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目的:对中医中药内调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4年4月-2015年4月实施治疗的38例乳腺增生症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中医中药内调外敷治疗,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结果:治疗后,38例患者中17例痊愈、12例显效、8例有效、无效1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4%。同时患者的乳房疼痛评分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显著,对比(P <0.05)。结论:对乳腺增生症患者实施中医中药内调外敷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减轻患者乳房疼痛,值得推广。
作者:刘立鑫;刘立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比分析窄蒂脐旁穿支皮瓣与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小面积电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310例手部小面积电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5例,其中对照组在常规电烧伤处理的基础上采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电烧伤处理的基础上采用窄蒂脐旁穿支皮瓣进行治疗,对所有经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后回访,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主要观察患者皮瓣色泽、外形和成活率,以及术后手部的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回复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回访,发现两组患者的皮瓣移植成活率均高达100%,且创面1期愈合情况均较好,两组数据对比差异不显著(P >0.05)但是在皮瓣外形和色泽,以及手部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回复情况上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没有出现伤口感染、骨头坏死以及神经和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窄蒂脐旁穿支皮瓣与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小面积电烧伤的皮瓣成活率相近且均较高,并且在手术均没有出现并发症,但是前者的远期移植效果相对于后者更优,更有助于手部小面积电烧伤的修复治疗。
作者:刘建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三级医院不同层次的护理实习生在同一时期的实习情况。方法:在观察三级医院中不同层次的临床实习生在同一时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实施的对策。结果:在分层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通过丰富多样的带教方法在不同层次的护理实习生中形成互动学习的模式,能够达到一对一的带教活动。结论:在不同层次带教方法的临床实习的教学过程中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同时也为培养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保障。
作者:许维毅;肖会荣;冷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识别、评价、控制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方法:采用类比法和定量分级法进行评价。结果: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卫生辅助用室设置等符合规定;可能产生粉尘、噪声、高温、热辐射、化学毒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结论:该项目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基本有效,职业危害可以预防,针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使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能够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作者:李举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凶险型前置胎盘危险因素,产前诊断及治疗经验,为此类疾病的规范化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分析总结2012年1月至2014年底收治的凶险型前置胎盘病人共105例的临床病例资料。对于产前诊断,胎盘附着部位,剖宫产次数,手术治疗的方法措施进行分析。结果:⑴分娩前彩超检查帮助胎盘植入的诊断,并且容易普及,经济方便;如果病情允许病人接受情况下可以联合 MRI 检查可以大大提高诊断率。⑵术中选择胎盘边缘切口,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宫腔填纱术,局部8字缝合术,Cho 缝合及 B -lynch 缝合术,子宫动脉结扎术等办法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子宫切除比例。⑶剖宫产次数的增加及胎盘附着部位不同均是影响病人预后如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率等的重要因素。结论:术前综合评估病人病情及初步判断有无胎盘植入有助于术前准备及手术方式的选择,配合药物及多种手术方式已能够有效降低病人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付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胆原性胰腺炎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采用腹腔镜治疗的胆原性胰腺炎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 =40)和干预组(n =46),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干预组采取人性化护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腹腔镜治疗胆原性胰腺炎的术后予以患者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护理、疼痛护理等人性化护理措施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效果明显,有推广意义。
作者:江丽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旨对七叶皂苷钠注射液临床辅助治脑出血后继发脑水肿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笔者单位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70例脑出血患者,按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分为两组:研究组:35例,行静注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治疗;10mg/次,2次/d,治疗7d 后,则改为1次/d,连续用药5d,且其他临床脱水药物剂量减半。对照组:30例,行静注甘露醇250mL,4次/d;治疗7d。治疗前、治疗第7d、治疗第14d 时,分别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头颅 CT 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性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颅内压降幅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不明显(P >0.05),不具统计学意义;但是,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水肿程度、因脱水引发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七叶皂苷钠注射液可有效降低脑出血患者的颅内压,减轻其脑水肿,且不良反应少,是临床较理想的治疗脑出血继发脑水肿的辅助性药物。
作者:李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监控网络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4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 =230)和观察组(n =230),观察组采用护理不良事件监控网络体系,对照组未采用,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5.2%(12/230)明显低于对照组26%(60/23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模糊数字评分法对患者针对网络体系采用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并同对照组进行对比,终发现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明显(P <0.05)。结论:建立不良事件监控网络体系,采取针对性处理和预防措施,可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使用和推广。
作者:任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临床分析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实施治疗的60例小儿肺炎患儿,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患儿实施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30例患儿实施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明显优势,并且差异对比(P <0.05)。结论:在小儿肺炎临床治疗中实施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立华;刘立鑫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妇产康复治疗仪在促进泌乳和子宫收缩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48例经正常阴道分娩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以及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患者知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对24例患者采用 SRL800型妇产康复治疗仪进行临床观察,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泌乳情况和子宫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泌乳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检查观察组患者的乳房淤块明显减少,出现乳房疼痛的病例大幅减小,乳腺管的阻塞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阴道出血方面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妇产康复治疗仪在产后患者的康复过程中的应用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的促进泌乳,促进子宫收缩,利于患者的尽快康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风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8年9月-2011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10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使用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出血量等指标上没有太大差异;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对于半髋关节置换术,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更可靠,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建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急诊阑尾炎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需行急诊阑尾炎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行单纯硬膜外麻醉,记录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牵拉阑尾时心率变化不明显,两组患者收缩压较术前相比均降低,且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更为明显,观察组麻醉生效时间短于对照组(5.3±3.4vs16.5±6.3),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基本无明显牵拉反射,生效时间较短,麻醉效果显著。
作者:鞠科;李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 C 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航天中心医院呼吸科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 COPD 急性加重(AECOPD)住院患者共73例,心脏超声测定肺动脉压力,测定血清 CRP、BNP、LDH、PaO2水平。结果:73例中31例伴有肺动脉高压,为肺动脉高压组,42例肺动脉压正常,为肺动脉压正常组。肺动脉高压组血浆 CRP;中位55.4mg/L(1.0~200.0mg/L)、BNP;中位131.4pg/ml(16.0~465.0pg/ml)、LDH;中位235.4IU /L(132.1~347.0IU /L)浓度水平明显高于肺动脉正常组 CRP;中位24.6mg/L(1.0~145.0mg/L)、BNP;中位42.2pg/ml(10.0~112.0pg/ml)、LDH;中位188.3IU /L(110.6~289.8IU /L)浓度水平,肺动脉高压组的 CRP、BNP、LDH 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 =0.728,0.823,0.854,P <0.01),PaO2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则呈负相关(r =-0.606,P <0.01)。结论:COPD 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 CRP、BNP、LDH 水平明显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明显的相关性,监测血清 CRP、BNP、LDH 水平可作为临床评估 COPD 并肺动脉高压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
作者:吴晓瑞;姜宏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输卵管异位妊娠症患者接受腹腔镜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在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输卵管异位妊娠症患者中,抽取50例患者,运用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n =25)与对照组(n =25)。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等相关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对患有输卵管异位妊娠症的患者施以治疗时,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方法较传统的治疗方法来说,患者的治疗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患者所承受的手术痛苦较小,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吕豫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69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均行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对照组33例行围手术期常规处理方案,研究组36例行快速康复外科处理方案,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住院、首次排气、输液治疗、肠鸣音恢复等的时间均显著多于研究组,且并发症率的发生率39.4%显著高于研究组13.9%,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李建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情况及患儿家属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情况及患儿家属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黄疸患儿消退情况,增加患儿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106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3例,两组间数据具有可比性,对所有患者执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对症手术综合护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视力恢复程度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进行手术综合护理的研究组总复明率(90.57%)大于对照组(75.47%),且护理满意度(96.23%)也显著高于对照组(71.69%),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间采用对症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复明率与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李瑞;陈立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在胃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08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胃炎患儿,按双盲法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联合应用甲硝唑、阿莫西林治疗,实验组患儿联合应用克拉霉素、替硝唑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胃炎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6.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胃炎患儿,效果满意,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陈定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资料观察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健康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氨氯地平的基础上联合缬沙坦,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治疗前,两组的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可以明显控制血糖与血压水平,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艳兰;袁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在社区中进行与预防接种相关的健康教育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方法:选择某社区中符合预防接种条件的儿童及儿童家长作为分析对象,其中儿童共为126名;儿童家长共为236名,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为对照组儿童进行预防接种的过程中按照常规程序,在为观察组儿童进行预防接种时,对其家长开展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家长对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得分为(92.54±2.98)分,对照组为(76.34±5.07)分,两组家长的知晓程度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在社区预防接种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余龙才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