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卿;黄磊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56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针灸配合汤药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吲哚美辛片口服、维生素 B12针穴位注射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28%,对照组总有效率64.29%,两组比较X2=4.91,P <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疗效。
作者:双文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讨论去除诱因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注射及乳果糖灌肠疗效。方法:将确诊肝性脑病的临床确诊病例41例(其中以2期病例为主),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以去除诱因,控制感染、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等的基础上,予以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注射7天,并以联合乳果糖灌肠。结果:两组患者经过1周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7.29,P <0.01)。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检验结果,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但治疗组效果更明显。结论:去除诱因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注射及乳果糖灌肠对肝性脑病治疗疗效较好。
作者:刘淼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1882年,德国拜尔公司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了一种药品,叫做乙酰水杨酸,也就是 Aspirin,翻译成中文就是"阿司匹林",其化学分子式是 C8H8O4,分子量是152。方法:作为公众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药品之一,"阿司匹林"的解热镇痛功能极为显著,也正因如此,其在生活及医学领域才受到更多的选择,对它我们也才更加熟悉。结果:"阿司匹林"自诞生之日起,已走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不过其功能却依然如故,经久不衰,一直以来都是医疗临床中对发热、风湿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王芳;甄睿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面颈部烧伤患者中应用护理预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6例面颈部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 =13)和对照组(n=13)。对照组采用常规烧伤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76.92%;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8.2±1.6)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2.1±2.5)d;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83.72%,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51.84%;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人员加强面颈部患者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洁盈;唐炼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阑尾手术患者分次健康教育和普通健康教育的对照,探讨健康教育对手术成功率、治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患者依从度的大小等。方法:将156例阑尾手术患者按照床位数奇偶数分为两组,两组分别78例,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术前、术后分次进行健康教育,然后对知晓率、心理状况、手术配合度、成功率、并发症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通过对观察组分次健康教育,不仅提高了患者对阑尾及手术前后护理的知晓率,也大大的提高了患者对手术依从度,手术的成功率明显提高且术后的并发症不高。结论:分次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阑尾疾病的认识和手术前后护理的要点,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配合手术、治疗及护理,同时也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白治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1]在母乳喂养中的重要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300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孕产妇不同时期进行母乳喂养指导。结果:287例母乳喂养成功,3例因母亲患有乙肝而不能母乳喂养,3例因新生儿有其他原因不能母乳喂养,3例因乳头皲裂而不能母乳喂养健康宣教,2例因母亲要外出打工而中断母乳喂养。2例为了保持体形而拒绝母乳喂养。结论: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满足了孕产妇的生理、心理、社会和家庭的需要,可以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韩美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分析小儿脑积水分流术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之间于我院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38例小儿脑积水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与术后并发症情况,总结观察和护理措施。结果:患儿术后主要发生分流管装置位移、分流管阻塞、颅内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经对症治疗或再次入院治疗后痊愈。结论:密切观察行分流术后小儿脑积水患儿的体征和病情,提早预防和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有助于提高患儿的预后效果,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周红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和对比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时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或者骨折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骨折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云;陈泉;潘杨;马剑;刘小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汉坦病毒是人类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体,可以引起人类两种疾病,分别是肾综合征出血热和肺综合征出血热。全世界范围内有40多种基因型,我国主要以汉坦型和汉城型为主。宿主动物分为四个类群,与病毒的进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不同型别的病毒可以引起不同类别的人类疾病,因此对该病毒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对该疾病的预防将一直进行。
作者:郭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的护理要点。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80例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患者为对象,均接受利普刀治疗。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加强健康宣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率。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患者进行利普刀治疗期间加强健康宣教,有助于保障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付建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有效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1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通过服用适量的酮替芬和硫酸沙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进行孟鲁司特钠联合匹多莫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观察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要高,病情复发率明显比对照组要低,且不良反应出现人数比对照组少,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且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病情复发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传茂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患者帕 XXX,男,维吾尔族,1983年8月15日出生于本地,农民,2015年3月26日上午因咽部不适,疼痛3天为主诉就诊,检查:咽部红染,扁桃体2度肿大。诊断:上呼吸道感染,既往过敏史:不详。2015年3月26日新疆时间10:25分时护士给予05毫克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皮试液皮试后,4分钟后出现胸闷,喉头塞感,呼吸困难,紫绀,频死感,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脉搏细弱,血压下降(0/0),四肢冰凉,全身发绀。针对上述症状,我们采取了积极治疗护理措施,是病人转为安。
作者:吐尔逊·阿克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持续及间断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5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26例,持续蓝光治疗),观察组(26例,间断蓝光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48h 血清胆红素比较 t =0.24,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后96h 血清胆红素比较 t =5.29,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6%)与对照组(34.6%)相比,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持续蓝光照射相比,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切,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更高,临床可广泛应用。
作者:李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 DEC 与 ECF 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到我院收治的Ⅱ-Ⅲ期乳腺癌女性患者93例,按照新辅助化疗方案分为两组,DEC 组48例和 ECF 组43例,其中(1)DEC 方案:多西他赛75mg/m2+表柔比星50 mg/m2+环磷酰胺500 mg/m2,第一天静脉滴注,1个周期为21d(2)ECF 方案:5-氟尿嘧啶500 mg/m2+表柔比星60mg/m2+环磷酰胺600 mg/m2,第一天静脉滴注,1个周期为21d;两个方案均行4个周期,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毒副反应。结果:DEC 组 OR、pCR 较 ECF 组高(P <0.05)DEC组在血液系统毒性反应和心脏毒性反应高于 ECF 组(P <0.05),其他胃肠道反应、肝脏毒性、脱发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中,DEC 方案的疗效优于 ECF 方案,在血液系统毒性反应和心脏毒性反应高于 ECF 方案,但耐受良好。
作者:褚瑞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下肢骨科手术采用腰一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可行性。方法:60例 ASAlI ~Ⅲ级60岁以上患者,行腰椎第3~4椎间隙穿刺注入0.75布比卡因1ml +10%葡萄糖1ml,并置入硬膜外导管。记录术中血压(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RR)。结果:所有患者均麻醉满意,顺利完成手术,无麻醉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腰一硬联合阻滞麻醉用于老年人下肢骨科手术具有安全、疗效确切的优点;并强调精心细致的临床监测和麻醉管理较麻醉方法更为重要。
作者:董祥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 EB 病毒检测在体检鼻咽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的1500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将1500名研究对象的 EBV -DNA 载量、EB -VCA -IgA 及 EA -IgA 阳性率进行统计,并比较不同年龄段者的阳性率,同时将三种检测指标的结果与终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比较三种检测指标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结果:EBV -DNA 载量、EB -VCA -IgA 及 EA -IgA 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年龄较高者的阳性率高于年龄较低者,另外 EBV -DNA 载量的、敏感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 EB -VCA -IgA 及 EA -IgA,P 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而特异度三种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P 均>0.05。结论:EB 病毒检测在体检鼻咽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其中 EBV -DNA载量的检测价值相对更高。
作者:吴伟晴;廖淑萍;林小兰;黄琼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探讨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出生缺陷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育龄女性500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所有女性均在孕前进行全方位的健康与风险检查评估,并对其进行跟踪随访,孕中检查,分娩后统计其胎儿缺陷发生率。同时选择未接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育龄女性5000名作为对照,比较两组胎儿缺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育龄女性怀孕分娩后胎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分别为102/万和20/万,观察组胎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通过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能有效做好怀孕风险预防工作,降低胎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祖美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胃乐新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消化性胃溃疡患者168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4,对照组仅采取胃乐新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进行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X2=6.39,P <0.05)差异显著,且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采取胃乐新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消化性胃溃疡患者,治疗效果较为满意,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翟慧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康惠尔透明贴在预防化疗引起静脉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来我科进行化疗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患者,其中观察组51例患者在输注化疗药物的同时给予沿血管走向使用康惠尔透明贴,对照组的51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结果:对照组的静脉炎发生例数为15例,观察组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例数为2例。结论:观察组的静脉炎发生例数为2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例,所以康惠尔透明贴在预防化学性静脉炎的效果上是显著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白晓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甲硝唑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科学配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11月间我院500张甲硝哇处方,对近年来我院在临床治疗中应用甲硝唑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对科学配伍用药策略进行了探讨。结果:在临床治疗中应用甲硝唑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有神经系统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泌尿系统反应、戒酒硫样反应以及过敏反应等,其中过敏反应与消化系统反应较为常见。采用静脉给药方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口服给药方式。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应用甲硝唑,需要注意科学配伍用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张立仁;武剑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