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麦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比较

欧阳霞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冠心病, 疗效
摘要:目的:比较参麦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2月冠心病患者136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有病人68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参照组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试验组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将两组病人治疗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 P >0.05。两组病人用药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参麦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疗效相当,均有利于改善病人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面颈部烧伤患者中应用护理预案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面颈部烧伤患者中应用护理预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6例面颈部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 =13)和对照组(n=13)。对照组采用常规烧伤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76.92%;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8.2±1.6)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2.1±2.5)d;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83.72%,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51.84%;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人员加强面颈部患者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洁盈;唐炼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胃乐新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胃乐新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消化性胃溃疡患者168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4,对照组仅采取胃乐新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进行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X2=6.39,P <0.05)差异显著,且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采取胃乐新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消化性胃溃疡患者,治疗效果较为满意,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翟慧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儿肠炎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肠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小儿肠炎54例,分析临床诊断方法,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组。对照组27例,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应用葡萄糖酸锌,共27例。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相比,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P <0.05),差异显著。结论: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肠炎效果显著,临床可推广。

    作者:阴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配合参附注射液治疗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11月到2014年11月本人收治的66例该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时数字表法分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再加参附注射液治疗,然后对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有效率及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予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中医诊断为心肾阳虚、肺气欲绝者效果好,副作用少,值得基层推广运用。

    作者:钱信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分次健康教育对阑尾手术患者依从度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阑尾手术患者分次健康教育和普通健康教育的对照,探讨健康教育对手术成功率、治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患者依从度的大小等。方法:将156例阑尾手术患者按照床位数奇偶数分为两组,两组分别78例,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术前、术后分次进行健康教育,然后对知晓率、心理状况、手术配合度、成功率、并发症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通过对观察组分次健康教育,不仅提高了患者对阑尾及手术前后护理的知晓率,也大大的提高了患者对手术依从度,手术的成功率明显提高且术后的并发症不高。结论:分次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阑尾疾病的认识和手术前后护理的要点,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配合手术、治疗及护理,同时也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白治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泸州市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泸州市公众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有效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随机抽样法抽取517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识知晓率为68.62%,其中有关国家结核病相关政策知晓率为53.64%。农民、流动人口、高年龄人群、低文化程度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低。广告、宣传栏、电视、张贴画是公众喜爱和获取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结论:泸州市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离国家规划目标有较大差距,应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有针对性的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

    作者:赵良华;吴田勇;王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老年科住院患者坠床跌倒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老年科老年住院患者意外坠床/跌倒发生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6例老年住院患者意外坠床/跌倒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坠床/跌倒发生的原因。结果:6例患者坠床/跌倒与患者年龄、自我认知缺乏、家庭支持因素、环境因素、服用药物和护士责任心不强等因素相关。结论:应提高护士对患者跌倒的预测能力,提供全面周到的护理服务,从而降低老年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

    作者:王思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透析病人颈静脉插管的护理

    近年来肾衰竭患者越来越多,血液透析发挥的作用显而易见。除救治慢性、急性肾衰竭外,血液透析在治疗重度难愈性心力衰竭、毒物中毒、药物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等很多疾病都发挥了很大作用。为确保血液透析后的血液灌输,要保证血管通畅。本文通过收集部分案例,根据经验,总结出,患者出现血管硬化、休克、水肿等症状,不利于进行静脉穿刺。颈静脉插管能保证血液透析的血液血管通畅问题。另外只有做完颈静脉插管后的留置护理,才能有效保证血液透析治疗的进行,大限度的提高手术安全性。本文根据本院实际总结一些护理经验。

    作者:闵庆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管理体会探讨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120例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管理措施,探讨安全有效的麻醉管理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至2014年间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120例,总结分析其麻醉管理的经验。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在20min 内醒过来,除2人因原发肺部疾病延迟气管插管拔管的时间,其余患者均在半个小时以内脱机。120例患者全部安全返回病房,无一人因系统疾病或麻醉意外死亡。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要特别注意气腹对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此外,由于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和刺激较小,不必进行过深的麻醉即可完成。

    作者:盛维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分析降钙素原(PCT)联合 C 反应蛋白(CRP)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败血症患者30例与非败血症患者30例。将败血症患者设为实验组,非败血症患者设为对照组。同时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和散射比浊法分别对这两组新生儿血清 PCT 与血清 C 反应蛋白进行检测,一周后对比检测结果,并得出结论。结果:经观察,试验组患者的血清 PCT 与血清 CRP(22.94±8.33)ng/mL、(36.81±11.20)mg/L 明显高于对照组(3.10±2.61)ng/mL,(5.82±3.4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试验组患者恢复期血清 PCT(1.0±0.8)ng/ml 与 CRP(3.2±1.5)mg/l 均较初期明显下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降钙素原(PCT)联合 C 反应蛋白(CRP)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方面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有助于新生儿败血症病情早期诊断与治疗,值得进行进一步拓展探索与推广应用。

    作者:祁俊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105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围手术期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凶险型前置胎盘危险因素,产前诊断及治疗经验,为此类疾病的规范化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分析总结2012年1月至2014年底收治的凶险型前置胎盘病人共105例的临床病例资料。对于产前诊断,胎盘附着部位,剖宫产次数,手术治疗的方法措施进行分析。结果:⑴分娩前彩超检查帮助胎盘植入的诊断,并且容易普及,经济方便;如果病情允许病人接受情况下可以联合 MRI 检查可以大大提高诊断率。⑵术中选择胎盘边缘切口,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宫腔填纱术,局部8字缝合术,Cho 缝合及 B -lynch 缝合术,子宫动脉结扎术等办法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子宫切除比例。⑶剖宫产次数的增加及胎盘附着部位不同均是影响病人预后如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率等的重要因素。结论:术前综合评估病人病情及初步判断有无胎盘植入有助于术前准备及手术方式的选择,配合药物及多种手术方式已能够有效降低病人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付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肝性脑病临床治疗疗效

    目的:讨论去除诱因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注射及乳果糖灌肠疗效。方法:将确诊肝性脑病的临床确诊病例41例(其中以2期病例为主),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以去除诱因,控制感染、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等的基础上,予以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注射7天,并以联合乳果糖灌肠。结果:两组患者经过1周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7.29,P <0.01)。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检验结果,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但治疗组效果更明显。结论:去除诱因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注射及乳果糖灌肠对肝性脑病治疗疗效较好。

    作者:刘淼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部分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部分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9例,治疗组患者实施部分胃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全胃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分别记录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恢复时间,并采用生活质量评分标准对患者手术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的拔管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均可见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评分分别为(62.3±3.5)分和(48.2±3.3)分,也有可见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05,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部分胃切除术治疗胃癌不仅患者的耐受性更好,而且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时间快,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苗子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当前内地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带教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从一个实习生的角度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本科教育已经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临床实习是护理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能力素质的关键环节。目前许多教学医院为了适应本科生的高标准知识需求,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及师资特点制定了实习大纲,多采取一对一师带徒的护理教学模式,而且大多数的科室都有实习教学目标。尽管它对提高护理本科生临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实施方法和带教方式上的局限性,也产生了一些不可低估的问题。根据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发现至今尚未有文章从实习生角度来分析这些问题,因此,本文就笔者参与广西中医学院赛恩斯新医药学院05级55名护理本科生的实习带教现状的调查,对当前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带教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并总结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和各位护理老前辈及正在实习的同学一起分享。

    作者:黄明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风湿性心脏病的护理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结果:病情好转93例,无效2例,死亡1例。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蔡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后患者的 Harris 髋关节平均评分(88.7±10.5)分高于手术前患者的 Harris 髋关节平均评分(50.8±6.2)分,1年的定期随访显示,患者的优良率为96.36%,整体恢复效果较好,大部分患者的疼痛感基本完全消失,关节假体稳定、没有出现松动、断裂等情况。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效果良好,可以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姜文凯;张蜀平;刘锋;路锟;胡仕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保健管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应用的方法和效果,并对其应用后的患者保健管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保健康科2012年10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1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其中,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健康管理,而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健康管理基础上,还给予其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满意程度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经过半年保健管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程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在满意度上,对照组患者平均为(74.03±4.38)分,观察组患者平均为(93.51±6.35)分,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质量,对于提升患者保健满意满意度有着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彦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浅析胸外科手术后的胸部物理治疗护理

    目的:对胸外科手术后的胸部物理治疗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以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46例接受胸外科手术的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3例,对照组患者未接受胸部物理治疗,实施常规胸外科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接受胸部物理治疗,则给予胸部物理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相应护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相对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有效排痰速度更快,拔管时间更短,肺不张发生率也较低,且各项比较结果差异显著(P <O.05)。结论:胸外科手术后胸部物理治疗护理有利于患者咳嗽力量的增强,加快排痰速度,且拔管时间短、肺不张发生率低,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艳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儿复杂手术后在麻醉复苏室的护理

    目的:分析和研究小儿复杂手术后在麻醉复苏室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复杂手术患儿104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将两组患儿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小儿复杂手术苏醒期护理中,其能够有效避免或减少苏醒期并发症发生,对促进患儿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谢晓晓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高血压患者戒烟与血压的控制探讨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戒烟与血压控制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太原市登记管理的高血压患者1816例,男1593例,女223例,评均年龄(51.54±10.78)岁。教育患者戒烟。依据患者是否戒烟以及戒烟量,将患者分为3组:未戒烟组(246例,男210例,女36例)、戒烟量<50%组(586例,男516例,女70例)和完全戒烟组(984例,男867例,女117例)。指导患者继续原有降压治疗措施,观察患者血压的变化。根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如患者血压达标,则不调整降压药物。研究期限为1年。结果:戒烟量<50%组、完全戒烟组患者,戒烟后半年、1年,血压较基线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01)戒烟量<50%组、完全戒烟组,戒烟后半年、1年,血压水平均显著低于未戒烟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随戒烟的时期延长,血压亦随之下降;未戒烟组,血压水平亦有显著下降(P <0.05~0.001)。结论:戒烟可有效地协助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

    作者:党振靫;毛朝旭;任晓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