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手术治疗妇产科疾病临床观察

李晓琴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妇产科疾病,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通过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观察,进一步对妇产科疾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进行概括性阐述,以供医者同行进行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322例妇产科疾病患者作为参考对象,将她们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62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方式;对照组160例,采用常规的开腹手术的治疗方式。通过对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等深入分析,对这两种治疗妇产科疾病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卵巢功能恢复得比对照组好,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妇产科疾病简单方便、恢复快、创伤小,有助于女性卵巢功能的恢复,适宜在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上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至2013年的67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患者,对其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并给予综合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67例痊愈。结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应在早期积极治疗,明确病因并积极处理原发病灶,一旦发生多间隙感染,则必须根据患者情况使用敏感抗生素,及时切开引流,基础支持等综合治疗。

    作者:麻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儿支气管炎与肺炎临床鉴别体会

    小儿支气管炎与肺炎均属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二者在临床症状、体征、特点上有一定类似,为避免误诊,需加强鉴别诊断,本次研究从病因、病变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等多方面入手,以为疾病确诊提共参考依据,大程度的改善预后。

    作者:韦堂秀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儿慢性咳嗽的诊断治疗体会

    目的:探究小儿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方式。方法:收集了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小儿慢性咳嗽患儿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支气管扩张、止咳平喘化痰、抗炎等治疗,48例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84.8%)显著高于对照组(52.2%),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慢性咳嗽治疗中,孟鲁司特治疗效果显著,大大提高治疗有效性,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张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加强药库药品的管理

    目的:加强药库药品管理,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我院实施药库药品管理前和2012年我院实施药库药品管理后临床用药过程中药品混放、药品放置序号混乱、药品数量不足和药品数量多余等的发生情况,分别编为实施前组和实施后组,并对临床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比较。结果:2012年我院实施药库药品管理后,药品混放、药品放置序号混乱、药品数量不足和药品数量多余等药库药品不合理情况发生较2011年药库药品管理实施前有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医院药库药品管理,可显著减少药品使用、摆放和贮藏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对于患者安全治疗,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凯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分析

    目的:对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术中配合与术后护理进行分析。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为5%,6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恢复良好。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较为理想,患者的术后恢复较好,不易复发。

    作者:刘小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创伤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创伤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抽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接诊的86例创伤性休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的液体复苏发治疗;观察组予以限制性液体复苏法(即限制输液速度)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输液量为2001.5±321.2,明显少于对照组输液量2720.4±406.8;经抢救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呼吸窘迫综合症及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者均少于对照组,且死亡2例(4.65%),明显低于对照组死亡8例(18.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在治疗创伤性休克患者方面,限制性液体复苏通过控制患者输液速度,较之于传统液体复苏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能降低患者死亡率,对稳定患者的病情与生命体征有重要意义。

    作者:余方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千伏摄影联合数字 X线摄影在尘肺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千伏摄影联合数字 X 线摄影在尘肺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于我中心就诊尘肺患者共120例,给予本组尘肺患者高千伏摄影联合数字 X 线摄影胸片检查。结果:单行高千伏摄影检验其敏感度、特异度机准确性较之于合并检查更低,两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尘肺患者高千伏摄影联合数字 X 线摄影胸片检查,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出尘肺患者肺部的改变,从而提高了诊断的准确度,进而有利于尘肺患者的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曾国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皮肤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皮肤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观察1例皮肤神经内分泌癌的组织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82岁。以“发现左下肢外侧暗红色、无痛性、硬结样班块1月”入院。组织学主要表现为肿瘤细胞在真皮内呈弥漫状或实性巢状排列,由嗜碱性、形态单调一致、胞质较少的瘤细胞构成,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呈空泡状或细颗粒状,核分裂明显。免疫组化显示除了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Syn、CgA、CD56外,肿瘤细胞还表达 CK 和 CK20,而 LCA、HMB45、TTF-1、S-100和 CD99等阴性。结论:皮肤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较少见的、发生于真皮的恶性肿瘤。病理诊断需要与恶性黑色素瘤、淋巴瘤、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原发性外周 PNET、皮肤基底细胞癌以及转移性肺神经内分泌癌等鉴别。

    作者:朱利;冯君;张剑丹;刘双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乡镇卫生院药剂工作现状分析

    调查乡镇卫生院药剂人员组成,分析调剂工作现状,存在的不足,查找原因,提出建议,提高合理用药。

    作者:方君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的伐昔洛韦抗病毒抑制疗法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伐昔洛韦抗病毒抑制疗法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成2组每组30人,第 l 组,伐昔洛韦300mg。每日一次,服用6个月;第2组,伐昔洛韦600mg,每天1次,服用6个月。各组治疗结束随访1年。记录复发次数和不良反应。治疗早期3个月禁止性生活。结果:各组治疗后的复发次数比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治疗后随访1年,第2组的复发次数明显少于第1组(P<0.05)。结论:伐昔洛韦抗病毒抑制疗法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可以显著减少复发频率。伐昔洛韦600mg,每天1次,服用6个月的治疗方案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禚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于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针对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和穿刺失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2年到2013年的100例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并分析其临床特点,总结静脉留置针的穿刺输液情况。结果:在100例患儿中,2天为短的留置时间,7天为长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平均为94%,只有1例患儿出现小面积皮肤感染,没有全身感染的病例出现。结论:在小儿护理中,通过静脉留置针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的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在临床上操作简单,适合于进行推广。

    作者:任平先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患有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气管切开手术后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接受气管切开手术治疗的患有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常规颅脑损伤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实施护理;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颅脑损伤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患有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气管切开手术后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邓兴华;谭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眼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

    目的:分析眼科护理中的常见不安全因素,并探讨制定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的164例患者资料,设计专门的调查问卷,总结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探讨有效的解决对策。结果:共计29例患者存在不安全因素,所占比例为17.68%,常见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等3类,其中护理人员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总体发生率分别为3.05%、8.53%和6.10%,患者自身因素总体发生率高。结论: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加强患者教育和改善外部环境,可降低不安全因素的发生风险,防患于未然。

    作者:尤国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如何实现统计调查一体化的管理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个方面的格局都呈现出复杂化,给统计调查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题,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统计工作的基础,统计调查要保证所统计数据的全面、准确和及时,就必须实现一体化的管理。但就目前看来,在统计调查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急待我们解决。本文将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讨论实现统计调查一体化管理的方式。

    作者:李雄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全子宮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护理要点,评价循证护理效果。方法:取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43例纳入循证组给予循证护理,43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循证组并发率0.00%、不良事件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11.63%、9.30%,患者满意率100.00%、患者舒适率100.00%高于对照组79.07%、69.77%,循证组术后住院时间(4.9±1.6)d、术后排气时间(34.9±10.4)d、下床活动时间(38.8±7.9)d 低于对照组(5.5±1.7)d、(43.2±6.1)d、(50.3±11.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提高护理质量,有助于降低并发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使患者获得更安全、舒适的感受,且有利于患者及早康复。

    作者:孙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早期颅骨修补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外伤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分析和研究早期颅骨修补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外伤的效果。方法:选取脑外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6个月内再行颅骨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术后3个月左右将两种手术联合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颅骨修补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应用于脑外伤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全科医学模式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随着医改的逐步推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全科医学模式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由于手多方面因素影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实施全科医学模式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了全科医学事业的发展。鉴于此,本文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全科医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李剑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永州市七中甲型 H1N1流感暴发调查与处理对策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七中甲型 H1N1流感暴发的原因,对这起疫情提出处理对策。

    作者:唐祥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匹多莫德联合孟鲁斯特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应用匹多莫德联合孟鲁斯特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和孟鲁斯特。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哮喘复发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哮喘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FEV1、FVC、PEF 等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发作次数少、持续时间短,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应用匹多莫德联合孟鲁斯特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哮喘症状,提高肺功能指标,降低了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田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慢性伤口病人出院后的延续护理

    目的:研究慢性伤口患者出院之后的延续护理应用。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40例慢性伤口未愈合患者,对其进行延续护理,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法,对延续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所选取的40例患者,伤口逐渐恢复36例,伤口缩小变浅之后失访3例,未愈合1例。结论:对于出院之后的患者开展延续护理,对于患者的伤口愈合效果明显,值得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