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护理要点,评价循证护理效果。方法:取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43例纳入循证组给予循证护理,43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循证组并发率0.00%、不良事件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11.63%、9.30%,患者满意率100.00%、患者舒适率100.00%高于对照组79.07%、69.77%,循证组术后住院时间(4.9±1.6)d、术后排气时间(34.9±10.4)d、下床活动时间(38.8±7.9)d 低于对照组(5.5±1.7)d、(43.2±6.1)d、(50.3±11.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提高护理质量,有助于降低并发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使患者获得更安全、舒适的感受,且有利于患者及早康复。
作者:孙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观察,进一步对妇产科疾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进行概括性阐述,以供医者同行进行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322例妇产科疾病患者作为参考对象,将她们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62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方式;对照组160例,采用常规的开腹手术的治疗方式。通过对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等深入分析,对这两种治疗妇产科疾病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卵巢功能恢复得比对照组好,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妇产科疾病简单方便、恢复快、创伤小,有助于女性卵巢功能的恢复,适宜在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晓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中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行性及可靠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到我院就诊的慢性宫颈炎患者共20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1例。观察组进行中药治疗,对照组进行西药洁尔阴清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06%)明显高于对照组(77.23%)(P<0.05),而预后复发率(3.96%)显著低于对照组(43.56%)(P<0.05)。结论:中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具有疗效好、复发少的优点,值得在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王军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97.5%vs77.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vs20.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具有显著疗效,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秀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无症状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病特点、病情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24例无症状高血压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以及同时期我院收治的24例有5年以上高血压病史的患者为对照组。回顾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脑梗塞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中重度患者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症状高血压脑卒中并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若不及时治疗则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对无症状高血压脑卒中进行临床探析,有利于降低该病的发生率与死亡率,提高防治效果,确保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我国对从事病原微生物菌种和样本有关的研究、生产、教学和监测等活动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进入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来说,建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管理体系是贯彻落实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的具体表现。
作者:周雪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加强重症手足口病早期识别,及时诊断治疗,提高重症手足口病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对59例有早期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表现的患儿,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每天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及时进行完整的记录,定期对这些患者的诊治情况记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59例患儿,均有重症手足口病早期表现,通过早期识别,积极治疗,发展为重症9例,危重症1例,治愈58例,死亡1例,死亡病例死亡原因为肺出血。结论: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发展极快,一旦没有及时的确诊并采取治疗,便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因此,对重症手足口病早期识别,加强监护,积极治疗,可有效控制患儿病情进展,减轻重症手足口病对儿童生命健康的威胁。
作者:廖正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以来我科收治的31例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头颅 CT 资料。结果:31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6例,年龄在46-72岁之间;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4例;吸烟史24例;常规使用阿司匹林者21例,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者2例,2次出血26例,3次出血5例,均经头颅 CT 证实;其中再出血6小时以内多见,占16.7%,再出血与血压控制不理想及正在使用抗凝药物等因素相关。结论:血压控制在180/105mmHg 以下,降颅压、镇静等可减少再出血的发生。
作者:许海宁;武红斌;秦润祥;许成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非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临床治疗疗效评价。方法:随机将本社区收治的20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蒙脱石散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03例患儿中治疗显效48例,有效43例,无效12例,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8.35%,对照组103例患儿中治疗显效21例,有效50例,无效32例,总有效率为68.93%,观察组患儿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菌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非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的有效率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余旭丽;金承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人便秘的防治措施。方法:随机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90例老年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以及腹部按摩等干预防治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6.7%,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几率为91.1%明显优于对照组66.7%,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便秘复发几率为4.4%明显优于对照组26.7%,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人进行一定程度的健康教育并纠正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是防止老年便秘复发的重要途径,而腹部按摩以及温水洗足法治疗老年便秘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患者滥用药物,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普国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哮喘病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58例哮喘病发作期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根据中医辨证结果,分别采用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和大青龙汤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07%,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哮喘病进行中医辨证论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参考借鉴。
作者:张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针灸配合康复护理在治疗中风偏瘫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受诊的6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针灸治疗的基础之上进行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通过对60例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风偏瘫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针灸配合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作者:石洪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6月于本院出生的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鸟巢式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对疼痛的感知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体温变化情况以及血氧饱和度、身高、体质量、头围的增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经受侵入性刺激1min、3min 后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体质量、身长增长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鸟巢护理能够显著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减少侵入性操作所致的疼痛感,提高新生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总结27例阑尾外科手术经验与教训,探讨分析开腹手术治疗在阑尾外科手术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6月至2010年3月我院接收的27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术前均通过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同时记录相关临床数据以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阑尾切除手术,术后腹腔切口无感染,无并发症发生。其中开腹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55.7±6.7)min,拔管时间(3.6±0.9)d。康复患者(11例)、明显好转患者(12例)、无效患者(4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4%。结果:采用开腹手术治疗阑尾,可使手术更加高效、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痛苦,在临床用上值得推广。
作者:魏春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心肌酶检测的临床方法及价值。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 A 组14例(活动型类风湿性关节炎)、观察 B 组14例(非活动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对照组14例(健康者),对比三组患者的心肌酶检测结果。结果:观察 A 组和观察 B 组患者的心肌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 A 组患者的心肌酶水平也明显高于观察 B 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 RA 患者的血清心肌酶水平,能够为心脏损害预测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价值,将患者的致残率与病死率降低。
作者:王玉环;杨桂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决定分娩因素有:产力、产道及胎儿三个方面,其中产力与产道(指软产道如子宫)可受精神因素的影响,而产力强弱则可影因素(胎方位)的改变,因此可以说精神因素直接地影响分娩。如何给予产妇更安定的情绪精力充沛地完成分娩,乃是产科护理人员的责任。
作者:肖明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3-7岁儿童术中的心理护理应用及体会。方法:抽取2013年5月~2014年8月我院儿科收治的72例手术治疗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各36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则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3-7岁儿童在术前、术中、术后加强心理护理,可进一步确保手术的安全、有序进行,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张白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白蛋白合并高通量透析在尿毒症心衰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3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的尿毒症合心衰59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29例低通量透析治疗,给予研究组30例白蛋白并高通量透析治疗。观察对照组与研究组的治疗效果,并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 LVDd、EF、LVMI 改善明显,有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蛋白并高通量透析在尿毒症心衰中的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 LVDd、EF、LVMI,值得推广。
作者:赵志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对癌症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癌症化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疗护理,39例研究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以及情感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能显著提高癌症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孙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复杂性髋臼骨折患者中,应用改良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复杂性髋臼骨折患者8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传统对照组(40例)和改良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改良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复位满意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髋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90.0%)高于对照组(77.5%),且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复杂性髋臼骨折患者而言,采用改良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方案,患者髋臼复位情况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更佳,术中出血量少,缩短了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爱彬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