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刚
产前焦虑为妇产科常见妊娠并发症,引起产前焦虑症的原因较多,会对孕产妇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采取必要的预防意义重大。本文处于对产前焦虑的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的目的,从产前焦虑的常见原因、产前焦虑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作者:向中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汉坦病毒是人类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体,可以引起人类两种疾病,分别是肾综合征出血热和肺综合征出血热。全世界范围内有40多种基因型,我国主要以汉坦型和汉城型为主。宿主动物分为四个类群,与病毒的进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不同型别的病毒可以引起不同类别的人类疾病,因此对该病毒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对该疾病的预防将一直进行。
作者:郭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并且分析前置胎盘的危险因素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接受的45例前置胎盘患者,将其和45例正常的产妇进行对比,对比内容包括孕妇孕产次、年龄、前置胎盘史、剖宫产史、流产次数、妊娠结局等等。结果:对照组前置胎盘史者以及剖宫产史者的比例显著的低于实验组;对照组孕产次、年龄以及流产次数都低于实验组;对照组新生儿早产人数、新生儿死亡率等情况也都优于实验组。结论:如果医师发现有产妇出现凶险性前置胎盘危险因素的话应该要提高警惕,并通过各种检查及时地诊断;如果说患者已经确诊为凶险性前置胎盘,相关工作人员要预见患者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并且积极做好抢救的工作,务必保证母婴的生命安全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李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1临床资料患者王某,男,38岁,于2014-09-16因摔伤致左腕部疼痛,肿胀,活动不利半天余来我院就诊,急诊查体并查看外院所拍 X 线片,给予手法整复后急诊以"左手舟骨骨折收入院",入院后给予行左腕关节 CT 平扫及三维重建检查后,再次仔细阅片后给予修正诊断为:1左手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背侧脱位2左手三角骨骨折。查体:患者左腕部周围广泛肿胀,压痛明显,纵向叩击痛(+),左腕关节屈曲旋转活动功能受限,主动尺偏桡偏功能均受限,左手指间关节活动正常,患肢肢端感觉及血运可。
作者:张宝飞;谢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食管中段异物取出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59例食管中段异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严格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术后各项指标。结果:本组研究中共治愈57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3.5%。其中出现2例食管穿孔,2例食管穿孔纵隔脓肿,另有1例怀疑食管主动脉瘘抢救不及时和1例食管镜下取出异物失败患者均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10.5%。结论:食管中段异物存留相对凶险,手术风险较大,加强围术期的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冬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4年8月期间诊治的9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护理路径组(49例)与常规护理组(49例),常规护理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护理路径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患者的医疗费用、住院天数及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路径组的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 <0.05),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P <0.05),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梁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压力蒸汽灭菌是目前医院再生医疗器械和物品首选的灭菌方法,在影响灭菌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湿包对灭菌质量的影响不可忽视,发现湿包都应视为灭菌失败。需重新灭菌方可使用,本文从灭菌的性能、蒸汽质量、工作人员自身因素寻找原因,规范包装和装载,选择正确的冷却方式等,可大大降低湿包率。
作者:王菊青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与研究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在治疗小儿肺炎中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使用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 C 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平均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前两组 C 反应蛋白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均有所好转,观察组好转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合阿奇霉素和痰热清治疗小儿肺炎,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改善小儿血清 C 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对临床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黄永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肝血管瘤的彩超诊断价值。方法:本次临床诊断研究主要选取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6例经过 CT 或者 MRI 诊断,证实为肝血管瘤的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研究。56例患者均取仰卧位进行彩超检查,研究彩超诊断符合率以及患者彩超检查声像图。结果:在56例经过彩超检查的患者中,检查结果为肝血管瘤的患者数量为48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5.71%。其它的8例患者经过彩超检查之后,检查的结果为原发性肝癌,超声误诊率为14.29%。结论:彩超检查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检出率较高,误诊率较低,能够有效观察患者的肝血管瘤情况,对于肝血管瘤患者后续的治疗和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必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小儿急诊洗胃的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急诊洗胃患儿38例,根据患儿具体的实际情况慎重选择合适的洗胃方法,同时对患儿的第一次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洗胃成功率以及患儿家长的满意率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五岁以上患儿一次插管成功率、患儿家长的满意率以及洗胃成功率全部都是100%,同时并没有并发症发生;五岁一下儿童一次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儿家长满意率以及成功洗胃率分别为85.7%、14.3%、85.7%、85.7%。相比较,五岁以上患儿的洗胃效果更加显著。结论:在对小儿进行急诊洗胃的过程中,应该谨慎的对待,在选择洗胃液和使用剂量的过程中也应该慎之又慎,同时在选择插管和插管深度时也要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有效提高患儿的临床洗胃效果。
作者:贾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急诊剖宫产术后的腹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的急诊剖宫产产妇100例,在患者开展手术之前,为患者做好各种术前的胃肠道准备,并在患者宫缩时给予其正确的指导,对手术后出现腹胀的患者的腹胀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有效的处理。结果:剖宫产术后腹胀的发生率为15%,导致术后腹胀的原因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准备不充分、长期卧床、腹肌无力、气体吞咽、手术前的饮食不当等。结论:导致急诊剖宫产患者术后出现腹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临床上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对于减少患者术后腹胀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黄李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儿科护理中120例不安全因素以及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回顾并总结儿科护理中出现不安全因素的120例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对于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护理中所出现的不安全因素中,服务的态度原因占36.67%(44例)责任意识原因占30%(36例)业务水平原因占12.5%(15例)其他原因占10.83%(13例)素质问题原因占10%(12例)。结论: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责任意识,是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出现的主要原因,所以要进行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强化与责任意识的培养,以此来减少儿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出现的几率。
作者:李惠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因素,探讨成功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9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并总结影响复苏成功率的因素。结果:经气管插管抢救者复苏成功率为24.24%,以非气管插管方式抢救者复苏成功率为6.25%;院内急救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为28.89%,院前急救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为9.43%;发病后6min 内接受心肺复苏者的复苏成功率为32.65%,发病6min 后接受心肺复苏者的复苏成功率为4.08%,上述差异均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时,复苏成功率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条件允许时,临床医护人员应当以气管插管方式实施急救,并尽可能早地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以便在佳时间成功抢救患者。
作者:宋彦军;柴湘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疼痛教育项目改变癌症患者对疼痛治疗态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癌症疼痛患者80例,均给予疼痛教育,内容包括讲座、个体辅导及集体咨询等,采用 BQ 测量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水平,比较疼痛教育前后顾虑水平的变化及疼痛治疗满意度情况。结果:与疼痛教育前相比,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水平显著下降(P <0.05),治疗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 <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癌症疼痛患者疼痛教育,可降低患者的焦虑,对于保证治疗的顺利开展,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有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出适合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的方法。方法:对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采用不同方法分别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辨证分型加服中药对于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有效。
作者:许文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双额叶脑挫裂伤早期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4年5月采用手术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28例临床资料;28例患者中,冠状开颅加去骨瓣减压术13例,冠状开颅骨瓣复位9例,冠状双额去大骨瓣术6例。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28例患者经过积极的早期手术干预,其中到明显恢复19例,中度残疾4例,重度残疾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结论:双额叶脑挫裂伤的患者,早期手术治疗,以充分减压,是保证治疗成功、保存和恢复神经功能,减少致残率及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张少校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漳浦县2008-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提出干预措施。让每个儿童拥有佳的人生开端。方法:收集2008-2013年漳浦县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结果资料,按死因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漳浦县2008-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x2=32.512,p <0.05)。2013年漳浦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04‰,,较2012(6.76‰)年下降了11.9%,较2008年(9.09‰)下降了50.4%。死亡原因的前六位依次为早产低出生体重(1.60‰),意外窒息(1.38‰),先天性心脏病(0.96‰),出生窒息(0.89‰),其他先天异常(0.85‰),肺炎(0.84‰)。新生儿、婴儿和1-4岁儿童死亡率(例数)分别为3.95‰(284)、6.11‰(439)、2.07‰(149),婴儿死亡例数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74.66%,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64.69%。男性死亡率(4.50‰)显著高于女性(3.69‰)(x2=10.856,p <0.05)。结论:围生期疾病(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出生窒息)和出生缺陷(先天性心脏病和其他先天异常)是婴儿的主要死因。意外伤害窒息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因的第二位。需要综合干预。
作者:陈玉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120例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管理措施,探讨安全有效的麻醉管理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至2014年间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120例,总结分析其麻醉管理的经验。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在20min 内醒过来,除2人因原发肺部疾病延迟气管插管拔管的时间,其余患者均在半个小时以内脱机。120例患者全部安全返回病房,无一人因系统疾病或麻醉意外死亡。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要特别注意气腹对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此外,由于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和刺激较小,不必进行过深的麻醉即可完成。
作者:盛维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贫血孕妇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妊娠合并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系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工作的治疗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94.74%>68.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妊娠合并贫血患者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产妇生活质量,降低孕妇死亡率提高分娩质量。因此,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牛媛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评价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收集符合治疗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加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连续治疗1个月,采用 NIHSS 评分和 Barthel 指数进行评分统计。结果:NIHSS 评分通心络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Bar-thel 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P <0.05)通心络加常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作者:申小龙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