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分析与防治

张正荣

关键词:腹腔镜, 并发症, 预防
摘要:目的:分析讨论腹腔镜手术并发症情况及其预防措施。方法:统计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1122例患者行腹腔镜下手术的临床资料,回顾其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69%。其中腹腔镜特殊并发症占42.65%、手术相关并发症占51.47%、其他并发症占5.88%。具体并发症的发生率占前三有出血、血管损伤和皮下气肿。针对多数并发症,采取保守治疗,此外术中手术2例,再次腹腔镜6例,开腹手术2例,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康复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病率高,危害较大,主要表现为出血、血管损伤、皮下气肿和脏器损伤。并发症的发生与许多因素具有相关性,应该有针对性的积极预防,减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7月接诊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皆符合手术指征,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而研究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组间对比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相较于常规手术疗法疗效更确切,同时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借鉴。

    作者:蒋永高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加速康复计划在结直肠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护理

    目的:探讨在结直肠癌外科治疗过程中应用加速康复计划进行护理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3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首次进食时间进行观察,观察组中患者明显优秀于对照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观察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100%,对照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82.35%,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结论:在结直肠癌外科治疗中应用加速康复计划进行护理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进行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越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的缺陷和对策研究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属于目前国内在进行计生工作时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但目前在实际工作当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缺陷与不足,需要采取妥善措施及时加以解决,从而全面发挥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的效果,本文就实际工作中存在缺陷和相应对策进行了分析,并加以研究,以供实际工作参考。

    作者:李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高危老年骨科手术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腰-硬联合麻醉在高危老年骨科手术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2月入住62例80周岁以上的高危老年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按入院的时间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症等方面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手术;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对患者进行手术。并对两组的麻醉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用药量、阻滞见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对比发现: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恢复时间对比发现,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法在对高危老年骨科手术进行麻醉时,具有见效快、用药量少、药效好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脑外科重症病人气道开放后持续雾化吸入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脑外科重症病人在气道开放后采用持续雾化吸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脑外科重症患者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35例患者气道开放后采用持续雾化吸入进行临床应用,对照组35例患者则采用间断雾化吸入。对两组患者的痰液粘稠度、痰痂形成情况、肺部感染率以及血氧饱和度进行观察与对照比较。结果:痰液粘稠度、痰痂形成情况以及肺部感染率方面,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高,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外科重症患者在气道开放后采用持续雾化吸入方法进行临床应用,能够有效加强湿化气道的效果,并能起到降低痰液粘稠度、减少痰痂形成率的作用,能够有效抑制肺部感染的发生,保证患者呼吸通畅,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陈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的:研究妇科护理安全隐患及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2012-2013年我院200例患者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进行调查。随后我们对2014年1月到5月的50例患者进行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进行调查。对比两次调查结果,分析对策的有效性。结果:与先前情况相比,应用相应解决方法后,妇科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得到了提升(P<0.05),实施对策前后两种结果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加强妇科医护人员的管理,使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避免和减少妇科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和康复速度,此种对策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文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185例角膜异物的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角膜异物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就诊的185例角膜异物患者从病因,就诊时间,检查,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角膜异物常见病因有电焊金属物,敲打铁锈,砂轮磨削产生火花飞入眼内,随风进入的渣,玻璃,胶水,植物的细刺等。结论:角膜异物是非常常见的眼外伤,如不及时治疗,合并感染,严重者影响视力,对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将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希望企业领导和工厂的管理者加强工人的安全生产和预防知识教育。

    作者:祖守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牙面抛光对洁牙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究牙面抛光对洁牙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来我院口腔科就诊的20例牙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患者,治疗组应用牙面抛光技术,对照组则不行抛光技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10例患者中显效人数8例,总有效率80%。对照组10例患者中显效人数5例,总有效率为50%。两组比较结果具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牙面抛光后,能提升牙面的清洁和光滑度,进而获得长久治疗效果。

    作者:袁春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改良湿疹膏外用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改良湿疹膏在慢性湿疹疾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68例慢性湿疹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4例,1组进行常规治疗,2组采用改良湿疹膏外用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后整理出以下结果:1组治疗效果显著的为11例,占比例的32.4%;治疗有效的为13例,占比例的38.2%;治疗无效的为10例,占比例的29.4%。2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为23例,占比例的67.6%;治疗有效的为7例,占比例的20.6%;治疗无效的为4例,占比例的11.8%。治疗中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以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湿疹膏在慢性湿疹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够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毛朝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170例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目的:研究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探讨其预防的措施,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份参考。方法:针对本院在2013年6月份-2013年12月份收治的17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85例,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治疗方式,而观察组进行预防措施,比较两组在手术全过程中的表现。结果:剖宫产之后,观察组采取了预防措施,手术切口感染的情况明显改善,感染的因素包括肥胖、合并基础病、试产时间长、手术时间长、接台手术、出血量多、急症手术、胎膜早破等。结论:剖宫产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非常多,要进行积极的预防,可以减轻各种影响因素的危害。

    作者:叶蕴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临床路径在麻醉恢复期并发症控制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对手术患者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治疗护理,其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控制情况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2年06月~2014年06月以来,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治疗的手术患者114例。将他们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的划分成两组(每组各有57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手术护理,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手术护理,并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控制情况和效果。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5.7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36.84%),组间对比的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路径对麻醉恢复期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组增强骨密度,提高临床疗效,因而,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范智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在社区糖尿病病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在社区糖尿病病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并为社区糖尿病病人的日常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对本社区64例糖尿病患者建立信息档案;其次,对6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以下社区护理干预措施:糖尿病等健康知识宣传教育、饮食及心理护理干预、运动干预、指导患者自我监测血糖水平、合理使用糖尿病药物。结果:与护理措施干预前相比,护理措施干预后糖尿病病人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降低,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护理措施干预后,糖尿病病人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合理饮食知识、合理用药知识、运动锻炼知识、自我监测血糖水平等知识的了解率要明显升高,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社区糖尿病病人管理中,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万帮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多次根管治疗与一次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病患者行多次性根管治疗与一次法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收的6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多次法根管治疗,给予观察组一次性根管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以73.3%明显不及观察组的96.7%;对照组组平均治疗时间以(10.0±3.5)d 明显高于观察组的(3.1±1.2)d;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以3.3%明显低于20.0%(P<0.05)。结论:牙体牙髓病患者行一次性根管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且并发症发生率较多次法根管治疗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汤益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1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4例,其中观察组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产妇,对照组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的产妇,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分娩成功率、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分娩成功83例(88.3%),中转剖宫产11例,对照组分娩成功率为100%。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产时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产程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均为出现子宫破裂等症状。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在严密监护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也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临床上可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以降低分娩损伤和并发症。

    作者:张国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血压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尤其在老年患者当中,高血压同时会引发其他症状的发生,因此,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现状和相关影响因素十分必要。

    作者:范贵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部B超监护下行无痛高危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对在腹部 B 超监护下行无痛高危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进行无痛高危人流术的50例妇女,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无痛高危人流术,治疗组在腹部 B 超监护下行无痛高危人流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分析,发现治疗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部 B 超监护下行无痛高危人工流产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减少手术的盲目性,增加手术的精确度,而且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等,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技术。

    作者:张维丽;孙传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永州市七中甲型 H1N1流感暴发调查与处理对策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七中甲型 H1N1流感暴发的原因,对这起疫情提出处理对策。

    作者:唐祥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瘢痕子宫妊娠处理方式及其对远期妊娠的影响

    目的:对瘢痕子宫妊娠处理方式及其对远期妊娠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救治的10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剖宫产,观察组给予阴道分娩,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的产后情况与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颅内出血等的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产后出血、子宫内膜异位、感染机率分别是8%、12%、10%,对照组分别是36%、18%、36%,存在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在阴道分娩过程中,需详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与分娩指征。阴道分娩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出血量,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鑫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相关因素及解决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86例神经内科患者,对其跌倒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结果:86例神经内科患者中有12例患者发生跌倒,出现跌倒的概率为13.95%;神经内科患者中年龄大、听力、视力、认知能力和运动能力较差的患者易出现跌倒的情况。结论:导致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听力、视力、认知能力、运动能力和自身疾病等,对此类神经内科患者应该提前采取的必要的预防措施,降低患者跌倒的机率。

    作者:罗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5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手段对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患者进行药物抗炎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自拟方联合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28%。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芸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