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持续及间断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对比分析

李娟

关键词:持续蓝光照射, 间断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及间断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5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26例,持续蓝光治疗),观察组(26例,间断蓝光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48h 血清胆红素比较 t =0.24,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后96h 血清胆红素比较 t =5.29,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6%)与对照组(34.6%)相比,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持续蓝光照射相比,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切,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更高,临床可广泛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的护理要点

    目的:探讨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的护理要点。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80例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患者为对象,均接受利普刀治疗。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加强健康宣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率。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患者进行利普刀治疗期间加强健康宣教,有助于保障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付建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预防术后肠胃返流的胃大部切除手术分析

    目的:探究预防术后肠胃返流的胃大部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行胃大部切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术式为依据,分为改良 B -II 手术(观察组)与传统 B -II 手术(对照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胃引流液量及肠胃反流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肠胃引流液量及肠胃反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胃大部切除手术患者,给予改良 B -II 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肠胃引流液量及肠胃反流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胡文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试论蒙医治疗痛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蒙医治疗痛风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讨论。方法:有不少痛风病症患者来医院就诊,其中有100例痛风患者符合研究标准,并且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观察组采用蒙医针刺联合西医常规的疗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当治疗完成后,将两组的疗效和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复发率也要低。结论:蒙医针刺联合西医常规的疗法效果更好,更应该被推广。

    作者:森布尔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拔除T管后形成胆漏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拔除 T 管后形成胆漏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行胆道手术拔除 T 管后发生胆漏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胆漏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拔除 T 管后形成胆漏的原因有术前准备不充分、患者自身因素、暴力拔管、拔管操作不规范,术中误缝等;观察组的痊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是预防拔除 T 管后胆漏发生的关键,应用良好的护理措施,降低胆漏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出院。

    作者:陈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采用肃肺平肝健脾益肾法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肃肺平肝健脾益肾法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96例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分成2组,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肃肺平肝、健脾益肾法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95.8%、79.2%,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的治疗时间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肃肺平肝健脾益肾法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淑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69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均行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对照组33例行围手术期常规处理方案,研究组36例行快速康复外科处理方案,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住院、首次排气、输液治疗、肠鸣音恢复等的时间均显著多于研究组,且并发症率的发生率39.4%显著高于研究组13.9%,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李建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害及治疗进展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无典型的临床症状,早期诊断困难,但是发病率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患病期间还会对患儿的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认识到其危害的严重性,并给予有效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对患儿的影响和损害情况、临床治疗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等进行简单的研究和探讨。

    作者:邓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浅谈生活饮用水水质检验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安全饮用水是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关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饮用水的安全问题。而生活饮用水的检验是则是我国水质监督与管理凭借的一项重要手段,本文从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的发展、生活饮用水检验质量控制、检验结果的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详细介绍了我国的生活饮用水的检验,指出生活饮用水水质检验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韩晓;李毅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参麦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参麦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2月冠心病患者136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有病人68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参照组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试验组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将两组病人治疗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 P >0.05。两组病人用药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参麦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疗效相当,均有利于改善病人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欧阳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用于临床治疗的使用价值。方法:将收治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吸氧、体位引流、雾化吸入等常规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结果:经治疗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40%,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WBC 恢复正常时间、临床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疗效显著,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病患的痛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唐春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护理不良事件监控网络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监控网络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4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 =230)和观察组(n =230),观察组采用护理不良事件监控网络体系,对照组未采用,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5.2%(12/230)明显低于对照组26%(60/23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模糊数字评分法对患者针对网络体系采用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并同对照组进行对比,终发现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明显(P <0.05)。结论:建立不良事件监控网络体系,采取针对性处理和预防措施,可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使用和推广。

    作者:任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PDCA 在临床带教中的运用

    自2014年以来,我们将 PDCA 管理循环法运用到带教之中,收到良好效果。采用行之有效的带教方法,有利于增强临床实习效果。PD-CA 循环管理是按照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四个阶段进,并循环不止进行下去的一种管理工作程序和方法田。它不仅适用于护理行政管理,同样也适用于临床带教。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实习是实现由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由课堂向医院转变的重要环节,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带教是搞好临床实习的关键。

    作者:杨欢;葛淑华;王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颜色标示在手术室的应用

    手术室的工作具有极高的风险性,专业性,技术性和繁杂性等特点,特别是在手术室工作的护士,要在这繁杂的日常工作中做到细致,准确,无误的完成各项操作,规避风险,事故,差错,缺陷等安全问题的发生,保证工作的数量和质量,因此,本文提出了颜色标示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保证顺利的查对工作,杜绝隐患的发生。就颜色标示的细节做总结,归纳,供同行互勉。

    作者:钟学莲;王天雨;王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疗效观察及护理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和护理措施,探讨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观察患者在接受静脉溶栓(rt -PA)时的临床效果,并研究分析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40例患者共有24例患者有效,有效率为60%,无效率为30%(12例),死亡率为10%(4例),无一例出现过敏反应。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生后3-6个小时为溶栓治疗的佳时间窗,溶栓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配以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更加有效。

    作者:胡星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心内科老年患者院内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院内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50例心脏病猝死患者,回顾性分析心源性猝死临床发病原因及过程,对病患住院期间的主要病因予以记录、分析。结果:容易引发患者猝死的日常危险因素主要有情绪激动、过度饮酒、重度烟民。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冠心病患者、扩张性心肌病患者、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容易出现院内心源性猝死,患者往往在情绪激动或者大量饮酒后出现心源性猝死现象。

    作者:何冰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6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 A 组(n =33,予以常规护理)和 B 组(n =33,予以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B 组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与 A 组进行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广泛使用和推广。

    作者:梁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风湿性心脏病的护理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结果:病情好转93例,无效2例,死亡1例。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蔡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对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根据肺癌患者的特点,采用科学的、有效的手段在患者术前、术后进行综合的护理。结果:经过优质的护理结合精心的治疗,98例患者病情有显著改善,总有效率达93.4%。结论:优质的护理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

    作者:王丹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鼻烟窝切口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背侧脱位1例临床治验

    1临床资料患者王某,男,38岁,于2014-09-16因摔伤致左腕部疼痛,肿胀,活动不利半天余来我院就诊,急诊查体并查看外院所拍 X 线片,给予手法整复后急诊以"左手舟骨骨折收入院",入院后给予行左腕关节 CT 平扫及三维重建检查后,再次仔细阅片后给予修正诊断为:1左手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背侧脱位2左手三角骨骨折。查体:患者左腕部周围广泛肿胀,压痛明显,纵向叩击痛(+),左腕关节屈曲旋转活动功能受限,主动尺偏桡偏功能均受限,左手指间关节活动正常,患肢肢端感觉及血运可。

    作者:张宝飞;谢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产前焦虑症的预防措施

    产前焦虑为妇产科常见妊娠并发症,引起产前焦虑症的原因较多,会对孕产妇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采取必要的预防意义重大。本文处于对产前焦虑的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的目的,从产前焦虑的常见原因、产前焦虑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作者:向中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