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晶
目的:加深医务人员对于危重患者院前及院内的衔接的认识。方法:对于本县随机抽取15家院前急救单位的医生和护士(拒绝参加调查的急救单位除外)200人;选择急诊科的医生和护士作为本研究院内急救人员的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展开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病例资料的衔接、信息平台衔接、医疗技术的衔接、管理制度的衔接等等。问卷的总体印象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非常满意三个选项。医务人员对于院前和院内的衔接重要程度的认识分为,不重要、不太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五个层次。结果:有89%的人认为病例资料的衔接比较重要,79%的医务人员认为医疗技术的衔接非常重要。但是90%以上的医务人员认为信息平台和管理制度的衔接是应该加强的。仅仅只有5%的人员对院前急救非常满意,有36%的人不满意。对于院内有27.5%的医务人员非常满意,院前、院内的急救的满意程度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对于参与急救的人员对于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以及院前和院内的衔接重要程度的认识统计学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多数医务人员都能认识到院前急救,院内急救,院内院前急救衔接的重要性。院前急救和院内院前的衔接还是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罗从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药物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可行性。方法:本研究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50例,共62只眼睛,对这些患者均给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药物进行治疗,并且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分别对其进行视力矫正护理,以观察这些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视力以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结果:本研究对60例患者均给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药物进行治疗,并且对其进行视力矫正护理后,患者治疗后在不同月份其视力分别如下:0.19±0.09、0.39±0.15、0.32±0.12,而患者的平均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分别为232.08±18.26μm、256.78±23.15μm、278.48±22.48μm,较治疗前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研究结果得知,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药物治疗背景下,其视力以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因此,这种药物值得在相关临床活动中应用与推广,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痛苦,而且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夏振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气囊导尿管的意义。方法:回顾2012年7月-2014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105例宫腔粘连患者资料,对综合护理的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护理干预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气囊导尿管治疗宫腔粘连,疗效显著,术后随访妊娠率46.6%,仍然闭经患者仅3例(2.9%)。结论: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气囊导尿管临床效果较好,综合护理为提高治愈率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胡彦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针对精神科加强安全管理,降低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的防范措施展开了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期间发生的安全隐患案例34例选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精神科安全隐患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了必要防范手段;主要结合精神科存在的安全管理隐患进行有效排查,以有效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使得病患和家属都能够满意。结果:精神科安全管理隐患主要因素包括护士方面、病患方面、家属方面、管理方面及院方设施方面等。其中,这些因素中又以病患因素方面为突出。结论:精神科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贯彻开展,可有效控制安全隐患并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的同时,增强护理质量。
作者:梁菊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243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再次剖宫产组159例以及阴道分娩组84例。结果:再次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在新生儿体重、Apgar 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产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小于再次剖宫产组,生产时间长于再次剖宫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应根据产妇具体情况,从多方面综合评估分析。
作者:褚永秀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过程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护理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回顾分析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p>0.05),其中对照组只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以现代优质护理手段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4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观察组4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对比发现,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远远低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而观察组的患者相对恢复较快,疗效显著,其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6.07,p<0.05)。结论:观察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过程中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因此其研究意义深远,值得更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丽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袋鼠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常规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与安全性。方法:分别取极低出生体重儿各40例纳入对照组、实验组,后者给予袋鼠式护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恢复正常出生体重天数、胎便排完时间、经口喂养时间低于对照组,出生后21d 增长体重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施袋鼠式护理前、护理后,心率、呼吸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人均体温(37.2±0.2)摄氏度,高于护理前(36.9±0.1)℃,护理后出现抚摸自己行为23例、双脚踏步反射38例、对声音刺激有反应张眼等反应18例高于护理后4例、8例、5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给予袋鼠式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促新生儿感官、肠道功能等多种机体功能恢复,可作为常规护理内容。
作者:巨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统计我院产科2012年3月-2013年4月无痛分娩产妇234例的相关资料,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和术后出血量,做出统计学检验。结果:实验组的产程平均时间和产后2小时出血量都明显小于对照组,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缩短产妇无痛分娩的产程时间和减少产后出血量,帮助产妇顺利分娩,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月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三七不仅是防病治病的名贵药材,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食材。其野生资源少,种植周期长3-5年,成本高,产量低,价格高。而伪品藤三七及莪术,种植周期短,成本低,产量高,价格低廉。市场就有一些不法药商利用药材的相似,以假乱真。
作者:温正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76例确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不适感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不适感等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护理的满意度为92.1%(35例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26例满意)。结论:在急性阑尾炎术后加强护理有助于患者减轻疼痛,减少不适感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广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应用静脉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心得体会。方法:对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60例早产儿采用静脉营养治疗手段,观察这些早产新生儿的体重增长情况。结果:6-例早产新生儿在进行静脉营养治疗期间,体重增长32~60克,平均每日增长48.97克,出院时60例早产新生儿的体重均达到了1500g 及以上。结论:对早产儿采取部分静脉营养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病死率,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作者:雷暄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疾病预防的控制也逐渐重视起来,疾病会给人们的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严重的情况下还会涉及到人们的性命安危:针对疾病的预防,根据个人素质的不同,对疾病的预防程度也不同,在疾病的预防中,健康教育成为当前控制疾病的主要途径。因此首先要做的是对人们的思想认识的提高,只有在思想上存在对疾病的认识,才能做到良好的预防。在进行健康教育时,要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和效益的评价,从服务中将疾病进行有效地预防,促使群众对疾病的预防起到更加全面的认识,才会真正的将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展云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乳腺纤维瘤病患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全体病患均为女性。将两组病患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的对照组。对照组利用传统手术方式对冰花进行治疗,治疗组利用环乳晕切口的手术方式对病患进行治疗。术后一段时间后,调查两组病患的切口美容效果满意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在术后美容效果和并发症发生上,均优于对照组,且统计数据有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该方式有着出血少,伤口小,疗效好的特点,该方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汤和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40例疼痛病人给予人文关怀,通过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实施优质护理,缓解病人的疼痛感,在心理上积极辅导,帮助疼痛病人逐渐告别疼痛,获得崭新的人生[1]。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0例疼痛病人,大部分的病人均存在剧烈的疼痛感,每天都需要服用一定数量的镇痛药物。在长久的服药过程和治疗过程中,疼痛病人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治疗不积极、态度消极等。我院对40例疼痛病人进行人文关怀,通过持续努力,改变了疼痛病人的消极态度,帮助病人更加积极的对抗疾病,通过心理上和身体上的人文关怀,更加彻底的消除病人的疼痛感。结果:40例病人在接受人文关怀以后,心理更加积极、阳光,治疗效果更好,今后可以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结论:人文关怀作为临床治疗上的必要护理,对于疼痛病人来说,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日后需要注意人文关怀在疼痛病人中的应用技巧,为病人早日康复,提供较大的帮助。
作者:李本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并总结社区医院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 NYHA 分级后,对Ⅰ级、Ⅱ级、Ⅲ级症状较轻的患者采取全科医生定期上门诊治及电话随访的治疗方法,而Ⅳ级患者则接受全科医生每日上门诊治及定期电话随访。其中,诊治方法按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规诊治方法进行。结果:本组65例患者在社区医院治疗过程中,63例病情平稳,且心功能与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住院治疗的概率与医疗费用;另外2例患者因发生心肌梗死而住院接受治疗,其中1例发生显著好转,1例经治疗无效死亡。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具有病程长、缠绵不愈、根治难等特点,社区医院通过开展常规药物治疗、合并症针对治疗,以及上门诊治与电话随访,有效降低了心力衰竭患者的再住院率,实现了疾病控制率的提高。
作者:陈洪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医保守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15例(60.0%),好转10例(40.0%),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显效14例(56.0%),好转9例(36.0%),总有效率9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β-HCG 恢复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明确,能缩短住院时间,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肝血管瘤介入栓塞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使用介入栓塞治疗的20例肝血管瘤,利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肝血管瘤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肝血管瘤瘤体缩小均超过25%,其中12例患者的瘤体缩小甚至超过50%,且在后续复查中,3例患者瘤体消失,17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心理压力。20例患者中,11例患者出现恶心、低热、呕吐以及上腹隐痛等不良反应,无严重并发症的出现。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在肝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无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作者:段炳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投诉率和护理并发症发生率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发现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其显著比对照组好,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并发症和护理投诉率均为0。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提高了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雷明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降低超声乳化吸除白内障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所有采取超声乳化吸除白内障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300患者,充分做好术前准备、给予全面的健康教育、细致的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统计300例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并与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选择同样治疗方式的患者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30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及细致的护理,97.8%的患者视力恢复满意,2例出现并发症。2011年1月以前的患者,86.3%的患者视力恢复满意,6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全面的健康教育、细致的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能降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樊珍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结直肠癌外科治疗过程中应用加速康复计划进行护理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3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首次进食时间进行观察,观察组中患者明显优秀于对照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观察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100%,对照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82.35%,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结论:在结直肠癌外科治疗中应用加速康复计划进行护理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进行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越清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