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70例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叶蕴纯

关键词:剖宫产, 手术切口, 感染, 因素, 预防
摘要:目的:研究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探讨其预防的措施,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份参考。方法:针对本院在2013年6月份-2013年12月份收治的17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85例,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治疗方式,而观察组进行预防措施,比较两组在手术全过程中的表现。结果:剖宫产之后,观察组采取了预防措施,手术切口感染的情况明显改善,感染的因素包括肥胖、合并基础病、试产时间长、手术时间长、接台手术、出血量多、急症手术、胎膜早破等。结论:剖宫产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非常多,要进行积极的预防,可以减轻各种影响因素的危害。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创伤性鼓膜穿孔患者不同疗法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疗法在创伤性鼓膜穿孔患者治疗方面的效果。方法:对137例创伤性鼓膜穿孔的患者按照费用来源及其经济状况划分为 A、B以及 C 3组,对其分别采用保守治疗和贴片修复以及耳内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穿孔的愈合情况,并计算各自的医疗成本。结果:A、B、C 三组的穿孔愈合率、穿孔平均愈合及平均医疗成本比较差异均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A 组患者感染的发生率与 C 组相比显著较低,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性鼓膜穿孔的临床中,应首先进行保守治疗,若效果不佳便可进一步实施贴片干预和内镜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可有效地减少医疗成本。

    作者:梁广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78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围术期行舒适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术后住院天数、肠功能恢复用时比对照组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强护理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加速患者机体康复。

    作者:徐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母爱替代护理法在无陪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探究

    目的:分析并研究母爱替代护理法在无陪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4月无陪护新生儿病房新生儿6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临床护理方法分成两组,每组300例,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给予母爱替代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新生儿母爱替代护理,可让新生儿获得母爱,促使健康发展,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对手术病人的重要性

    目的:对健康教育对手术病人的重要性进行探讨,以提高医院对于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6月治疗的110例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病例,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对健康教育对手术病人的重要性进行调查。结果:健康教育有效帮助了手术病人对于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大大提高了手术病人的健康教育知识,凸显了健康教育对于手术病人的重要。结论: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手术病人的护理质量,降低了手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手术病人早日康复,手术病人对于医护人员的护理的满意度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健康教育在手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牛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对育龄期乳腺癌患者复发及生存情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育龄期乳腺癌患者的复发及生存情况影响。方法:整理我科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118例育龄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的手术方案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采用保乳术治疗,对照组使用改良根治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复发及生存质量差异。结果:两组患者2年内的复发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生存质量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患者的短期复发情况影响不大,但远期生存质量方面,保乳术治疗效果更加优异,临床可以根据患者的病症情况,优先考虑保乳术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文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尿量监测及调整的护理体会

    针对现阶段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时期病状的现状,探讨了对患者护理的一些体会,并总结了一些经验,对以后这方面患者的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赵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预混人胰岛素注射液甘舒霖R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预混人胰岛素注射液甘舒霖 R 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甘舒霖 R 治疗,对照组给予优泌林 R 治疗,为期3个月。评价指标为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 hPG)水平,比较2组患者各项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各项检测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 HbA1 c、FPG 和2 hPG 水平均明显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2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预混人胰岛素注射液甘舒霖 R 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 hPG)水平,且其治疗效果与优泌林R 相当,在治疗2型糖尿病上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宏;刘海彤;金雪花;刘慧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高血压并发脑卒中的临床特点,了解急诊护理和具体的观察要点,以提高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的成功救治率。方法:随机选取我科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抢救资料。结果:抢救成功率高达96%,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急诊护理观察,有助于后续治疗有效率的提升。

    作者:张聪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ICU 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对 ICU 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 ICU 患者中选取68例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精心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分析,高年龄、营养不良、镇静剂的使用、制酸剂的使用、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为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疾病的重要因素。结论:给予 ICU 患者精心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邓冬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48例子宫肌瘤的手术前后安排和观察

    研究对比子宫肌瘤手术前后患者的状态、护理以及对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对48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之后,所有患者均康复痊愈出院,且并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出现。结论:通过对子宫肌瘤患者的精心护理,不但可以消除患者紧张的情绪,增加患者的信心,同时对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周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儿童手足口病200例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策略探讨

    目的:本文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200例儿童手足口病疫情的特征,探讨其规律,为完善手足口病防治策略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法分析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200例手足口病患者的相关信息。结果:儿童手足口病患200例中,男女比例为1.32∶1;主要发病年龄为3岁以下;以乡村居住地区的儿童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以皮疹、发热为主,但伴随气管炎、脑膜炎等并发症。结论:年龄、环境等因素影响着手足口病,应将重心放在发病率高的年龄阶段儿童,特别是要重点针对乡村地区抓好防治,做好监测与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且要规范治疗。

    作者:马建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非全麻患者伍用小量镇静药物在手术中使用背景音乐提升麻醉效果的实验

    目的:探讨对伍用小量镇静药物(咪达挫仑0.02-0.04mg/kg)伍用小量镇静药物非全麻的手术患者播放背景音乐对麻醉效果的提升。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4年6月1000例选择伍用小量镇静药物非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结果:全部患者心平气和的配合整个手术。结论:对伍用小量镇静药物非全麻患者在手术中使用背景音乐可以提升麻醉效果,促进人文关怀。

    作者:张幼聪;姚瑞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无痛人工流产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并研究无痛人流产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3年7月我院人工流产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每组90例,观察组患者产前使用米索前列醇,对照组患者产前不使用该药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结果:观察组宫颈软化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都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人流术产前使用米索前列醇药物,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徐丽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骨科病人术后疼痛护理对策

    目的:探索骨科病患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对策,从而缓解病患的疼痛。方法:本调查选取了本院2014年度治疗的骨科手术后并发疼痛病人80例分为两组并进行不同的护理方式与调查问卷,对护理的结果进行调查与评价。结果:实验组一共40位病患认为医护人员很好的讲解了和疼痛相关的知识,有效的帮助其缓和了症状,病患的满意程度达到了95.0%;手术后仅仅只有2例病患因为疼痛难忍用药2d 以上,其他病患并未使用药物止痛。实验组在手术之后3d 以及术后1周时视觉的模糊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偏低,且不相同时间内的视觉模糊评分的差异有着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着术后时间的增长,病患的疼痛情况显著减轻。结论:通过综合有效性的护理与照顾,骨科病人手术之后的疼痛情况可以得到明显的减轻。

    作者:柏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6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1组(33例)和2组(33例),1组实施前路手术方法治疗,2组实施后路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6例患者经过治疗,61例患者椎体达到解剖高度。接受前路手术患者全部治愈,且不存在显著脊椎弯曲现象。而后路手术出现5例脊椎弯曲现象患者,给治疗效果带来一定影响。两组比较,P<0.05。结论:在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综合各种因素,选择佳手术方式,进一步提升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何明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习惯性流产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习惯性流产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4年6月在我站接收的63例习惯性流产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干预组与对照组护理干预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护理干预之前,其SAS、SDS 评分改善幅度差异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以后,干预组病人 SAS、S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习惯性流产病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使病人不良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使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方敏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鼻与鼻旁窦肿瘤的 CT 诊断

    目的:探讨 CT 诊断在诊断和鉴别诊断鼻与鼻旁窦肿瘤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鼻与鼻旁窦肿瘤患者110例,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患者32例(恶性组),良性肿瘤患者78例(良性组)。对比分析两组肿瘤患者的肿瘤形态、密度、骨质破坏、脂肪层侵犯、腔外肿块等特征。结果:恶性组腔外肿物占81.3%,对照组腔外肿物占5.1%,组间差异(P<0.05);恶性组肿瘤对脂肪层侵犯消失和骨质破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恶性组肿瘤形态、密度多以不规则与不均匀为主,良性组与之相反,组间差异(P<0.05)。结论:采用 CT 对鼻与鼻旁窦肿瘤患者进行诊断,能够有效观察鼻与鼻旁窦肿瘤的病变范围,并对肿瘤的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

    作者:吴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及防范

    消毒供应中心是承担医院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物品供应的部门,工作人员每天接触被污染的医疗器械用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等任务,工作强度大,传染机会多,工作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所以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要认真做好风险管理和质量管理,为临床提供安全可靠的优质服务。本文主要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防范。

    作者:莫敬先;黄明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慢性心力衰竭在社区医院的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并总结社区医院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 NYHA 分级后,对Ⅰ级、Ⅱ级、Ⅲ级症状较轻的患者采取全科医生定期上门诊治及电话随访的治疗方法,而Ⅳ级患者则接受全科医生每日上门诊治及定期电话随访。其中,诊治方法按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规诊治方法进行。结果:本组65例患者在社区医院治疗过程中,63例病情平稳,且心功能与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住院治疗的概率与医疗费用;另外2例患者因发生心肌梗死而住院接受治疗,其中1例发生显著好转,1例经治疗无效死亡。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具有病程长、缠绵不愈、根治难等特点,社区医院通过开展常规药物治疗、合并症针对治疗,以及上门诊治与电话随访,有效降低了心力衰竭患者的再住院率,实现了疾病控制率的提高。

    作者:陈洪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黛力新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黛力新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9月~2014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紧张性头痛患者116例,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生活品质问卷调查、数字定级法(NRS)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等方法,回顾性评定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服用黛力新前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对照组给予多塞平联合谷维素,观察服用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服用黛力新的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不良反应少,可改善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结论:黛力新在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上,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文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