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东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的疗效评价。方法:收集我院门诊输液室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计200例门诊输液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门诊就医的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100例研究组和100例对照组,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手段。对比两组对两组护理满意度及输液等候时间。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及输液等候时间分别为(92.3±5.1分、2.3±1.6分钟)、(85.2±6.7、6.1±2.3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综合护理对能明显提高门诊输液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输液等候时间。
作者:许红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超过1500万人且疾病具有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三高"特点。尽管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疾病所导致的死亡率逐渐降低,但大部分患者治疗后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给其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严重者甚至出现语言、吞咽功能障碍,偏瘫等。如何更好的促进脑卒中后患者恢复,降低致残率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目前临床普遍关注的课题。本文就近年来临床应用中医针灸疗法结合现代康复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所取得的进展,疗效作用机制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更好的将针灸与康复治疗进行结合,提高疾病治疗效率,促进患者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苑海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5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经过有效、及时的临床护理,53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均未发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并发症及术后感染。结论:采取有效、及时的护理措施对于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来说,具有积极意义,可直接提高患者颈椎融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庆敏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肺栓塞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了26例肺栓塞患者的诊治过程及护理经验。结果:25例痊愈出院,1例合并其他疾病死亡,成功率96.1%。结论:对肺栓塞患者进行规范化的护理,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任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检验人员在工作期间处于高风险的环境中,不仅会对其自身的健康产生威胁,而且还可能成为发生院感的途径。本文分析了临床检验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方式及原因,总结了检验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及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置。
作者:王维卿;黄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的方法在口腔修复中的作用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局部义齿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口腔修复中结合正畸治疗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仅为6.98%,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20.93%;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高达97.97%,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99.37%。P <0.05,表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口腔修复中采用正畸治疗的方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了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文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1882年,德国拜尔公司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了一种药品,叫做乙酰水杨酸,也就是 Aspirin,翻译成中文就是"阿司匹林",其化学分子式是 C8H8O4,分子量是152。方法:作为公众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药品之一,"阿司匹林"的解热镇痛功能极为显著,也正因如此,其在生活及医学领域才受到更多的选择,对它我们也才更加熟悉。结果:"阿司匹林"自诞生之日起,已走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不过其功能却依然如故,经久不衰,一直以来都是医疗临床中对发热、风湿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王芳;甄睿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4年8月期间诊治的9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护理路径组(49例)与常规护理组(49例),常规护理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护理路径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患者的医疗费用、住院天数及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路径组的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 <0.05),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P <0.05),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梁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分析小儿脑积水分流术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之间于我院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38例小儿脑积水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与术后并发症情况,总结观察和护理措施。结果:患儿术后主要发生分流管装置位移、分流管阻塞、颅内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经对症治疗或再次入院治疗后痊愈。结论:密切观察行分流术后小儿脑积水患儿的体征和病情,提早预防和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有助于提高患儿的预后效果,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周红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并发低钠血症的主要症状、特点、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0月之间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254例,其中并发低钠血症者54例,设为观察组,其余200例设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比较其意识障碍情况与死亡率。结果:在254例脑出血患者中,共54例并发低钠血症,发病率为21.26%,对照组患者中昏迷6例,昏迷发生率为3.0%,观察组患者昏迷19例,昏迷发生率为35.19%,远大于对照组,P <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共7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3.5%,观察组共1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9.63%,远大于对照组,P <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出血患者一旦并发低钠血症,很可能发生昏迷,甚至死亡,预后效果差,需要在早期积极给予对症治疗,降低死亡率。
作者:荆建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评价带气囊色努矫形器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纳入患者22例,分别给予传统以及带气囊色努矫形器治疗,对比临床疗效与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舒适度低于观察组,观察组 Cobb 角度、AVR 等级改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带气囊色努矫形器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有助于增进疗效,舒适感更强。
作者:梁天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脑钠肽与心律失常的内在关系与临床判断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的100心律失常和30例正常病患,对其血浆中含有的脑钠肽浓度与心律失常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律失常病患中有69.00%的人群存在脑钠肽升高的情况,其中房性心律失常中升高比例为75.86%,交界性心律失常病患为56.25%,室性心律失常者为74.36%。结论:脑钠肽与心律失常存在一定联系,但是在不同心律失常的判定中暂且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主要与房性心律失常有着正相关性,脑钠肽浓度越高,房性心律失常情况越严重,可以作为房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参考。
作者:沈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在先兆流产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随机将110例先兆流产患者均分为2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保胎成功率、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保胎成功率更高,症状消失时间更短,住院时间更少,护理满意率更高,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先兆流产患者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取得不错的效果,保胎成功率更高,症状消失更快,同时可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作者:杜红玲;冯瑞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与研究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在治疗小儿肺炎中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使用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 C 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平均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前两组 C 反应蛋白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均有所好转,观察组好转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合阿奇霉素和痰热清治疗小儿肺炎,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改善小儿血清 C 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对临床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黄永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贫血孕妇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妊娠合并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系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工作的治疗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94.74%>68.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妊娠合并贫血患者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产妇生活质量,降低孕妇死亡率提高分娩质量。因此,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牛媛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79例,实验组施行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与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并发症(9.09%)少于对照组(22.85%),满意度相对较高,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用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有效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孟凡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培养急诊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的方法。方法:将我院急诊科36名护士平均分成试验1组和实验2组,对试验1组护士实施集体培训,对试验2组护士实施分层培训。培训结束后对两组护士进行急诊护理理论知识考核和实践技术考核。结果:试验2组护士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实践技术考核成绩均优于试验1组(P <0.05),患者对试验2组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试验1组(P <0.05)。结论:对急诊护士实施分层培训,可有效提高护士的岗位胜任能力。
作者:王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腹膜透析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5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对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的护理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护理方法,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作者:杨素琼;李小梅;林宝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讨论不同刷牙方法对口腔卫生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某校2014级无口腔疾病的口腔系学生60名,平均分成3组,使用同样的牙刷和牙膏,分别采取生理刷牙法、旋转刷牙法和巴斯刷牙法刷牙3分钟,观察3种刷牙方法清除牙菌斑的效果。结果:使用生理刷牙法后牙菌斑附着率为22.65%,降低68.29%,使用旋转刷牙法后牙菌斑附着率为18.44%,降低73.86%,使用巴斯刷牙法后牙菌斑附着率为15.76%,降低78.23%,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巴斯刷牙法能够有效清除牙菌斑,对于减少牙周疾病、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有重要作用。
作者:黄秀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自于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9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单纯接受西医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入院后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实验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开颅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结果:经治疗,三组患者 NIHSS 评分均明显降低,且三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观察组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5.6%、90.6%和93.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效果理想,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显著优势,临床应根据患者个人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法。
作者:张利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