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对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

王丹丹

关键词:肺癌, 术前, 术后,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根据肺癌患者的特点,采用科学的、有效的手段在患者术前、术后进行综合的护理。结果:经过优质的护理结合精心的治疗,98例患者病情有显著改善,总有效率达93.4%。结论:优质的护理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胸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胸腔镜手术患者手术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探索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配合手段,以提高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进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临床治疗护理研究对象,采用分组研究的方式考察常规护理配合措施与胸腔镜手术治疗期间加强护理配合的干预的不同。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效果,主要对比项目包括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患者临床治疗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以及临床治疗护理满意度方面差异均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由于对照组。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期间,在常规手术护理配合的基础上加强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邵珊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49例治疗分析体会

    目的:总结患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体会。方法:对199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4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进行探讨,其中,37例行手术治疗,其余病例采取保守治疗。结果:49例存活44例(89.8%,44/49),死亡5例(10.2%,5/49)。42例(95.5%,42/44)随访(时间为6月~2年),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级标准,恢复正常(智力正常,精神良好,四肢功能无障碍)26例(59.1%,26/44),轻度残疾14例(31.8%,14/44),重度残疾4例(9.1%,4/44)。结论:小儿重型颅脑损伤发病危急、变化快,应该早期诊断,早期积极综合治疗并且积极抢救,能明显地改善预后。

    作者:韩东;宋伟;夏国庆;王东晓;王卿峰;祝启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针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观察急诊过程中选择胺碘酮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01月-2015年01月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70例。针对所有患者全部选择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表现。结果:所有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完成治疗后,临床获得较高的治疗总有效率,并且房颤症状治疗有效率高于其他类型的治疗有效率明显(P <0.05)临床存在较低的概率出现不良反应的现象,并且未表现出疾病死亡的现象。结论:针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临床选择胺碘酮进行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患者临床症状可以获得有效缓解,未表现出显著的不良反应,可以有效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性。

    作者:李祖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急性心梗介入手术治疗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观察治疗,为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梗塞血管的血液运动恢复,运用冠状动脉经挠动脉介入的方法。结果:在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39例血液运动在经过急诊术后成功恢复,另外有1例患者由于回旋支近端闭塞的问题而未打通重度病变钙化的心梗。结论:患者接受临床治疗的效果不单单和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临床经验相关,更和相关护理人员对治疗全部过程的护理认真负责程度密切相关,高效细心地护理工作可以促进治疗的成功和患者的顺利,还可以明显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作者:于海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康复的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5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75例,实施常规传统护理措施,观察组76例,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康复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措施。结果:半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组 Barthel 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x2=8.6934,P =0.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能有效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区域动脉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行区域动脉灌注治疗后的预见性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且进行区域动脉灌注治疗的患者共30例的相关资料,总结对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的方法及要点。结果:对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需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加强对穿刺部位护理、导管使用护理以及微型泵注药的使用护理等。密切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或不适症状并及时处理。30例患者经治疗后29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采用区域动脉灌注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显著,对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有助于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提高治愈率。

    作者:湛晶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配合参附注射液治疗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11月到2014年11月本人收治的66例该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时数字表法分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再加参附注射液治疗,然后对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有效率及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予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中医诊断为心肾阳虚、肺气欲绝者效果好,副作用少,值得基层推广运用。

    作者:钱信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颅内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st,IAC)位于颅内脑实质之外,是一种良性占位性病变,1819年 Howship 首先报道[1]。随着神经影像学的不断发展,诊断和治疗的 IAC 病人逐渐增加。本文查阅了近年发表的文献,对 IAC 的发病机制、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做一综述。

    作者:席东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探讨社区开展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目的:分析在社区中进行与预防接种相关的健康教育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方法:选择某社区中符合预防接种条件的儿童及儿童家长作为分析对象,其中儿童共为126名;儿童家长共为236名,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为对照组儿童进行预防接种的过程中按照常规程序,在为观察组儿童进行预防接种时,对其家长开展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家长对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得分为(92.54±2.98)分,对照组为(76.34±5.07)分,两组家长的知晓程度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在社区预防接种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余龙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尿液有形成分染色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尿液有形成分染色技术是泌尿系统疾病(尤其是肾脏疾病)诊断中重要的检查方法,可以有效鉴别尿液有形成分。本文中将对改良染色法、细胞化学染色法、荧光染色法及纺织染料染色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进行阐述,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难点,并对尿液有形成分染色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探析。

    作者:黄明雄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如何加强街头食品监督管理工作

    街头食品就是商贩在街头等公共场所直接进行出售的食品,比较常见的就是各种小吃,这些街头食品对人们使用比较的方便,而且很多也比较可口,但是其卫生安全情况是否就达到了规定的标准,对人们的健康有没有危害,这些都是应该考虑的问题。本文就从街头食品的监管现状入手分析,进而提出了一些方法措施,希望可以为街头食品的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王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妊高症的护理

    目的:探讨妊高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妊高症患者进行整体规范护理采取正确的护理取得良好疗效。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及治疗患者痊愈出院未发生母婴死亡现象。结论: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安全分娩,减少围产期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

    作者:李惠宁;唐莉;刘凤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调查共选择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甲硝唑缓释药膜组(观察组)与碘甘油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牙周袋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等指标改善情况进行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1)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66.7%,组间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 <0.05)(2)观察组患者的牙周袋深度明显减小,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 <0.05)(3)观察组患者的牙龈出血指数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4)观察组患者厌氧菌菌落数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 <0.05)。(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26.7%及20%,结果不具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可在极大程度上对牙周厌氧菌进行清除。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牙周炎患者受益。

    作者:唐宏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护理不良事件监控网络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监控网络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4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 =230)和观察组(n =230),观察组采用护理不良事件监控网络体系,对照组未采用,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5.2%(12/230)明显低于对照组26%(60/23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模糊数字评分法对患者针对网络体系采用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并同对照组进行对比,终发现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明显(P <0.05)。结论:建立不良事件监控网络体系,采取针对性处理和预防措施,可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使用和推广。

    作者:任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妇产科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输卵管异位妊娠症患者接受腹腔镜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在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输卵管异位妊娠症患者中,抽取50例患者,运用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n =25)与对照组(n =25)。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等相关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对患有输卵管异位妊娠症的患者施以治疗时,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方法较传统的治疗方法来说,患者的治疗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患者所承受的手术痛苦较小,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吕豫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患者帕 XXX,男,维吾尔族,1983年8月15日出生于本地,农民,2015年3月26日上午因咽部不适,疼痛3天为主诉就诊,检查:咽部红染,扁桃体2度肿大。诊断:上呼吸道感染,既往过敏史:不详。2015年3月26日新疆时间10:25分时护士给予05毫克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皮试液皮试后,4分钟后出现胸闷,喉头塞感,呼吸困难,紫绀,频死感,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脉搏细弱,血压下降(0/0),四肢冰凉,全身发绀。针对上述症状,我们采取了积极治疗护理措施,是病人转为安。

    作者:吐尔逊·阿克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试论蒙医治疗痛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蒙医治疗痛风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讨论。方法:有不少痛风病症患者来医院就诊,其中有100例痛风患者符合研究标准,并且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观察组采用蒙医针刺联合西医常规的疗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当治疗完成后,将两组的疗效和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复发率也要低。结论:蒙医针刺联合西医常规的疗法效果更好,更应该被推广。

    作者:森布尔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浅谈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目的:探讨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在我院内科向患者发放我院自制调查问卷,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针对性提出内科护理沟通的有效对策。结果:本次发放问卷182份,其中38例投诉患者,其中由于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恶劣的投诉率占34.2%,其次为频发差错事故及医疗费用高,各占21.1%与18.4%,另外包括护理技术水平低、法律知识少等诸多因素。结论:护理工作者作为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主体,应不断充实自己,增强法律意识、增强服务责任心,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减少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黄周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浅谈生活饮用水水质检验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安全饮用水是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关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饮用水的安全问题。而生活饮用水的检验是则是我国水质监督与管理凭借的一项重要手段,本文从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的发展、生活饮用水检验质量控制、检验结果的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详细介绍了我国的生活饮用水的检验,指出生活饮用水水质检验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韩晓;李毅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0例被评估为气管插管困难的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D 组)和丙泊酚组(P 组),D 组给予右美托咪定以1ug·kg -1泵入(10min)。P 组给予丙泊酚1.5mg·kg -1经静脉推注(3min)。两组均同时给予瑞芬太尼(以0.5ug·kg -1泵入3min),输注结束后立即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观察入室时(T1),给药结束时(T2),插管时(T3),插管完成后即刻(T4),插管完成后1min(T5),5min 后(T6)的 HR,MAP,SpO2,RR。并记录患者插管过程中的呛咳,恶心,躁动等发生的情况。结果:D 组 T1,T5,T6时的 HR 明显减慢(P <0.05)T2,T3,T4时,MAP,SpO2明显升高(P <0.05):T2,T3,T4,T5,T6 RR 明显增快(P <0.05)。D 组患者呛咳,恶心,躁动以及插管知晓率明显低于 P 组。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对困难气管患者清醒插管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段志祥;张文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