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黛力新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效果探讨

刘文香

关键词:黛力新, 慢性紧张性头痛,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黛力新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9月~2014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紧张性头痛患者116例,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生活品质问卷调查、数字定级法(NRS)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等方法,回顾性评定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服用黛力新前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对照组给予多塞平联合谷维素,观察服用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服用黛力新的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不良反应少,可改善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结论:黛力新在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上,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的缺陷和对策研究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属于目前国内在进行计生工作时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但目前在实际工作当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缺陷与不足,需要采取妥善措施及时加以解决,从而全面发挥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的效果,本文就实际工作中存在缺陷和相应对策进行了分析,并加以研究,以供实际工作参考。

    作者:李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精神科男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精神科男病房护理的安全隐患,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精神科男病房收治的12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安全隐患。并对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落实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教育。比较干预前、干预后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结果:通过排除安全隐患,加强安全管理,降低了精神科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风险,维护了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结论:对精神科常见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有效防范,有效地保障了护理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水平和质量。

    作者:黄晓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243例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243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再次剖宫产组159例以及阴道分娩组84例。结果:再次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在新生儿体重、Apgar 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产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小于再次剖宫产组,生产时间长于再次剖宫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应根据产妇具体情况,从多方面综合评估分析。

    作者:褚永秀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妇产科妊娠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妇产科妊娠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妇产科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72例为观察研究病例,依据临床护理实施异同分为观察组(综合性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36例,观察两组效果差异,通过实践对比,分析化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指导临床对于妊娠高血压的护理实践。结果:综合性护理干预组的妊娠高血压患者在并发症发生、血压控制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对孕妇及新生儿有着严重危害,采用综合性的完整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母婴健康,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蒋英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儿手足口病应用阿昔洛韦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148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资料,随机平均分组,分别对患儿实施阿昔洛韦和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观察患儿临床体征的变化,对疗效作出评价。结果:实验组使用阿昔洛韦疗效确切,总有效率为95.95%,明显高于使用利巴韦林的对照组85.14%(P<0.05),实验组疱疹消退的平均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较好,起效快,无副作用,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王海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探究脊柱胸腰段骨折应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到我院就诊的7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治疗组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参照组给予前固定术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手术和住院情况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且其总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参照组(77.78%),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均较少,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应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何小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合并阴道放置加顿服米索前列醇人工流产效果分析

    目的:在人工流产中应用米非司酮合并阴道放置加顿服米索前列醇所得到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曾在我院接受人工流产的孕妇104例,在随机方式下将这些孕妇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分别选择观察组与对照组表示这两组孕妇,对照组孕妇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顿服,观察组中孕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给药,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在流产结束之后,对孕妇流产有效率进行观察分析,观察组中孕妇共有48例流产有效,对照组中孕妇流产有效例数为40例,两组孕妇之间所存在差异较显著;观察两组孕妇的出血量,观察组中孕妇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两组孕妇在该方面所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人工流产中应用米非司酮合并阴道放置加顿服米索前列醇所得到临床效果较明显,能够得到较高流产成功率,降低孕妇二次清宫率,并且出血量比较少,给孕妇带来痛苦较小,在临床上可广泛应用。

    作者:杨金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社区护士不良情绪对静脉穿刺的影响及对策

    目的:探究社区护士不良情绪对静脉穿刺的影响及对策。方法:随机对社区医院输液室的5名护士进行为期一个月静脉穿刺的结果进行测试。此组护士全部是在职护士以及护师,均为女性,护士的平均年龄为27(±9.4)岁,平均工作年限9(±7)年。测试条件均为静脉滴注,此次测试护士全部使用一次性无菌静脉滴注头皮针,即6号针。以手足等表浅静脉作为穿刺位置。病人的血管能滚动性、能见度、饱满型、弹性以及粗细等均为随机状态,若护士在穿刺过程中可以一针见血,则视为成功,若刺穿血管、两次或两次以上进针、进针后重复穿刺等,均视为失败。为剔除个体间的知识以及技术程度、个性、年龄、工作经验等差异化因素的影响,通过自身对照的手段,也就是对相同的护士以及护师在差异化心理情况下予以静脉穿刺,每一个护士或护师分别进行一个月的测试。通常利用询问以及观察的措施获取静脉穿刺资料,再予以归纳及分析。此次对比的统计学方法我们利用计数资料 x 测检。结果:上述5名护士在良好情绪下穿刺成功数为536,穿刺失败数为22,静脉穿刺成功率超过90%;紧张心理状态下穿刺成功数为90,穿刺失败数为39,静脉穿刺成功率为72%;恐惧心理状态下穿刺成功数为11,穿刺失败数为8,静脉穿刺成功率为55%;忧郁心理状态下穿刺成功数为12,穿刺失败数为12,静脉穿刺成功率为50%。在此次测试的5名护士里,每名护士或护师都存在差异化心理状态下实施静脉穿刺相同病人的情况。通过 x 测检以及自身对比,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 P<0.01,通过对比发现在正常心理状态下实施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要超过在不良心理状态下实施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结论:护士长要有针对性的提高护士自身整体素质以及自行调节心理压力的能力;构建佳的工作环境以及情绪。若穿刺失败,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换其它护理人员进行再穿刺,若无人替换,那就不要急于操作,要理顺一下自身的情绪,稍后再予以穿刺,精神上要做到足够的自信,操作上确保稳、准,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一针见血,只有操作人员具有良好的心里素质;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精湛的专业技术技能,不因外界的环境所动,那么心理压力自然会得到缓解,在心理压力得到缓解的基础上操作技术才可以正常的发挥。

    作者:王忠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治疗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甲状腺癌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6月14日至2014年6月14日我院收治的53例同时患有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均给予手术治疗。结果:在53例患者中,2例(3.77%)滤泡状癌,22例(41.51%)乳头状癌,25例(47.17%)微小癌,4例(7.55%)乳头状癌合并滤泡状癌;6例(11.32%)甲状腺癌术前确诊,11例(20.75%)甲状腺癌由术中确诊,36例(66.92%)甲状腺癌由术后确诊。均手术成功,术后随访,5例(9.43%)于术后第4年复发。结论:在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进行诊断时,不可因为疾病本身属于良性病变,而忽略其同时并发恶性病变的可能性;不可盲目断定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甲状腺癌,而放宽手术指征、增大手术范围。

    作者:田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地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病患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168例病患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在对照组病患中使用常规降压和降脂药物,观察组使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地汀钙片,而后观察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结果:观察组病患治疗的总体有效率达到92.85%,高于对照组的69.04%,且指标对照中,SBP、DBP、TG、TC、LDL、HDL 等改善情况均比对照组更好,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地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病患的治疗中安全有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王学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析自然分娩产褥期的护理措施与原则

    产褥期是产妇身体和心理恢复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新生儿快速生长发育的一个关键时期。因此,护士在产后护理过程中尊重每一位产妇,能够在正确的护理评估基础上,确认产妇在生理心理上的、育儿知识与经验的需求后,做出合理的护理计划,以确保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和谐。

    作者:李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我院早产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早产儿由护士完成相关护理工作,实验组早产儿由护士及家属共同完成护理工作,对比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早产儿的护理效果更佳,实验组家属早产儿基本护理知识评分为(82.36±2.56)分,护理技能评分为(86.35±5.55)分,主观幸福感评分为(85.62±3.69)分,早期干预执行率为86.0%,回院随访率为82.0%,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各级医院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曹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PBL 教学法在基层医院妇产科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 PBL 教学法在基层医院妇产科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73例实习护生,分为两组,2012年实习护生36例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法,2013年实习护生37例为实验组,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实习结束进行考核。结果:专科理论考试实验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实践操作与临床表格书写得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态度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科室人员与患者对实验组护生有更好的满意度(P<0.05)。结论:PBL 教学法能提升护生学习积极性,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操作,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陈玲萍;程彩萍;李爱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患者住院安全的影响

    目的:开展优质护理,为保证老年患者的住院安全提出处理对策。方法:对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364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出现不良事件的病例,对发生原因和是否可预防做出相关分析。结果:老年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6%,其中大部分与护理相关,且87.7%为可预防事件。结论:开展优质护理对保障老年患者住院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尹国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讨产褥期妇女预防妇科疾病的研究新进展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一般为6周。产褥期是产妇分娩后身体各器官复原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新生儿健康成长及母乳喂养是否成功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内,产妇由于妊娠和分娩的巨大应激反应,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家“坐月子”存在大量的健康问题,知识的缺乏和一些陈规陋习,特别是忽视婴儿的早期教育将影响母亲及儿童一生的健康与智力开发。观察产妇各器官恢复的情况及心理状况,实行健康教育,指导产妇采纳全面合理的营养方案及护理和喂养新生儿的方法,从技术上指导与精神上鼓励产妇科学合理修养,建立有利于产褥期产妇康复和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产褥期保健新模式是产科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作者:葛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分析及预防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和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09-2014年我院收治4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包括并发症和预防措施。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并发症主要为出血和皮下气肿,其发生率都为0.50%。其中子宫肌瘤剥除术并发症发生率高,其与附件手术和子宫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提高临床医生的手术技能,采取正规手术操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可减少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程其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临床效果对照

    目的:观察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诊治的96例食道癌择期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患者予以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术治疗,研究组48例患者予以小切口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并发症等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6.25%(3/48)与对照组10.42%(5/48)例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食道癌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

    作者:王伟;许坚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院职业暴露相关性分析

    目的:通过近三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情况的分析,探讨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提供相应防控措施,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方法:对本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年本院职业暴露率为4.83%、3.70%、3.85%。结论:本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率整体呈下降趋势,经卡方检验计算 P<0.05,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朱祥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剂量氯胺酮与咪唑安定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应用

    目的:探究小剂量氯胺酮与咪唑安定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应用。方法:将入住我院接受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的136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8例,对照组不给予任何镇痛止痛药物,实验组则给予小剂量氯胺酮与咪唑安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在手术中的生命体征、牵拉反应以及新生儿的 Apgar 评分。结果:娩胎时,实验组产妇的心率与血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娩胎后,实验组产妇的心率、血压等均低于对照组,其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小剂量氯胺酮与咪唑安定有效应用于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具有良好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鲁琼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目的:研究讨论临床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生长抑素的实际疗效。方法:收集于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期间来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病例,从中选取80例病患作为典型病例,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 AB 两组,其中 A 组为实验组,B 组为对照组,且两组中的患者数目均为40例,性别、年龄不限。在这两组患者中,其中实验组中的患者应用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而针对对照组中的患者则采用常规治疗。结果:A 组中的患者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较明显,且明显优于 B 组。A 组中生长抑素的治疗有效率为93.2%,B 组中常规疗法的治疗有效率为85.7%,P<0.05,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长抑素对于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明显且优于常规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小且患者病情改善效果明显,具有较轻的不良反应,适用于在临床上推广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作者:阮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