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疗效观察

申小龙

关键词:通心络, 脑梗死, 疗效
摘要:目的:评价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收集符合治疗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加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连续治疗1个月,采用 NIHSS 评分和 Barthel 指数进行评分统计。结果:NIHSS 评分通心络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Bar-thel 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P <0.05)通心络加常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管理体会探讨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120例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管理措施,探讨安全有效的麻醉管理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至2014年间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120例,总结分析其麻醉管理的经验。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在20min 内醒过来,除2人因原发肺部疾病延迟气管插管拔管的时间,其余患者均在半个小时以内脱机。120例患者全部安全返回病房,无一人因系统疾病或麻醉意外死亡。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要特别注意气腹对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此外,由于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和刺激较小,不必进行过深的麻醉即可完成。

    作者:盛维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120例儿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干预分析

    目的:研究儿科护理中120例不安全因素以及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回顾并总结儿科护理中出现不安全因素的120例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对于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护理中所出现的不安全因素中,服务的态度原因占36.67%(44例)责任意识原因占30%(36例)业务水平原因占12.5%(15例)其他原因占10.83%(13例)素质问题原因占10%(12例)。结论: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责任意识,是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出现的主要原因,所以要进行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强化与责任意识的培养,以此来减少儿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出现的几率。

    作者:李惠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某水泥公司生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目的:识别、评价、控制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方法:采用类比法和定量分级法进行评价。结果: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卫生辅助用室设置等符合规定;可能产生粉尘、噪声、高温、热辐射、化学毒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结论:该项目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基本有效,职业危害可以预防,针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使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能够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作者:李举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益肾散瘀汤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62例观察

    目的:观察益肾散瘀汤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2例以自拟益肾散瘀汤治疗,观察组46例用月月舒痛经宝颗粒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9%、对照组73.9%,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益肾散瘀汤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

    作者:张艳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儿重症肺炎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观察与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6例重症肺炎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根据病情变化快,易累及其他器官和系统并发症,护理时应从个体差异、病理差异、并发症的差异、心理差异、家庭差异等密切关注分析,并进行对应的干预措施。结果:16例重症肺炎治愈14例,好转2例。结论:密切观察和监测病情变化,提高护理操作水平,强化护患沟通,减轻患儿病情,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结合家长参与式的人性化护理模式能积极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刘晓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56例急腹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临床急腹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他临床护理的有效措施,以期提高急腹症的护理质量。方法:以我院急诊科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急腹症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针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根据病情给予病情观察、胃肠减压、并发症预防及相应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56例急腹症患者中,采用手术治疗43例,保守治疗13例,均治愈出院,住院期间未发生切口感染及死亡病例。结论:急腹症患者发病突然、进展快,在护理中通过加强体征观察与并发症预防,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范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在高中生预防结核病中的应用

    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加强了对自身健康问题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我国的高中教育阶段为了能够增强高中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了对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健康教育课程能够有效增强高中生对各种重大疾病和易传染疾病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预防疾病思想在我国的传播。近年来,结核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人因患结核病而死亡。在这种情况下,高中学校应及时教育学生有效预防结核病的方法,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能够有效达到教育目标。

    作者:尹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产前焦虑症的预防措施

    产前焦虑为妇产科常见妊娠并发症,引起产前焦虑症的原因较多,会对孕产妇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采取必要的预防意义重大。本文处于对产前焦虑的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的目的,从产前焦虑的常见原因、产前焦虑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作者:向中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电脑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额颞部颅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电脑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额颞部颅骨缺损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0月120例颅脑外伤术后额颞部颅骨缺损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手工塑形钛网进行颅骨修补,实验组患者采用电脑塑形钛网进行颅骨修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钛钉用量的差异。术后随访1年以上,观察是否出现钛网松动、翘起、皮下积液、颞肌疼痛等手术并发症。结果:采用 t 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明显对照组,钛钉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患者钛网松动、翘起、皮下积液、颞肌疼痛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明显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电脑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额颞部颅骨缺损的效果满意,手术时间短、钛钉用量少,其术后并发症风险较低,是额颞部颅骨修补的理想选择。

    作者:徐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妇产康复治疗仪促进泌乳和子宫收缩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妇产康复治疗仪在促进泌乳和子宫收缩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48例经正常阴道分娩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以及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患者知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对24例患者采用 SRL800型妇产康复治疗仪进行临床观察,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泌乳情况和子宫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泌乳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检查观察组患者的乳房淤块明显减少,出现乳房疼痛的病例大幅减小,乳腺管的阻塞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阴道出血方面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妇产康复治疗仪在产后患者的康复过程中的应用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的促进泌乳,促进子宫收缩,利于患者的尽快康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风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泌尿外科护生带教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护生带教存在的问题及护理策略。方法:针对我院泌尿外科护生带教存在的问题,采用责任管床带教模式进行,让护理人员在责任管床教育模式中发现问题,引入带教方法,提高护生的责任意识、增强护生的服务意识、锻炼护生的沟通能力。结果:护生的护理质量得到较好的提升。结论:责任管床带教模式能明显提高护生带教的服务质量及责任意识。

    作者:董美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69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均行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对照组33例行围手术期常规处理方案,研究组36例行快速康复外科处理方案,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住院、首次排气、输液治疗、肠鸣音恢复等的时间均显著多于研究组,且并发症率的发生率39.4%显著高于研究组13.9%,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李建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超过1500万人且疾病具有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三高"特点。尽管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疾病所导致的死亡率逐渐降低,但大部分患者治疗后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给其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严重者甚至出现语言、吞咽功能障碍,偏瘫等。如何更好的促进脑卒中后患者恢复,降低致残率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目前临床普遍关注的课题。本文就近年来临床应用中医针灸疗法结合现代康复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所取得的进展,疗效作用机制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更好的将针灸与康复治疗进行结合,提高疾病治疗效率,促进患者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苑海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西结合疗法治疗萎缩性胃炎120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中西结合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性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3.3%,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在治疗萎缩性胃炎中效果明显,有助于减少临床不良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雍海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小儿胃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在胃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08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胃炎患儿,按双盲法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联合应用甲硝唑、阿莫西林治疗,实验组患儿联合应用克拉霉素、替硝唑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胃炎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6.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胃炎患儿,效果满意,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陈定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社区护理工作中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选取颐馨社区的200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投诉率、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投诉率、风险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开展社区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以减少患者的投诉率和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作者:徐兰娟;洪艳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采用肃肺平肝健脾益肾法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肃肺平肝健脾益肾法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96例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分成2组,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肃肺平肝、健脾益肾法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95.8%、79.2%,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的治疗时间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肃肺平肝健脾益肾法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淑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护理探析

    目的:对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4年3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小儿消化不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对两种护理临床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74.3%,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4.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小儿消化不良采取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一系列科学、合理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患儿身体的恢复,对提高我院的整体护理质量有着良好的效果。

    作者:朱月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比较保守治疗或手术对急诊输尿管中下段小结石性肾绞痛的治疗价值

    目的:比较保守治疗或手术对急诊输尿管中下段小结石性肾绞痛的治疗价值,以供参考。方法:选取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急诊输尿管中下段小结石性肾绞痛病患50例作为手术组,实施手术治疗。以同期实施保守治疗者50例作为保守组。对比两组在疼痛减轻程度、排净结石率、不良现象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手术组病患疼痛减轻程度明显大于保守组,排净结石率明显高于保守组,不良现象发生率明显低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治疗急诊输尿管中下段小结石性肾绞痛能够有效促进病患疼痛的缓解和提高结石排出率,且安全可靠,跟保守治疗对比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刘世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保健管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应用的方法和效果,并对其应用后的患者保健管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保健康科2012年10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1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其中,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健康管理,而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健康管理基础上,还给予其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满意程度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经过半年保健管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程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在满意度上,对照组患者平均为(74.03±4.38)分,观察组患者平均为(93.51±6.35)分,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质量,对于提升患者保健满意满意度有着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彦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