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喆
目的:探讨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32例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溶栓治疗后,观察心肌缺血改善率、溶栓成功率、梗死血管再通率和病死率。结果:心肌缺血改善率、溶栓成功率、梗死血管再通率,≥70岁的患者均低于<70岁的患者,三高患者、有基础疾病者低于无基础疾病者;病死率,≥70岁的患者高于<70岁的患者,三高患者、有基础疾病者高于无基础疾病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任何基础疾病的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而合并三高、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均为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高危因素,治疗效果较差。
作者:谭一菁;兰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0例卵巢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5.7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4.29%,两组比较 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P<0.05。另外,两组患者术后半年卵巢功能恢复比较 P<0.05。结论:相比开腹手术,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具有术后恢复快、卵巢功能恢复良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晓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的体会。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人一共有42例,根据 Schatzker 分型,分为Ⅰ型、Ⅱ型以及Ⅲ型类型骨折病人全部采取胫骨前外侧切口实施手术,然而Ⅳ型采取胫骨前内侧,Ⅴ型骨折采取胫骨双侧切口实施手术。结果:38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在临床手术以后伤口Ⅰ期就已经愈合,占总体的90.47%,延期愈合一共有4例,占总体的9.52%。本文42例病人骨折都完全愈合。其中优一共有37例,占总体的88.09%;良一共有3例,占总体的7.14%;可一共1例,占总体的2.38%;差一共有1例,占总体的2.38%;优良率95.23%。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病人需要合理选择相关适应症,同时采取相对应的植骨,在临床手术以后采取功能恢复训练,可以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邹应贵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在中晚期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05月中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100例,按硬币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化疗,在此基础上为实验组应用中药扶正祛邪方治疗,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中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消化道反应控制有效率为48.0%,卡氏评分上升率为38.0%,与对照组的20.0%、22.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在中晚期消化道肿瘤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高淑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咽旁间隙肿瘤的不同手术入路选择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方法:以200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32例咽旁间隙肿瘤患者为分析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经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其中采用颈侧切开入路的患者89例,经腮腺入路患者18例,经颈颌入路患者15例,经颞骨加腮腺入路患者11例。结果:13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14例(10.60%),颈侧切开入路的患者89例出现并发症2例(2.25%),经腮腺入路患者18例出现 并 发 症2例(11.11%),经颈颌入路患者15例 出 现 并 发 症 4例(26.67%),经颞骨加腮腺入路患者11例 出 现 并 发 症 6 例(54.54%)。结论:经颈侧切开入路手术并发症低,腮腺入路和颞骨加腮腺入路并发症较多,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前明确诊断及明确肿瘤与周围组织及血管的关系,术中注意保护正常组织是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方式。
作者:周定刚;周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成为了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有较多重大的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生流行,包括非典型肺炎 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流感 H1N1等。人群对急性呼吸道疾病有普遍易感性,很容易引起大范围的流行,甚至导致社会的恐慌,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
作者:姚元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围手术期病人的心理特点以及心理护理措施加以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手术患者22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且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心理特点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分析发现,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紧张、恐惧、焦虑、急躁等。在护理人员有效的心理护理下,全部患者的心理问题都得到一定的缓解,并且在手术期间未发生由于心理问题而影响手术的情况。结论:医务工作人员应当系统、全面地了解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且采取有效措施对病人的不良心理进行疏导,消除病人的顾虑,进而提高病人接受医生治疗的配合度。
作者:尹秀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及处理。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急诊内科于2012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急诊患儿60例,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患儿的疼痛率为10%,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00%。两组数据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小儿急性腹痛应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够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作者:严金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1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4例,其中观察组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产妇,对照组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的产妇,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分娩成功率、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分娩成功83例(88.3%),中转剖宫产11例,对照组分娩成功率为100%。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产时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产程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均为出现子宫破裂等症状。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在严密监护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也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临床上可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以降低分娩损伤和并发症。
作者:张国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外固定联合置管冲洗负压引流治疗胫骨骨折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 LCP 外固定联合置管冲洗负压引流,对照组单纯予以局部换药,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为85.71%、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14%、85.71%(P<0.05);观察组无再次清创及并发症病例,与对照组的16.13%及9.05%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LCP 外固定联合置管冲洗负压引流治疗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具有显著疗效,且恢复较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小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8月84例确诊慢性宫颈炎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诊治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联合微波保妇康栓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用药组)各42例,对比分析两组结果差异,指导临床对于慢性宫颈炎的诊治实践。结果: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组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治愈率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效果显著,有利于慢性宫颈炎的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钟鸿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优质服务在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行剖宫产患者11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的疼痛评分相对于对照组来说明显较低,护理满意度调查方面,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更好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同时能够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王存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骨创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我院自2013年10月起在骨创伤科开始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前一年的120例骨创伤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一年的12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h 的疼痛程度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120例患者的疼痛评估等级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1.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骨创伤患者疼痛控制管理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张毅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6例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收治的共3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大83岁,小14岁,平均64岁;摔伤32例,车祸伤4例。均为新鲜骨折,根据 Garden 分型:Ⅱ型12例,Ⅲ型19例,Ⅳ型5例。结果:对36例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0.5~4年。患者骨折的平均愈合时间为6.5个月。手术后空心螺钉无松动和折断的现象。术后2年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出现2例,股骨头塌陷1例。髋关节功能评价按 Brumback 标准:19例优,13例良,4例差,病例优良率为88.89%。结论:使用空心螺钉内固定的方式治疗股骨颈骨折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是青壮年,其能够提高患者的骨折愈合率,降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郭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在中医利水健脾补肾法治疗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7月-2013年4月我诊所收治的150例高血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5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利水健脾补肾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9.3%,两组比较,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利水健脾补肾法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使用和采纳。
作者:彭胤超;赵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血常规的临床检验结果,从而提高血常规临床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随机收集12个月内进行血常规临床检验患者的资料,对患者的检查过程和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血常规临床检验效果的因素。结果:通过深入分析患者的血常规临床检查过程和效果,发现影响血常规检查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血液标本的类型、人为因素、仪器因素等。同时,进行血常规临床检查可以为患者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结论:血常规临床检查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十分必要,同时在进行临床检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人为及仪器造成的误差,提高血液标本的治疗,尽量提高血常规临床检查结果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作者:陈华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用健脾利湿、清热活血的中医方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其中实验组50名患者采取健脾利湿、清热活血的中医方进行治疗,观察组50名患者沿用西药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胃痛、黑便、出血等症状的改善程度优于观察组,胃镜检查和幽门杆菌(HP)的测定疗效也相较于观察组更为显著。
作者:李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预防与康复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28例偏瘫患者急性期到恢复期肩手综合征的预防、治疗和护理,结果:428例中,135例患者恢复基本运动功能,独立完成日常的生活自理活动。结论:加强偏瘫患者患侧肢体继发性并发症的预防和康复护理,促进患者肢体的功能恢复,使之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李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袋鼠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常规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与安全性。方法:分别取极低出生体重儿各40例纳入对照组、实验组,后者给予袋鼠式护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恢复正常出生体重天数、胎便排完时间、经口喂养时间低于对照组,出生后21d 增长体重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施袋鼠式护理前、护理后,心率、呼吸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人均体温(37.2±0.2)摄氏度,高于护理前(36.9±0.1)℃,护理后出现抚摸自己行为23例、双脚踏步反射38例、对声音刺激有反应张眼等反应18例高于护理后4例、8例、5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给予袋鼠式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促新生儿感官、肠道功能等多种机体功能恢复,可作为常规护理内容。
作者:巨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运用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手术前的用药效果。方法:本站近年来共对100例绝经妇女实施宫内节育器取出手术,将其平均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类,其中观察组手术前运用米索前列醇药物,对照组术前不用任何药物,比较两组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方面的统计情况。结果:在对观察组运用米索前列醇药物之后,其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效果等方面统计均优于对照组,其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在宫内节育器取出手术实施之前,运用米索前列醇效果较为显著,治疗过程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黄志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