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旭丽;金承江
目的:探讨麻醉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4-2014我院进行麻醉手术的1563例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归纳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甘油三酯、胆固醇、合并症情况、手术持续时间、凝血时间和血小板数目等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通过单因素考察分析得知,年龄、甘油三酯、麻醉种类、纤维蛋白原、下肢创伤、手术时间、BMI、糖尿病和高血压与 DVT 发生率有关。经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年龄、甘油三酯、麻醉种类、手术时间、BMI、糖尿病和高血压是下肢 DVT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做好患者术前身体状况的检查,做好预防和药物准备工作,同时医生应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熊俊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 B 超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5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使用 B 超进行诊断观察,分析患者的 B 超检查结果。结果:5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肝破裂的检出率为93.3%,肾破裂的检出率为100%,胃肠道破裂的检出率为75%,膀胱破裂的检出率为100%,脾破裂的检出率为95.5%,胰腺破裂的检出率为0%,肠系膜损伤的检出率为0%。结论:B 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须与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进行有机结合,能够提高患者的检出率,促使患者尽早进行治疗,且能够及时掌握患者病情的变化,进行救治,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陈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探讨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而为患者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牙体牙髓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超量填充组、适当填充组以及欠量填充组,每组患者分别为7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所有患者采取根管治疗后疼痛均已获得改善,但适当填充组患者疼痛发生率低。适当填充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超量填充组患者和欠量填充组患者。三组数据具有差异性(P<0.05)。而超量填充组患者和欠量填充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两组数据具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牙体牙髓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医师应对患者进行仔细的检查,准确计算患者所需根管的长度和结构,进行适当的填充,避免出现欠量和超量的现象发生,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彭贵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卡培他滨单药治疗高龄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7月到2014年6月间的76例高龄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小剂量卡培他滨单药治疗,每次卡培他滨的给药量为750mg/m3,每日2次,连续使用14d 后停止给药7d,21d 一个疗程,直至疾病进展为止,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中部分缓解(PR)的有17例,稳定(SD)的43例,病情进展(PD)的16例,总有效率为18.4%,肿瘤控制率为78.9%;其中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5.3个月,中位生存期为9.1个月;不良反应主要有手足综合症发生率为11.8%,均为 I-II 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9.2%,恶心发生率为10.5%,腹泻发生率为14.4%。结论:小剂量卡培他滨单药治疗高龄恶性肿瘤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着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吴丽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使用胰岛素增敏剂联合达英-35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1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60例采用胰岛素增敏剂联合达英-35的治疗方案,作为观察组;另60例单独使用达英-35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特征、脂代谢指标、生殖激素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病症改善情况、糖脂代谢指标以及生殖激素的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增敏剂可以有效的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内胰岛素抵抗的病症,在临床上采用胰岛素增敏剂联合达英-35的方案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董立玉;张艳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90耳)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具体情况为依据,选择开放式或改良式或闭合式乳突根治术;进一步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纯音测听语言频率气导听阈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听力提高58例(62耳),占68.89%、听力无改善18例(24耳)占26.67%、听力下降4例(4耳),占4.44%。术后1个月前,并发症有创口感染3例、面瘫1例、眩晕3例;6个月后,耳鼓膜再穿孔5例(6.25%)。结论: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以患者病变部位及咽鼓管功能情况作为依据,进而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能够使中耳病变快速清除,防止严重颅内及并发症的发生,并使患者的听力能力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刘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儿童输液外渗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科收治的102例输液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操作基础上行精心护理。结果:研究组的输液外渗率(1.96%)显然低于对照组(11.76%),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4.12%)比对照组(82.35%)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输液儿童实施精心护理,可有效降低输液外渗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宫内残留物清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已行人工流产术或药流术后,阴道不规则流血、尿妊娠试验持续阳性或仍有妊娠反应者100例在超声引导下行宫内残留物清除术。观察其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术后1周、2周超声随访。结果: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较少。结论:超声引导下行宫内残留物清除术,具有直观性,可动态观察宫内情况变化,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安全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汪平;张波;罗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职业学校是目前培养社会人才的主要学校,占据着较大部分,随着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高需求,加强学生的德育培养是迫不及待的。尤其是医学专业职业学校,医学职业学校在各专业学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学校的德育教育方式,学生的德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医院医疗水平,对人们就诊、治疗均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加强医学专业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创新,提出相应的创新措施,以此提高德育教育质量,使学生的德育水平得以提升。
作者:江成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实际效果,寻求佳给药方案。方法:选取2013年01月~2014年07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0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病例应用加巴喷丁治疗,对照组应用卡马西平治疗,比较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例疼痛感均得到缓解,实验组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0% VS 36.0%,P<0.05)。结论: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均能有效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但加巴喷丁的临床安全性更高,更具备推广价值。
作者:文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诊治的96例食道癌择期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患者予以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术治疗,研究组48例患者予以小切口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并发症等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6.25%(3/48)与对照组10.42%(5/48)例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食道癌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
作者:王伟;许坚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产妇应用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对于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妇7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宫缩素,观察组使用宫缩素联合米索前列醇。观察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对照组发生率为8.6%,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宫缩素和米索前列醇应用在产妇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降低产后出血率,减少出血量,缩短产程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
作者:陈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以来我科收治的31例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头颅 CT 资料。结果:31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6例,年龄在46-72岁之间;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4例;吸烟史24例;常规使用阿司匹林者21例,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者2例,2次出血26例,3次出血5例,均经头颅 CT 证实;其中再出血6小时以内多见,占16.7%,再出血与血压控制不理想及正在使用抗凝药物等因素相关。结论:血压控制在180/105mmHg 以下,降颅压、镇静等可减少再出血的发生。
作者:许海宁;武红斌;秦润祥;许成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非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临床治疗疗效评价。方法:随机将本社区收治的20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蒙脱石散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03例患儿中治疗显效48例,有效43例,无效12例,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8.35%,对照组103例患儿中治疗显效21例,有效50例,无效32例,总有效率为68.93%,观察组患儿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菌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非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的有效率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余旭丽;金承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探讨其预防的措施,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份参考。方法:针对本院在2013年6月份-2013年12月份收治的17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85例,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治疗方式,而观察组进行预防措施,比较两组在手术全过程中的表现。结果:剖宫产之后,观察组采取了预防措施,手术切口感染的情况明显改善,感染的因素包括肥胖、合并基础病、试产时间长、手术时间长、接台手术、出血量多、急症手术、胎膜早破等。结论:剖宫产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非常多,要进行积极的预防,可以减轻各种影响因素的危害。
作者:叶蕴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通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67%,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有效的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利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前来我院就诊的240例心肌梗塞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只口服阿司匹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口服氯吡格雷,治疗期为30天,治疗结束后测定患者左室舒张末容积(EDVI)和左室收缩末容积(ESVI)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并就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患者 EDVI 和 ESVI 治疗前后均有差异,但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联合用药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更好。
作者:白云飞;崔建辉;张云霞;都艳洁;李亚永;韩秋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在神经外科中的治疗意义及临床实践。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营养支持的神经科患者32例,按照自愿、公开的原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由肠外营养支持转为肠内营养;观察组患者在入院1天后由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转为全肠内营养。两组患者治疗是均遵守少到多、由稀到浓、由慢到快的原则。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常规、血生化、腰穿颅内压力检测,用 GCS 评分进行检测并记录相关的数据,对患者术后的感染和治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过1周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和白细胞数量、GCS 评分、腰穿颅内压力检测结果分别为(34.2±4.3)g/L,(12.9±0.7)g/dL,(11.3±0.7)109/L,(5.2±0.1)分,(254±30.5)mm 水柱,淋巴数量百分比为(18.7±1.3)%;观察组患者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和白细胞数量、GCS 评分、腰穿颅内压力检测结果分别为(34.7±4.3)g/L,(12.5±0.7)g/dL,(10.5±1.3)109/L,(6.3±1.1)分,(253±23.4)mm 水柱,淋巴数量百分比为(23.8±1.5)%。P<0.05,具有明显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进展合理地安排静脉营养与胃肠道营养不仅能够满足患者自身的营养需求,还能够为胃肠道提供所需要的营养,对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新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自2013年1月到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52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52例患者围术期优质护理和积极预防并发症,总结围术期护理要点及方法,分析护理效果和改善策略。结果:所有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围术期优质护理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均获成功,术后均能自主排尿,其中3例患者出血较多,2例患者出现膀胱痉挛。术前的饮食指导及健康教育、术中预防感染及出血和术后防治并发症是影响手术疗效的关键点。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一种微创的、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优质的围术期护理可以提高其疗效,减少并发症,临床工作中应强化围术期护理。
作者:保于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社区护士不良情绪对静脉穿刺的影响及对策。方法:随机对社区医院输液室的5名护士进行为期一个月静脉穿刺的结果进行测试。此组护士全部是在职护士以及护师,均为女性,护士的平均年龄为27(±9.4)岁,平均工作年限9(±7)年。测试条件均为静脉滴注,此次测试护士全部使用一次性无菌静脉滴注头皮针,即6号针。以手足等表浅静脉作为穿刺位置。病人的血管能滚动性、能见度、饱满型、弹性以及粗细等均为随机状态,若护士在穿刺过程中可以一针见血,则视为成功,若刺穿血管、两次或两次以上进针、进针后重复穿刺等,均视为失败。为剔除个体间的知识以及技术程度、个性、年龄、工作经验等差异化因素的影响,通过自身对照的手段,也就是对相同的护士以及护师在差异化心理情况下予以静脉穿刺,每一个护士或护师分别进行一个月的测试。通常利用询问以及观察的措施获取静脉穿刺资料,再予以归纳及分析。此次对比的统计学方法我们利用计数资料 x 测检。结果:上述5名护士在良好情绪下穿刺成功数为536,穿刺失败数为22,静脉穿刺成功率超过90%;紧张心理状态下穿刺成功数为90,穿刺失败数为39,静脉穿刺成功率为72%;恐惧心理状态下穿刺成功数为11,穿刺失败数为8,静脉穿刺成功率为55%;忧郁心理状态下穿刺成功数为12,穿刺失败数为12,静脉穿刺成功率为50%。在此次测试的5名护士里,每名护士或护师都存在差异化心理状态下实施静脉穿刺相同病人的情况。通过 x 测检以及自身对比,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 P<0.01,通过对比发现在正常心理状态下实施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要超过在不良心理状态下实施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结论:护士长要有针对性的提高护士自身整体素质以及自行调节心理压力的能力;构建佳的工作环境以及情绪。若穿刺失败,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换其它护理人员进行再穿刺,若无人替换,那就不要急于操作,要理顺一下自身的情绪,稍后再予以穿刺,精神上要做到足够的自信,操作上确保稳、准,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一针见血,只有操作人员具有良好的心里素质;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精湛的专业技术技能,不因外界的环境所动,那么心理压力自然会得到缓解,在心理压力得到缓解的基础上操作技术才可以正常的发挥。
作者:王忠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