.89(P<0.05)。结论:三种手术之后,在当天长骨血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以后的时间里以不同速度进行恢复,恢复快是骨膜剥离组,其次是内固定组,慢的是髓腔扩大组。
作者:李正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之间在我院接受硬膜外手术后的100例镇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吗啡进行术后镇痛,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镇痛效果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都比较理想,其 PCEA 镇痛质量评分结果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患者的尿潴留、呕吐、恶心、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远大于观察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不仅镇痛效果好,而且很少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颜巧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对青壮年股骨粗隆下骨折急诊患者采用闭合复位 PFNA 进行治疗的临床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72例股骨粗隆下骨折青壮年患者,对他们的急诊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临床总有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壮年股骨粗隆下骨折急诊患者采用闭合复位 PF-NA 的愈合时间短、恢复快、疗效好、并发症低,因此,是一种有效、科学、安全的临床急诊治疗方法。
作者:熊光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一氧化氮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84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病例作为观察对象,并将2011年9月至2014年1月患儿作为观察组(41例)和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患儿回顾性分析作为对照组(43例),两组患儿均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一氧化氮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7%,显著高于对照组(74.4%),P<0.05;两组患儿血气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患儿治疗后 PaO、PaCO2改善程度更加明显。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联合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传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诊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36例显效,9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中有28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9.13%,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李帮永;程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妊娠期合并外科急腹症的50例患者,按照临床治疗方法将上述收录患者分为保守组及治疗组,每组各25例患者。其中治疗组患者均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病情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用外科手术治疗,保守组患者则采取常规口服或静脉滴注抗菌药物等保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25例患者中,其临床妊娠结局出现早产患者2例、流产患者4例、剖宫产患者12例、顺产患者7例,未出现胎儿畸形,有6例患者出现临床并发症;相比较保守组25例患者中,其临床妊娠结局出现早产患者6例、流产患者4例、剖宫产患者10例、顺产患者5例,出现胎儿畸形2例,有10例患者出现临床并发症。即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方法显著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方法。结论:对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的患者,首选应用外科手术的临床治疗方法更为有效,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与讨论。
作者:杜亚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完成分析以及对中枢神经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30例的治疗以及临床的效果的探究。方法:对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收到的中枢神经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30例资料进行分析,运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数据分析,以便更加清晰地得出结论。结果:经过对患者长时间的观察以及数据的完整分析,得知了系统性的红斑狼疮是属于免疫力缺乏的疾病,经常会在身体系统以及器官当中积累。比如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电解质紊乱症状等等,作为皮肤科医生,把本医院近几年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的 SLE 病例30例做下面报道。结论:通过大量数据以及对病人的观察,我们找到了系统性的红斑狼疮疾病在中枢神经系统当中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的方法,对于今后会有帮助。
作者:黄世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经期综合症是指女性月经来潮前会出现一些不适现象,告诉你将要来月经。本文主要分析了经期综合症的诊断、治疗及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李秀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医院中的感染因素,并依据感染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于本院就诊检查的2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具有预防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机率、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机率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 P<0.05,故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 P<0.05,故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进行具有预防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机率、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以及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减少护患纠纷,缩短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故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艳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50例于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与分析,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儿,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洋地黄类强心药物等常规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对治疗组患儿进行多巴胺和酚妥拉明联合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10例患儿获得治愈,治愈率为40%,4例患儿治疗显效,5例患儿治疗有效,6例患儿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16例患儿获得治愈,治愈率为64%,6例患儿治疗显效,2例患儿治疗有效,1例患儿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两组患儿治愈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进行多巴胺和酚妥拉明联合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和优化患儿的身体素质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崇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