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高症的护理

李惠宁;唐莉;刘凤霞

关键词:妊高症, 孕产妇,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妊高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妊高症患者进行整体规范护理采取正确的护理取得良好疗效。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及治疗患者痊愈出院未发生母婴死亡现象。结论: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安全分娩,减少围产期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益肾散瘀汤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62例观察

    目的:观察益肾散瘀汤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2例以自拟益肾散瘀汤治疗,观察组46例用月月舒痛经宝颗粒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9%、对照组73.9%,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益肾散瘀汤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

    作者:张艳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49例治疗分析体会

    目的:总结患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体会。方法:对199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4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进行探讨,其中,37例行手术治疗,其余病例采取保守治疗。结果:49例存活44例(89.8%,44/49),死亡5例(10.2%,5/49)。42例(95.5%,42/44)随访(时间为6月~2年),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级标准,恢复正常(智力正常,精神良好,四肢功能无障碍)26例(59.1%,26/44),轻度残疾14例(31.8%,14/44),重度残疾4例(9.1%,4/44)。结论:小儿重型颅脑损伤发病危急、变化快,应该早期诊断,早期积极综合治疗并且积极抢救,能明显地改善预后。

    作者:韩东;宋伟;夏国庆;王东晓;王卿峰;祝启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疏风解毒伴生血宁灌肠治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疏风解毒胶囊及生血宁灌肠对布尼亚病毒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疗效。方法:将66例病人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用疏风解毒胶囊及生血宁片灌肠,7天一疗程,对照组传统利用利巴韦林加痰热清静点,7天一疗程。治疗前后查血小板、白细胞、肝肾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9%,对照组有效率66.66%,治疗组3天后 WBC 及血小板升高正常占78.12%;对照组仅9.09%恢复正常。有统计学显著差异 P <0.001。结论:疏风解毒配合生血宁治疗针对病理环节有较高的治疗意义。

    作者:张丽婷;梁韶春;刘倩;孙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防治烧伤感染的临床方法探讨

    烧伤主要的特点就是片面性的处置也能够导致患者体征状态失衡,从而造成患者各项机体机能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烧伤的病理程度可属于免疫与应激为重点的全身性病症。烧伤患者在临床中极易引发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整个治疗恢复情况,甚至感染严重时会导致患者身体各功能器官发生障碍,威胁患者生命。对此,当烧伤患者进行治疗时,如何确保创面的有效处理,减少烧伤感染的发生率,已成为当前临床治疗烧伤病症的热门问题。

    作者:马林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心理护理在无痛人流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心理护理在无痛人流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我院妇产科进行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共计70例相关资料,分别护理后按照疗效标准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显效者28例,有效者6例,失败者1例,总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结果(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积极的心理护理具有更优秀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喜元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老年科住院患者坠床跌倒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老年科老年住院患者意外坠床/跌倒发生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6例老年住院患者意外坠床/跌倒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坠床/跌倒发生的原因。结果:6例患者坠床/跌倒与患者年龄、自我认知缺乏、家庭支持因素、环境因素、服用药物和护士责任心不强等因素相关。结论:应提高护士对患者跌倒的预测能力,提供全面周到的护理服务,从而降低老年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

    作者:王思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探讨

    目的: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选择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35例采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对两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良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满意,手术时间短,预后佳。

    作者:张汉沛;蒋忠强;白海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当前内地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带教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从一个实习生的角度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本科教育已经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临床实习是护理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能力素质的关键环节。目前许多教学医院为了适应本科生的高标准知识需求,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及师资特点制定了实习大纲,多采取一对一师带徒的护理教学模式,而且大多数的科室都有实习教学目标。尽管它对提高护理本科生临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实施方法和带教方式上的局限性,也产生了一些不可低估的问题。根据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发现至今尚未有文章从实习生角度来分析这些问题,因此,本文就笔者参与广西中医学院赛恩斯新医药学院05级55名护理本科生的实习带教现状的调查,对当前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带教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并总结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和各位护理老前辈及正在实习的同学一起分享。

    作者:黄明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消化内科8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8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给予积极的护理,即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与抢救,做好出血期间的观察和护理。结果:8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痊愈中必不可少。

    作者:王玉蓉;张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儿肠炎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肠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小儿肠炎54例,分析临床诊断方法,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组。对照组27例,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应用葡萄糖酸锌,共27例。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相比,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P <0.05),差异显著。结论: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肠炎效果显著,临床可推广。

    作者:阴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带气囊色努矫形器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评价带气囊色努矫形器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纳入患者22例,分别给予传统以及带气囊色努矫形器治疗,对比临床疗效与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舒适度低于观察组,观察组 Cobb 角度、AVR 等级改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带气囊色努矫形器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有助于增进疗效,舒适感更强。

    作者:梁天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护理探析

    目的:对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4年3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小儿消化不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对两种护理临床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74.3%,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4.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小儿消化不良采取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一系列科学、合理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患儿身体的恢复,对提高我院的整体护理质量有着良好的效果。

    作者:朱月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针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观察急诊过程中选择胺碘酮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01月-2015年01月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70例。针对所有患者全部选择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表现。结果:所有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完成治疗后,临床获得较高的治疗总有效率,并且房颤症状治疗有效率高于其他类型的治疗有效率明显(P <0.05)临床存在较低的概率出现不良反应的现象,并且未表现出疾病死亡的现象。结论:针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临床选择胺碘酮进行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患者临床症状可以获得有效缓解,未表现出显著的不良反应,可以有效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性。

    作者:李祖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

    目的:比较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效果。方法:A、B、C 三组各纳入患者35例,分别给予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静吸复合麻醉。结果:C 组、A 组麻醉副作用发生率高于 B 组,A 组、B 组,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 FRVI 低于 C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种麻醉均较为安全可靠,麻醉效果好,但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效果相对更高,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少,恢复快。

    作者:红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胺压缩雾化泵吸在毛细支气管炎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和复方异丙托联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对照组行抗感染、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胺雾化泵吸入,一般连用3-5天。结果:治疗组在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雾化泵吸入疗效明显,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应用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胺压缩雾化泵吸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行。

    作者:禹德辉;李秀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鼻烟窝切口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背侧脱位1例临床治验

    1临床资料患者王某,男,38岁,于2014-09-16因摔伤致左腕部疼痛,肿胀,活动不利半天余来我院就诊,急诊查体并查看外院所拍 X 线片,给予手法整复后急诊以"左手舟骨骨折收入院",入院后给予行左腕关节 CT 平扫及三维重建检查后,再次仔细阅片后给予修正诊断为:1左手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背侧脱位2左手三角骨骨折。查体:患者左腕部周围广泛肿胀,压痛明显,纵向叩击痛(+),左腕关节屈曲旋转活动功能受限,主动尺偏桡偏功能均受限,左手指间关节活动正常,患肢肢端感觉及血运可。

    作者:张宝飞;谢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阿司匹林化学性质初探

    目的:1882年,德国拜尔公司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了一种药品,叫做乙酰水杨酸,也就是 Aspirin,翻译成中文就是"阿司匹林",其化学分子式是 C8H8O4,分子量是152。方法:作为公众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药品之一,"阿司匹林"的解热镇痛功能极为显著,也正因如此,其在生活及医学领域才受到更多的选择,对它我们也才更加熟悉。结果:"阿司匹林"自诞生之日起,已走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不过其功能却依然如故,经久不衰,一直以来都是医疗临床中对发热、风湿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王芳;甄睿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血清 CRP、BNP 及 LDH 浓度变化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 C 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航天中心医院呼吸科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 COPD 急性加重(AECOPD)住院患者共73例,心脏超声测定肺动脉压力,测定血清 CRP、BNP、LDH、PaO2水平。结果:73例中31例伴有肺动脉高压,为肺动脉高压组,42例肺动脉压正常,为肺动脉压正常组。肺动脉高压组血浆 CRP;中位55.4mg/L(1.0~200.0mg/L)、BNP;中位131.4pg/ml(16.0~465.0pg/ml)、LDH;中位235.4IU /L(132.1~347.0IU /L)浓度水平明显高于肺动脉正常组 CRP;中位24.6mg/L(1.0~145.0mg/L)、BNP;中位42.2pg/ml(10.0~112.0pg/ml)、LDH;中位188.3IU /L(110.6~289.8IU /L)浓度水平,肺动脉高压组的 CRP、BNP、LDH 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 =0.728,0.823,0.854,P <0.01),PaO2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则呈负相关(r =-0.606,P <0.01)。结论:COPD 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 CRP、BNP、LDH 水平明显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明显的相关性,监测血清 CRP、BNP、LDH 水平可作为临床评估 COPD 并肺动脉高压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

    作者:吴晓瑞;姜宏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浅析胸外科手术后的胸部物理治疗护理

    目的:对胸外科手术后的胸部物理治疗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以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46例接受胸外科手术的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3例,对照组患者未接受胸部物理治疗,实施常规胸外科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接受胸部物理治疗,则给予胸部物理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相应护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相对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有效排痰速度更快,拔管时间更短,肺不张发生率也较低,且各项比较结果差异显著(P <O.05)。结论:胸外科手术后胸部物理治疗护理有利于患者咳嗽力量的增强,加快排痰速度,且拔管时间短、肺不张发生率低,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艳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目的: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取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的相关资料。结果: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中,有22例(36.67%)患者采用了米司非酮联合甲氨蝶呤进行药物保守治疗和 B 超检测下负压吸宫术治疗,经过治疗后痊愈;有18例(30.00%)患者采取了经子宫全切除术,术后患者痊愈;有20例(33.33%)患者采取经腹部切口进行楔形切除子宫瘢痕病灶,全部患者痊愈。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是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

    作者:热米拉·艾尔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