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临床分析

许海宁;武红斌;秦润祥;许成岗

关键词:脑出血, 急性期, 再出血
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以来我科收治的31例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头颅 CT 资料。结果:31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6例,年龄在46-72岁之间;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4例;吸烟史24例;常规使用阿司匹林者21例,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者2例,2次出血26例,3次出血5例,均经头颅 CT 证实;其中再出血6小时以内多见,占16.7%,再出血与血压控制不理想及正在使用抗凝药物等因素相关。结论:血压控制在180/105mmHg 以下,降颅压、镇静等可减少再出血的发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恩丹西酮对恶性肿瘤化疗所致呕吐预防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恩丹西酮对恶性肿瘤化疗所致呕吐的预防和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妇科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胃复安,观察组用盐酸恩丹西酮。结果:盐酸恩丹西酮对控制急性呕吐有效率为94%,胃复安为50%。组间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丹西酮对预防各种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呕吐的预防效果良好,副作用小,无椎体外系症。

    作者:张国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观察

    目的:分析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观察,规范抗生素的应用,减少抗生素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归纳总结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根据不良反应分析正确使用抗生素的方法。结果: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等。根据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在使用抗生素时要做到以下几点:了解各种抗生素的指征和适应症、注意药物剂量和间隔时间的控制、在对抗生素进行联合使用时要规范合理、严格控制抗生素的预防使用。结论:为了减少抗生素使用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就必须要严格规范抗生素的使用标准,提高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效果。

    作者:范廷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止血,对照组采用方块式缝合术进行止血,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量为(343.20±15.29)ml,对照组患者术后出血量为(413.18±27.28)ml,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7%,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可以降低患者的术后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力衰竭病患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呼吸护理干预对急性左心力衰竭病患预防其院内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左心力衰竭的病患共计46例,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病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及一般的入院健康指导,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呼吸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体温、血液白细胞数、痰液细菌培养阳性、X 胸片炎变、感染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左心力衰竭住院病患经过相应的综合护理措施后,可较好的预防呼吸道感染,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亚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分析与防治

    目的:分析讨论腹腔镜手术并发症情况及其预防措施。方法:统计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1122例患者行腹腔镜下手术的临床资料,回顾其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69%。其中腹腔镜特殊并发症占42.65%、手术相关并发症占51.47%、其他并发症占5.88%。具体并发症的发生率占前三有出血、血管损伤和皮下气肿。针对多数并发症,采取保守治疗,此外术中手术2例,再次腹腔镜6例,开腹手术2例,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康复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病率高,危害较大,主要表现为出血、血管损伤、皮下气肿和脏器损伤。并发症的发生与许多因素具有相关性,应该有针对性的积极预防,减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正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肝硬化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

    目的:比较 L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 OC(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肝硬化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于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胆囊石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采用 OC 治疗,研究组采用 LC 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13%,显著低于对照组20.32%(P<0.05)。结论:LC 较 OC 治疗肝硬化并胆囊结石更安全,其具有创口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德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重症胰腺炎治疗的一点心得

    目的:选择6个月内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所有重症胰腺炎4例,暴发性胰腺炎1例,入科后积极补液、抗感染、腹腔渗夜引流或外科开腹手术、营养及脏器支持等治疗对预后影响。结论:前期治疗及时、正确,选用合理抗生素后一般病人可出现好转,血流动力学较稳定,但后期疾病发展,随细菌向革兰氏阳性菌及真菌转变,感染及营养状态逐渐恶化,多个脏器功能损害,病情恶化,虽多种治疗方案联合应用,疗效不佳,需有待研究。

    作者:尹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加强供应室消毒员管理预防医院感染

    总结供应室消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供应室硬件中存在的问题,手术完毕后已污染的器械运送过程中的污染风险,工作人员普遍存在专业知识匮乏,学历偏低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了强化供应室消毒管理以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如加强供应室环境卫生,切实做到“四分开”,做好器械清洗工作,严格控制灭菌质量,加强对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强化规范消毒技术,改善供应室硬件不足的现状是预防感染的重要保障,定期进行岗位培训,提高护理人员预防感染的意识。认为通过对供应室护理人员的有效管理,强化供应室消毒质量,大大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发生,工作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满足了各专科发展的需要的同时,降低了医院的成本,供应室消毒是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合理的供应室布局、严格的质量控制、完善的人员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前提。

    作者:陈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儿童紫癜性肾炎行甲基强的松龙和环磷酰胺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和环磷酰胺双击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共收治紫癜性肾炎患儿56例,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基础治疗与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治疗四周后观察两组治疗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46.43%,有效率为92.8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25.00%)和有效率(64.29%);治疗组发生19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27例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高于观察组。结论: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和环磷酰胺双击治疗紫癜性肾炎,可发挥协同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付飞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口腔种植修复失败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口腔种植修复失败的原因。方法:2011年3月-2013年10月我院接受口腔种植修复手术的患者共计458例,植入1508颗种植体,对失败案例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本组共有27例患者口腔种植修复失败,涉及97颗种植体,发生率为5.9%。结论:口腔种植修复属于一项可涉及多个学科的高新技术,其失败的原因复杂多样。要加强对种植体的合理设计,运用质量优良的种植体;种植手术医师实施正确、规范的操作步骤并正确把握患者的适应范围;患者须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这是口腔种植修复成功的关键所在,可有效减少甚至避免失败案例的发生。

    作者:鲁兴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到2013年11月慢性病患者200例,均给予健康管理措施,6个月后,观察健康管理效果。结果:实施慢性病健康管理后,除饮酒、情绪不稳2个因素无慢性变化外,其余慢性病危险行为状况均得到显著改善,此外,老年慢性病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体质、血压、血糖达标率明显提升,慢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也显著提升,与健康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康管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应用、推广。

    作者:徐永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抗菌药物在创伤骨科的合理应用研究

    目的:针对创伤骨科中如何使用抗菌药物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296例创伤骨科患者的手术临床数据。结果:在选取药物、手术用药、药物用量、药物用法等方面,干预组具有明显的合理性(P<0.01)。在合理用药中,干预措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结论:在创伤骨科治疗中,抗菌药物能够有效的预防感染。临床工作者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并不断总结经验,以做到合理有效的应用抗菌药物,确保患者风险的低和获益的大化。

    作者:孙欣;刘子洪;刘志奎;张磊;张楠;鄂钢;马骏驰;马超;杨梦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相关因素及解决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86例神经内科患者,对其跌倒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结果:86例神经内科患者中有12例患者发生跌倒,出现跌倒的概率为13.95%;神经内科患者中年龄大、听力、视力、认知能力和运动能力较差的患者易出现跌倒的情况。结论:导致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听力、视力、认知能力、运动能力和自身疾病等,对此类神经内科患者应该提前采取的必要的预防措施,降低患者跌倒的机率。

    作者:罗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颅脑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颅脑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的对象为2011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48例急性弥散性脑肿胀患者,根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采用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保守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大骨瓣开颅的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的指标主要包括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GCS 评分以及两组患者急性弥散性脑肿胀的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 GCS 评分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1d、7d、14d、28d 后的 GCS 评分进行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急性弥散性脑肿胀治疗有效率为70.8%,观察组急性弥散性脑肿胀治疗有效率为91.7%,两组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大骨瓣开颅手术的治疗弥漫性脑肿胀的治疗方式与常规的保守治疗方式相比,可以有效提高治疗弥漫性脑肿胀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性提高患者的 GCS 评分,因此值得大骨瓣开颅术的治疗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作者:张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析胸外科微创手术后心率失常的临床护理与治疗

    目的:通过对胸外科微创手术的术后进行分析,解析造成术后心率失常的方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和治疗。方法:采用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0年7月80例胸外科微创手术患者微创手术后的心率失常的资料进行重新分析,并且将这些资料与同期发生的病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其中术前有并发症以及高龄有吸烟历史的人,肺部功能不足以及进行过肺部切除手术的患者容易出现术后的心率失常现象。结论:从临床角度分析,胸外科微创手术后出现心率失常是正常的临床并发症,但是主治医师也应该能够做好预防工作,并有效防止心率失常现象的发生。

    作者:王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于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预防和处理问题的思考

    自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近些年出现了计划生育手术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带来的危害也是层出不穷。《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管理办法》是国家为加强和规范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鉴定和管理工作,在2011年8月由国家人口计生委颁布的试行办法,该办法中对提高计划生育的技术服务质量,推行计划生育科技依法管理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规范地处理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对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如果处置不当,可能造成病人的病情进一步走向恶化,引发医疗纠纷,带来各种不良后患,因此要找出应对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方法,进一步加强处理问题的思考。

    作者:文晔;蒋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自2013年1月到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52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52例患者围术期优质护理和积极预防并发症,总结围术期护理要点及方法,分析护理效果和改善策略。结果:所有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围术期优质护理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均获成功,术后均能自主排尿,其中3例患者出血较多,2例患者出现膀胱痉挛。术前的饮食指导及健康教育、术中预防感染及出血和术后防治并发症是影响手术疗效的关键点。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一种微创的、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优质的围术期护理可以提高其疗效,减少并发症,临床工作中应强化围术期护理。

    作者:保于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卒中后抑郁的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原因和高危因素及针对性处理措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36例为临床观察病例,回顾性分析卒中后抑郁的病因及采取临床措施后的效果观察,进行分析总结,指导临床治疗实践。结果:卒中后抑郁的病因以内在神经生物因素和外在社会心理因素为主,其次还与年龄、性别、卒中次数、家族史、合并症呈相关性(P<0.05)。结论:卒中后抑郁的病因主要是内在神经生物因素和外在社会心理因素,早期进行综合性的处置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亚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多潘立酮联合用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对多潘立酮联合用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接诊的11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多潘立酮联合硫糖铝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予以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胃镜征象、临床表现、HP 检测等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胃镜征象、病理活检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比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观察组患者 HP 检测好转率高于对比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确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剂量氯胺酮与咪唑安定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应用

    目的:探究小剂量氯胺酮与咪唑安定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应用。方法:将入住我院接受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的136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8例,对照组不给予任何镇痛止痛药物,实验组则给予小剂量氯胺酮与咪唑安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在手术中的生命体征、牵拉反应以及新生儿的 Apgar 评分。结果:娩胎时,实验组产妇的心率与血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娩胎后,实验组产妇的心率、血压等均低于对照组,其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小剂量氯胺酮与咪唑安定有效应用于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具有良好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鲁琼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