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EB 病毒检测在体检鼻咽癌筛查中的应用

吴伟晴;廖淑萍;林小兰;黄琼芳

关键词:EB 病毒, 体检, 鼻咽癌筛查,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 EB 病毒检测在体检鼻咽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的1500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将1500名研究对象的 EBV -DNA 载量、EB -VCA -IgA 及 EA -IgA 阳性率进行统计,并比较不同年龄段者的阳性率,同时将三种检测指标的结果与终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比较三种检测指标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结果:EBV -DNA 载量、EB -VCA -IgA 及 EA -IgA 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年龄较高者的阳性率高于年龄较低者,另外 EBV -DNA 载量的、敏感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 EB -VCA -IgA 及 EA -IgA,P 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而特异度三种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P 均>0.05。结论:EB 病毒检测在体检鼻咽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其中 EBV -DNA载量的检测价值相对更高。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复杂手术后在麻醉复苏室的护理

    目的:分析和研究小儿复杂手术后在麻醉复苏室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复杂手术患儿104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将两组患儿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小儿复杂手术苏醒期护理中,其能够有效避免或减少苏醒期并发症发生,对促进患儿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谢晓晓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50例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有效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1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通过服用适量的酮替芬和硫酸沙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进行孟鲁司特钠联合匹多莫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观察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要高,病情复发率明显比对照组要低,且不良反应出现人数比对照组少,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且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病情复发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传茂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尿液有形成分染色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尿液有形成分染色技术是泌尿系统疾病(尤其是肾脏疾病)诊断中重要的检查方法,可以有效鉴别尿液有形成分。本文中将对改良染色法、细胞化学染色法、荧光染色法及纺织染料染色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进行阐述,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难点,并对尿液有形成分染色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探析。

    作者:黄明雄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脑梗塞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在脑梗塞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62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满意率为80.65%,观察组满意率为96.77%,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对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张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胃乐新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胃乐新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消化性胃溃疡患者168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4,对照组仅采取胃乐新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进行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X2=6.39,P <0.05)差异显著,且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采取胃乐新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消化性胃溃疡患者,治疗效果较为满意,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翟慧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害及治疗进展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无典型的临床症状,早期诊断困难,但是发病率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患病期间还会对患儿的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认识到其危害的严重性,并给予有效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对患儿的影响和损害情况、临床治疗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等进行简单的研究和探讨。

    作者:邓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进展

    本文主要对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的分析,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闫文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急诊重症肺血栓栓塞症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急诊重症肺血栓栓塞症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诊重症肺血栓栓塞症患者66例,分为两组,单纯给予对照组患者抗凝治疗,研究组则采用抗凝联合溶栓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8.7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分析急诊重症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定,并给予其抗凝联合溶栓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保佑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前置胎盘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并且分析前置胎盘的危险因素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接受的45例前置胎盘患者,将其和45例正常的产妇进行对比,对比内容包括孕妇孕产次、年龄、前置胎盘史、剖宫产史、流产次数、妊娠结局等等。结果:对照组前置胎盘史者以及剖宫产史者的比例显著的低于实验组;对照组孕产次、年龄以及流产次数都低于实验组;对照组新生儿早产人数、新生儿死亡率等情况也都优于实验组。结论:如果医师发现有产妇出现凶险性前置胎盘危险因素的话应该要提高警惕,并通过各种检查及时地诊断;如果说患者已经确诊为凶险性前置胎盘,相关工作人员要预见患者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并且积极做好抢救的工作,务必保证母婴的生命安全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李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透析病人颈静脉插管的护理

    近年来肾衰竭患者越来越多,血液透析发挥的作用显而易见。除救治慢性、急性肾衰竭外,血液透析在治疗重度难愈性心力衰竭、毒物中毒、药物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等很多疾病都发挥了很大作用。为确保血液透析后的血液灌输,要保证血管通畅。本文通过收集部分案例,根据经验,总结出,患者出现血管硬化、休克、水肿等症状,不利于进行静脉穿刺。颈静脉插管能保证血液透析的血液血管通畅问题。另外只有做完颈静脉插管后的留置护理,才能有效保证血液透析治疗的进行,大限度的提高手术安全性。本文根据本院实际总结一些护理经验。

    作者:闵庆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作用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的方法在口腔修复中的作用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局部义齿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口腔修复中结合正畸治疗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仅为6.98%,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20.93%;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高达97.97%,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99.37%。P <0.05,表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口腔修复中采用正畸治疗的方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了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文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消化道溃疡的中医常见治疗

    消化道溃疡多见于胃和十二指肠,是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初病者多为实热,久病者常为虚寒,此病的发生与饮食、遗传、HP 感染等诸多因素相关。中医有诸多验方和经验,临床应用较好。

    作者:李彦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病房中的运用分析

    目的:探究在急诊病房中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6例急诊病房中的患者进行护理管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1例采取护理风险的管理,对照组35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投诉率和差错率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5.71%,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诊病房中采取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大大减少风险事件,避免护患纠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可广泛推荐。

    作者:郑绪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出生缺陷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出生缺陷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育龄女性500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所有女性均在孕前进行全方位的健康与风险检查评估,并对其进行跟踪随访,孕中检查,分娩后统计其胎儿缺陷发生率。同时选择未接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育龄女性5000名作为对照,比较两组胎儿缺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育龄女性怀孕分娩后胎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分别为102/万和20/万,观察组胎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通过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能有效做好怀孕风险预防工作,降低胎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祖美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目的: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取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的相关资料。结果: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中,有22例(36.67%)患者采用了米司非酮联合甲氨蝶呤进行药物保守治疗和 B 超检测下负压吸宫术治疗,经过治疗后痊愈;有18例(30.00%)患者采取了经子宫全切除术,术后患者痊愈;有20例(33.33%)患者采取经腹部切口进行楔形切除子宫瘢痕病灶,全部患者痊愈。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是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

    作者:热米拉·艾尔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儿重症脑炎昏迷病人的病情观察要点及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脑炎昏迷病人的病情观察要点和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56例小儿重症脑炎昏迷患者,其接受整体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早期在我院接诊的55例小儿重症脑炎昏迷患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设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小儿重症脑炎昏迷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小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巧用抽血头皮针在危重症病人血标本采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抽血头皮针在危重症病人采集血标本中的应用,应用抽血头皮针抽取动脉血一次性完成血气分析及代替静脉血进行其他的血液检查[1](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心肌标志物等),避免了传统方法的二次穿刺,在保证血质量的同时,缩短抽血时间,减少病人痛苦。方法:将200例需取血气分析及其他血液标本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抽血头皮针抽取动脉血,完成血气分析及其他血液标本。对照组运用传统方法,先用抽血头皮针采取静脉血,再用动脉采血器采取动脉血。观察穿刺次数、采血时间、穿刺成功率、动脉血分辨率。结果两组穿刺次数、采血时间、穿刺成功率、动脉血分辨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抽血头皮针抽取动脉血完成血气分析及其他血液标本采集,具有提高采血成功率、缩短采血时间、减轻病人痛苦的优点,从而有助于医生尽快制定治疗方案、减少护理工作量、减轻病人痛苦。

    作者:邓荔;付倩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论中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核心问题

    居家养老服务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关系到我国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国家的和平与发展。而现存的中国传统的观念在人们心中,尤其是在老年人心中根深蒂固,"养子防老"是老年人普遍认同和推崇的观念,他们认为家庭养老远远好过于社区养老,而且不愿意在自己的暮年时期住进社区养老院,在这样的情况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应运而生。

    作者:石细秀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前列地尔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脑钠肽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在常规舒张性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后对患者血浆中脑钠肽与超敏 C 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其中10例为 NYHY 分级Ⅲ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另外10例为 NYHY 分级Ⅳ级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而对照组(20例)同样为其中10例为 NYHY 分级Ⅲ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另外10例为 NYHY 分级Ⅳ级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脂微球载体制剂10g,每日1次,连续应用10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 B 型脑钠肽(BNP)及超敏C 反应蛋白(hs -CRP)水平,治疗前,4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 BNP 前列地尔和 hs -CRP 均升高,结果:治疗后,随着心功能的改善,4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 BNP 和 hs -CRP 均有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浆 BNP 水平显着下降(P <0.05),超敏 C 反应蛋白(hs -CRP)水平明显降低(P <0.05),6min 步行距离明显延长。结论: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可进一步提高性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浆中脑钠肽与超敏 C 反应蛋白水平。

    作者:郑国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儿重症肺炎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观察与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6例重症肺炎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根据病情变化快,易累及其他器官和系统并发症,护理时应从个体差异、病理差异、并发症的差异、心理差异、家庭差异等密切关注分析,并进行对应的干预措施。结果:16例重症肺炎治愈14例,好转2例。结论:密切观察和监测病情变化,提高护理操作水平,强化护患沟通,减轻患儿病情,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结合家长参与式的人性化护理模式能积极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刘晓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