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通
目的:分析皮肤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观察1例皮肤神经内分泌癌的组织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82岁。以“发现左下肢外侧暗红色、无痛性、硬结样班块1月”入院。组织学主要表现为肿瘤细胞在真皮内呈弥漫状或实性巢状排列,由嗜碱性、形态单调一致、胞质较少的瘤细胞构成,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呈空泡状或细颗粒状,核分裂明显。免疫组化显示除了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Syn、CgA、CD56外,肿瘤细胞还表达 CK 和 CK20,而 LCA、HMB45、TTF-1、S-100和 CD99等阴性。结论:皮肤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较少见的、发生于真皮的恶性肿瘤。病理诊断需要与恶性黑色素瘤、淋巴瘤、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原发性外周 PNET、皮肤基底细胞癌以及转移性肺神经内分泌癌等鉴别。
作者:朱利;冯君;张剑丹;刘双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模式运用于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对患者术后不适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适程度。结果:对照组重度不适患者38例,占组内71.7%;观察组重度不适患者14例,占组内26.42%。人数分布方面,对照组大多分布于重度不适程度,观察组大多分布于中度与轻度不适程度。结论:对功能性鼻内镜鼻窦实施手术治疗患者行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不适程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何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治剖宫产后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35例剖宫产后子宫疤痕妊娠患者,对这35例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治价值。结果:35例剖宫产后子宫疤痕妊娠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31例符合,符合率为88.6%,4例误诊,误诊率为11.4%。结论:在诊治剖宫产后子宫疤痕妊娠疾病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较高,对诊断后期临床治疗方案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玉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蹼状阴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1月我院收诊的34例疑似蹼状阴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经过临床诊断,可分为阴茎阴囊部分融合且不伴有下弯畸形和阴茎勃起时明显下弯畸形两大类,对两组患儿进行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诊断结果为阴茎阴囊部分融合且不伴有下弯畸形和阴茎勃起时下弯明显畸形两大类,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为显效的有10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到了88.24%;对照组17例患儿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有3例、4例、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41.18%,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用倒“V-Y”结合“Z”成形术和横切纵缝来治疗阴茎阴囊部分融合不伴有下弯畸形和阴茎勃起时下弯有明显畸形患儿,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正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口服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取2013年1月份至2014年6月份期间本院妇科接受治疗的96例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9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口服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口服西药米非司酮。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后,48例患者中,40例患者成功治愈,治疗的总疗效为93.75%,而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后,48例患者中,仅有21例患者成功治愈,治疗的总疗效为66.67%,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健康,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咏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48例,总结分析其护理具体措施。结果:48例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经过积极治疗全面护理,均被有效控制,其中有11例由于脑出血术后脑功能严重受损,而导致的呼吸或循环中枢抑制,或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早期积极地防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严格的治疗和细致的临床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根本。
作者:战聪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在对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孕周在16-26周范围自愿终止妊娠的孕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用米非司酮口服每12h 一次,每次75mg,连续服用3次,同时进行利凡诺120mg 在羊膜腔内进行注射用药。对照组仅仅使用利凡诺120mg 注射用药。而后观察两组引产情况。结果:在引产时间方面,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在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出血、宫颈撕裂等情况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与单一运用利凡诺注射用药相比,联合使用米非司酮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秀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旨在为提高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8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患者静脉注射黄芪、丹参,研究组给予患者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尿蛋白排泄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不良反应率为5.13%,治疗后尿蛋白排泄量为61.67μg/min,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肾病给予中医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蛋白尿排量,同时能显著降低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高效的临床治疗方式。
作者:丛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川银花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总黄酮在0.01~0.08 mg/mL 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回收率为97.60%,RSD 为1.23%。结论: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可作为川银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余彬;王述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手术中的优质护理服务应用。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之外给予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程度为100%,患者护理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为82.00%,患者护理效果的总有效率为84.00%。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有重要意义,对患者身体的恢复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崔娟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呼吸道传染病在全球蔓延的资料,阐述了儿童感染呼吸道传染病的原因、途径和临床表现,并对防治呼吸道传染病的方法提出一些见解:第一,高危人群的防护;第二,防治病原体传播;第三,加强公众教育,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希望给同行带来一些参考和借鉴。
作者:吴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老年痴呆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实施措施及其效果,以有效的指导临床实践和研究。方法:研究开展的时间为2013年3月-2014年5月,组中共纳入对象60例,均为该期间内在本院接受临床治疗的老年痴呆症伴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将60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中纳入对象3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中共入选研究对象30例,加强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临床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好转率分别为83.0%、70.0%,P<0.05。结论:加强对老年痴呆症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其治疗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夏观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对癌症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癌症化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疗护理,39例研究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以及情感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能显著提高癌症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孙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总结27例阑尾外科手术经验与教训,探讨分析开腹手术治疗在阑尾外科手术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6月至2010年3月我院接收的27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术前均通过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同时记录相关临床数据以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阑尾切除手术,术后腹腔切口无感染,无并发症发生。其中开腹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55.7±6.7)min,拔管时间(3.6±0.9)d。康复患者(11例)、明显好转患者(12例)、无效患者(4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4%。结果:采用开腹手术治疗阑尾,可使手术更加高效、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痛苦,在临床用上值得推广。
作者:魏春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慢性病护理中实施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慢性病患者500例中选取1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给予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护理模式,其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达到了98.57%,而对照组仅为74.28%,组间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慢性病患者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开展优质护理,为保证老年患者的住院安全提出处理对策。方法:对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364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出现不良事件的病例,对发生原因和是否可预防做出相关分析。结果:老年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6%,其中大部分与护理相关,且87.7%为可预防事件。结论:开展优质护理对保障老年患者住院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尹国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再出血者有42例。对再出血者进行优质临床全面护理,并进行总结。结果:32例术后再出血患者中,基本好转者有21例,5例行开颅手术,5例死亡。结论:在护理工作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血压、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对怀疑术后再出血患者,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尽早采取相应的有效的处理措施是避免和减少再出血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一氧化氮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84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病例作为观察对象,并将2011年9月至2014年1月患儿作为观察组(41例)和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患儿回顾性分析作为对照组(43例),两组患儿均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一氧化氮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7%,显著高于对照组(74.4%),P<0.05;两组患儿血气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患儿治疗后 PaO、PaCO2改善程度更加明显。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联合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传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我院早产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早产儿由护士完成相关护理工作,实验组早产儿由护士及家属共同完成护理工作,对比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早产儿的护理效果更佳,实验组家属早产儿基本护理知识评分为(82.36±2.56)分,护理技能评分为(86.35±5.55)分,主观幸福感评分为(85.62±3.69)分,早期干预执行率为86.0%,回院随访率为82.0%,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各级医院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曹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文献[1-9]提出了血液循环在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具有时序控制作用,并用量化模型结合结构风险小化相关理论说明时序控制作用的意义。文献[10-24]汇总介绍量化模型中的一些细节。为方便同行阅读,我们在2013年也整理发表了系列综合报告[25-28]。本文将整理收录一些同行询问的问题、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答复;或者我们从同行所提问题中,觉得有部分同行未清楚的地方;以期对同行理解论文[1-28]有所帮助。
作者:谢勤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