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甜
目的:对改良湿疹膏在慢性湿疹疾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68例慢性湿疹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4例,1组进行常规治疗,2组采用改良湿疹膏外用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后整理出以下结果:1组治疗效果显著的为11例,占比例的32.4%;治疗有效的为13例,占比例的38.2%;治疗无效的为10例,占比例的29.4%。2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为23例,占比例的67.6%;治疗有效的为7例,占比例的20.6%;治疗无效的为4例,占比例的11.8%。治疗中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以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湿疹膏在慢性湿疹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够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毛朝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米非司酮药物流产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方法:将2011年4月-2013年5月期间确诊为早期妊娠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人员,均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药物,并做好相应护理,观察流产及护理结果。结果:临床结果显示,60例患者中,完全性流产患者57例,占总数的95.0%,3例患者均为不完全性流产,给予清宫术处理。结论:米非司酮是终止妊娠为有效的方法,安全可靠、损伤小,流产过程中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进度。
作者:白世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外固定联合置管冲洗负压引流治疗胫骨骨折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 LCP 外固定联合置管冲洗负压引流,对照组单纯予以局部换药,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为85.71%、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14%、85.71%(P<0.05);观察组无再次清创及并发症病例,与对照组的16.13%及9.05%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LCP 外固定联合置管冲洗负压引流治疗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具有显著疗效,且恢复较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小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了解六枝特区伤寒副伤寒杆菌药物敏感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病人血液或大便培养并经鉴定的伤寒沙门氏菌进行纸片扩散法试验。结果:菌株普遍对氨苄青类敏感,应早期规律用药。结论:临床治疗伤寒感染时,要结合实际,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张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讨论我院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1月我院8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 Schatzker 进行骨折分类,根据不同类型骨折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手术复位与内固定。结果:我院8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6例,11例采取单髁空心螺钉固定,17例复位植骨双侧支持钢板螺钉固定,50例行复位植骨单侧支持钢板螺钉固定。术后随访期间,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其中2例出现感染,2例并发关节僵直,2例创伤性关节炎。根据疗效评价标准,其中显效42例,有效36例,无效6例,总有效78例,占92.86%。结论:根据胫骨平台骨折的类型有针对性选择手术方法,并予以合理的内固定,术后积极配合适合的功能训练,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关键。
作者:卢国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分析社区老年人对用药护理指导的需求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具体的解决对策。方法:2014年9月~2014年10月,选取本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222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老年人的对用药护理指导的需求状况。结果:在用药护理指导方面,老年人的需求呈多样化,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用药护理指导的需求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情况。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对用药护理指导的需求呈现出较大的差异(P<0.05)。结论:社区老年人对用药护理指导有着迫切的需求,需要积极的构建完善的护理服务体系,以更好的满足社区老年人的用药护理指导需求。
作者:邱晓君;刘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重症监题护室存在的问及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我院230例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整理并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果: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的问题表现包括对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监护的硬件条件等基础设施的合理化、监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患者的心理问题未得到充分重视等方面。故在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的改进工作中要改善症疗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结论:医护人员加强自身责任感,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提高护理的整体水平。
作者:熊洪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乳腺纤维瘤病患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全体病患均为女性。将两组病患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的对照组。对照组利用传统手术方式对冰花进行治疗,治疗组利用环乳晕切口的手术方式对病患进行治疗。术后一段时间后,调查两组病患的切口美容效果满意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在术后美容效果和并发症发生上,均优于对照组,且统计数据有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该方式有着出血少,伤口小,疗效好的特点,该方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汤和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宫内残留物清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已行人工流产术或药流术后,阴道不规则流血、尿妊娠试验持续阳性或仍有妊娠反应者100例在超声引导下行宫内残留物清除术。观察其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术后1周、2周超声随访。结果: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较少。结论:超声引导下行宫内残留物清除术,具有直观性,可动态观察宫内情况变化,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安全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汪平;张波;罗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外科急性腹痛的临床护理措施和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64例急性腹痛患者,通过治疗并配合护理,接受整体、规范化的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并对患者疗效及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对护理措施表示满意的患者有64例,护理满意度为100%,所有患者均治愈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做好有针对性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急性腹痛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具有促进的作用。
作者:马焕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及干预措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48例各类骨折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护理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综合疼痛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24例,结合临床实际效果比较分析骨折患者疼痛情况,指导临床骨科护理实践。结果:进行综合疼痛护理干预的患者在疼痛,肿胀,关节功能及 X 线表现方面好于对照组,观察组优良率达到91.66%,好于对照组的66.6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有着重要影响,能较快的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庞晓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观察应用抗衰老中药材的效果,分析具备抗衰老性能的中药材的药理。方法:随机将90例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研究组实施中药干预,对照组不实施中药干预。结果:中药干预后,实验组的5项指标(LVID、LVPWT、IVST、LVMI、LVM)变化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衰老中药材可以缓解心脏功能衰退,起到延迟衰老的作用。
作者:胡岳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旨在为提高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8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患者静脉注射黄芪、丹参,研究组给予患者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尿蛋白排泄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不良反应率为5.13%,治疗后尿蛋白排泄量为61.67μg/min,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肾病给予中医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蛋白尿排量,同时能显著降低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高效的临床治疗方式。
作者:丛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以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增加中医护理措施,比较干预后15d 和30d 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研究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陈艳玲;闫凤杰;陈东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成人输尿管囊肿临床少见,瓦房店第三医院于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输尿管囊肿共30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30例输尿管囊肿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35~52岁,囊肿位于左侧20例、右侧8例、双侧2例。其中并发囊内结石2例,患侧肾萎缩1例,重复肾输尿管1例。伴有输尿管扩张10例,其中4例有肾盂积水。有泌尿系感染史者20例,单纯性腰背酸胀痛20例,血尿伴腰痛5例,无症状体检时发现5例。
作者:刘文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针灸配合康复护理在治疗中风偏瘫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受诊的6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针灸治疗的基础之上进行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通过对60例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风偏瘫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针灸配合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作者:石洪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骨科再次接受手术治疗的28例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患者,采用后路减压腰椎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椎间盘内压及患者疼痛感觉加以评价。结果:正常节段腰椎间盘内压和退变节段椎间盘内压分别为(7.8±4.3)cm H2 O,(24.3±5.9)cm H2 O。经比较,退变节段椎间盘内压明显高于正常节段椎间盘内压(P<0.05)。患者手术前和术后随访3个月 VAS 评分分别为(8.3±1.1)分,(2.6±0.7)分。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 VAS 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针对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患者,再次应用手术治疗,患者疼痛症状获得了明显改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沈广荣;王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小儿支气管炎与肺炎均属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二者在临床症状、体征、特点上有一定类似,为避免误诊,需加强鉴别诊断,本次研究从病因、病变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等多方面入手,以为疾病确诊提共参考依据,大程度的改善预后。
作者:韦堂秀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急性胰腺炎腹胀患者采用胃管注入泛影葡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4例,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常规治疗的34例患者,设为比对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胃管注入泛影葡胺治疗的3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肛门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等,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肛门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依次为(3.09±1.28)天、(6.41±1.46)天、(3.57±1.34)天和(19.55±11.33)天;比对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肛门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依次为(5.96±1.38)天、(11.38±2.21)天、(7.74±1.65)天和(27.36±13.44)天。两组比较,差异显著,且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胰腺炎腹胀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胃管注入泛影葡胺,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腹胀症状,加快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丹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在耳鼻咽喉科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咽喉科接受耳鼻咽喉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年龄和病程等因素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方法外还进行心理护理,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5%,高于对照组的77.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手术期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耳鼻咽喉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何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