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

红英

关键词:靶控静脉麻醉, 静吸复合麻醉, 异丙酚, 芬太尼, 瑞芬太尼
摘要:目的:比较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效果。方法:A、B、C 三组各纳入患者35例,分别给予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静吸复合麻醉。结果:C 组、A 组麻醉副作用发生率高于 B 组,A 组、B 组,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 FRVI 低于 C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种麻醉均较为安全可靠,麻醉效果好,但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效果相对更高,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少,恢复快。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小儿胃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在胃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08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胃炎患儿,按双盲法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联合应用甲硝唑、阿莫西林治疗,实验组患儿联合应用克拉霉素、替硝唑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胃炎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6.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胃炎患儿,效果满意,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陈定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浅析胸外科手术后的胸部物理治疗护理

    目的:对胸外科手术后的胸部物理治疗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以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46例接受胸外科手术的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3例,对照组患者未接受胸部物理治疗,实施常规胸外科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接受胸部物理治疗,则给予胸部物理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相应护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相对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有效排痰速度更快,拔管时间更短,肺不张发生率也较低,且各项比较结果差异显著(P <O.05)。结论:胸外科手术后胸部物理治疗护理有利于患者咳嗽力量的增强,加快排痰速度,且拔管时间短、肺不张发生率低,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艳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应用研究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土墩子农场疾控中心儿童保健科2014年1月-2014年10月保健的166名儿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健知识的普及,观察组在常规保健知识普及的基础之上进行健康教育,对两组保健儿童的健康状况、家属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儿童保健的健康状况、家属的满意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儿童保健门诊工作中应用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可提升儿童的健康质量,可安抚保健儿家属的情绪,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齐文凤;刘淑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分析药剂科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分析药剂科在药品不良反应方面的检测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并作出应对这些问题的对策。方法:通过针对药剂科多年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以及相应的检测管理工作分析来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只有加强规章制度的规范化操作,树立正确的认知体系,增强药品安全责任体现的建设,才能够完善这方面的检测管理。

    作者:王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定点医院结核病防治模式下肺结核患者诊疗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对定点医院结核病防治模式下,患肺结核病人其诊断治疗的状况进行调查,使之成为定点医院以后工作的指导内容。方法:在2014年5月对6个定点医院卫生行政部门、结核病医疗机构、防治机构的相关人员进行深入了解,并对患有结核病的病人进行定量调查。结果:国家政策、当地医疗机构、结核病患者对其认知度、医生误导等都会影响结核病患者的诊疗行为。结论:对影响结核病患者诊疗行为的有关因素进行有效改进,使结核病防治工作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作者:李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 MODS 的护理

    目的:总结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3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的同时,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注重滤过管道的护理,同时完善心理安抚和并发症预防护理。结果:治疗和护理前后患者 APACHEII 评分、生化指标、生命体征较前明显改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14例好转,17例痊愈,2例并发胰周囊肿手术后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效果明显,但疗效的发挥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

    作者:崔美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巧用抽血头皮针在危重症病人血标本采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抽血头皮针在危重症病人采集血标本中的应用,应用抽血头皮针抽取动脉血一次性完成血气分析及代替静脉血进行其他的血液检查[1](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心肌标志物等),避免了传统方法的二次穿刺,在保证血质量的同时,缩短抽血时间,减少病人痛苦。方法:将200例需取血气分析及其他血液标本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抽血头皮针抽取动脉血,完成血气分析及其他血液标本。对照组运用传统方法,先用抽血头皮针采取静脉血,再用动脉采血器采取动脉血。观察穿刺次数、采血时间、穿刺成功率、动脉血分辨率。结果两组穿刺次数、采血时间、穿刺成功率、动脉血分辨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抽血头皮针抽取动脉血完成血气分析及其他血液标本采集,具有提高采血成功率、缩短采血时间、减轻病人痛苦的优点,从而有助于医生尽快制定治疗方案、减少护理工作量、减轻病人痛苦。

    作者:邓荔;付倩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69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均行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对照组33例行围手术期常规处理方案,研究组36例行快速康复外科处理方案,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住院、首次排气、输液治疗、肠鸣音恢复等的时间均显著多于研究组,且并发症率的发生率39.4%显著高于研究组13.9%,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李建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儿重症肺炎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观察与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6例重症肺炎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根据病情变化快,易累及其他器官和系统并发症,护理时应从个体差异、病理差异、并发症的差异、心理差异、家庭差异等密切关注分析,并进行对应的干预措施。结果:16例重症肺炎治愈14例,好转2例。结论:密切观察和监测病情变化,提高护理操作水平,强化护患沟通,减轻患儿病情,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结合家长参与式的人性化护理模式能积极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刘晓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黔产莪术药材及饮片贮藏研究

    目的:进行黔产莪术药材及饮片的贮藏条件研究,为企业药材生产及饮片贮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参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2013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2002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2010版)的相关要求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结果:黔产莪术药材及饮片贮藏条件能够满足实际生产要求。结论:该贮藏条件使药材及饮片的质量稳定,实用、可行性较高,可用于黔产莪术药材及饮片的贮藏。

    作者:刘英波;潘年松;朱诗国;罗俊;许政旭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患者的术中护理配合

    目的:探析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患者的术中护理。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救治的80例进行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回顾分析患者的术中护理配合。结果:80例患者在我院治疗后,护理满意度是92.5%,治疗有效率是100%,没有严重并发症的出现。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患者的术中护理配合,能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并发症的出现,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执行,避免人为因素对手术产生的影响。

    作者:肖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ICU 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目的:对 ICU 病房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与探究,并对从存在的护理隐患提出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4年8月60例处于 ICU 病房的患者,对在 ICU 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且对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进行了评估。结果:在对60例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出现护理过失的概率为1.84%,患者的满意度为78.34%,实施隐患防范措施后护理过失与满意度的概率分别为0.65%和98.52%,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强对 ICU 病房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制定安全管理方案,可很大程度上提高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君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脑梗塞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在脑梗塞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62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满意率为80.65%,观察组满意率为96.77%,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对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张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探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及部分子宫内膜的子宫体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行性及价值

    目的:分析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及部分子宫内膜的子宫体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将2007年5月-2011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子宫良性病变需切除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子宫切除;观察组采用子宫体大部分切除。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绝经期症状以及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在经过不同治疗后,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无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围绝经期症状不明显,对照组发生围绝经期症状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子宫肌瘤治疗时,选择采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及部分子宫内膜的子宫体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于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儿脑积水分流术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分析小儿脑积水分流术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之间于我院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38例小儿脑积水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与术后并发症情况,总结观察和护理措施。结果:患儿术后主要发生分流管装置位移、分流管阻塞、颅内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经对症治疗或再次入院治疗后痊愈。结论:密切观察行分流术后小儿脑积水患儿的体征和病情,提早预防和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有助于提高患儿的预后效果,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周红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针药并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56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针灸配合汤药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吲哚美辛片口服、维生素 B12针穴位注射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28%,对照组总有效率64.29%,两组比较X2=4.91,P <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疗效。

    作者:双文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医患沟通学在医学教育中的意义

    近几年我国医患纠纷不断,医学暴力事件频发。掌握一定的医患沟通技巧不仅能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还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医学人文教育薄弱,是我国医学教育的软肋,医患沟通是整个人文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促进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医患沟通是诊疗过程顺利进行的保证,是医学进步的推动剂。

    作者:赵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妊高症的护理

    目的:探讨妊高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妊高症患者进行整体规范护理采取正确的护理取得良好疗效。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及治疗患者痊愈出院未发生母婴死亡现象。结论: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安全分娩,减少围产期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

    作者:李惠宁;唐莉;刘凤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暑期考研辅导班考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暑期考研辅导班考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LC -90)对768名考生进行测试,并与中国青年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暑期辅导班考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正常人群水平,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外,其余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几个方面。结论:暑期辅导班考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理想,一定程度地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应在考研复习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以维护考生的心理健康。

    作者:涂茜;林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妇产科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输卵管异位妊娠症患者接受腹腔镜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在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输卵管异位妊娠症患者中,抽取50例患者,运用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n =25)与对照组(n =25)。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等相关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对患有输卵管异位妊娠症的患者施以治疗时,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方法较传统的治疗方法来说,患者的治疗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患者所承受的手术痛苦较小,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吕豫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