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定点医院结核病防治模式下肺结核患者诊疗状况调查分析

李剑

关键词:定点医院, 结核病,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对定点医院结核病防治模式下,患肺结核病人其诊断治疗的状况进行调查,使之成为定点医院以后工作的指导内容。方法:在2014年5月对6个定点医院卫生行政部门、结核病医疗机构、防治机构的相关人员进行深入了解,并对患有结核病的病人进行定量调查。结果:国家政策、当地医疗机构、结核病患者对其认知度、医生误导等都会影响结核病患者的诊疗行为。结论:对影响结核病患者诊疗行为的有关因素进行有效改进,使结核病防治工作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术后尿潴留应用护理干预的预防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尿潴留应用护理干预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86例剖宫产术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加强产前检查、完善护理服务制度、对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干预处理、留院观察、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观察组采取个体化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知识宣教、心理疏导、卧床排尿护理及缓解尿潴留措施。结果:观察组首次排尿量为896±48ml、首次排尿时间为2.9±1.3d、尿潴留发生率12.00%、导尿率为8.00%;对照组首次排尿量为650±33ml、首次排尿时间为1.7±0.98d、尿潴留发生率为44.00%、导尿率为42.00%;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剖宫产术后尿潴留发生的风险,预防尿潴留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梁育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乳腺增生症患者的中医中药内调外敷治疗分析

    目的:对中医中药内调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4年4月-2015年4月实施治疗的38例乳腺增生症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中医中药内调外敷治疗,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结果:治疗后,38例患者中17例痊愈、12例显效、8例有效、无效1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4%。同时患者的乳房疼痛评分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显著,对比(P <0.05)。结论:对乳腺增生症患者实施中医中药内调外敷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减轻患者乳房疼痛,值得推广。

    作者:刘立鑫;刘立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颅内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st,IAC)位于颅内脑实质之外,是一种良性占位性病变,1819年 Howship 首先报道[1]。随着神经影像学的不断发展,诊断和治疗的 IAC 病人逐渐增加。本文查阅了近年发表的文献,对 IAC 的发病机制、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做一综述。

    作者:席东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精细化管理在骨外科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精细化管理在骨外科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来我院治疗的骨外科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结果:实验组相对于不是精细化管理并且没有全方位护理的对照组来说,效果更好,病人恢复情况更好。结论:精细化管理并加以全方位有效护理对于骨外科手术患者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有一定积极意义。

    作者:肖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流动儿童保健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分析和探讨流动儿童保健现状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从而为北京市有关部门制定流动儿童健康管理相关政策提供更多的信息指导和帮助。方法:选择密云县人口相对集中的两个主要干道,对于符合具体筛选条件的400例0到48月的儿童监护人实施调查。结果:密云县流动儿童健康体检率、系统管理率为63.9%和36.8%。处在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系统管理率以及体检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年龄较小的儿童健康体检率、系统管理率要高于较大的儿童群体。结论:北京市密云县流动儿童保健现状较为严峻,只有不断提升儿科保健艺医生的相关技能以及儿童监护人的意识,才能够为促进流动儿童保健资源实际利用率的不断提升创造更大的空间与可能。

    作者:冯晓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终末期肾病患者腹膜透析的护理研究

    目的: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腹膜透析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5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对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的护理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护理方法,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作者:杨素琼;李小梅;林宝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120例儿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干预分析

    目的:研究儿科护理中120例不安全因素以及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回顾并总结儿科护理中出现不安全因素的120例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对于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护理中所出现的不安全因素中,服务的态度原因占36.67%(44例)责任意识原因占30%(36例)业务水平原因占12.5%(15例)其他原因占10.83%(13例)素质问题原因占10%(12例)。结论: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责任意识,是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出现的主要原因,所以要进行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强化与责任意识的培养,以此来减少儿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出现的几率。

    作者:李惠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的临床探析

    目的:辛伐他汀对于高血脂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对我院2009年8月到2011年5月收治的30例高血脂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结果。结果:辛伐他汀的治疗效率达97.27%,治疗效果比较安全、可靠、快速。结论:辛伐他汀在治疗高血脂疾病上具有很好的疗效,并且具有安全性、高效性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仁银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产前焦虑症的预防措施

    产前焦虑为妇产科常见妊娠并发症,引起产前焦虑症的原因较多,会对孕产妇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采取必要的预防意义重大。本文处于对产前焦虑的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的目的,从产前焦虑的常见原因、产前焦虑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作者:向中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和对比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时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或者骨折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骨折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云;陈泉;潘杨;马剑;刘小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无痛导尿术在外科手术病人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无痛导尿术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临床运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需要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 A,B,C,D 四组,各20例。A 组在麻醉前进行导尿,B 组在麻醉后进行导尿;C 组在手术中未采取镇痛;D组采取静脉自动控制镇痛。对比四组患者导尿操作效果以及舒适度情况。结果:A 组患者导尿管刺激反应发生率和导尿无效率均显著低于 B 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 B 组患者操作顺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D 组患者留置导尿管的舒适度显著优于 C 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外科手术患者在手术室进行并且采取无痛导尿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立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椎体成形术后唑来膦酸应用对减少相邻椎体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行椎体成形术后唑来膦酸干预相邻椎体发生骨折的情况进行及分析和研究。方法: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对32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12例术后予唑来膦酸抗骨质疏松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疗效及相邻椎体骨折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对照组有5例患者疼痛再发,其中3例经 MRI 证实手术相邻椎体发生新鲜骨折。而使用唑来膦酸组有1例腰痛复发,MR 未发现临近椎体骨折,仅发现椎间盘突出。所有患者均无临床并发症,术后1周及术后12个月 VAS 评分、临近椎体矢状面 Cobb 角与未使用唑来膦酸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 <0.01)。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后使用唑来膦酸安全有效,可以较好的预防骨水泥成型后的病椎相邻椎体的骨折。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唑来磷酸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晔;施晓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观察地佐辛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进一步对地佐辛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0例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观察组患者给予地佐辛,观察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程度,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中共有2例,对照组中共有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镇痛过程中,采用地佐辛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缓解患者的痛苦,镇痛效果较为显著,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宋柏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分析降钙素原(PCT)联合 C 反应蛋白(CRP)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败血症患者30例与非败血症患者30例。将败血症患者设为实验组,非败血症患者设为对照组。同时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和散射比浊法分别对这两组新生儿血清 PCT 与血清 C 反应蛋白进行检测,一周后对比检测结果,并得出结论。结果:经观察,试验组患者的血清 PCT 与血清 CRP(22.94±8.33)ng/mL、(36.81±11.20)mg/L 明显高于对照组(3.10±2.61)ng/mL,(5.82±3.4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试验组患者恢复期血清 PCT(1.0±0.8)ng/ml 与 CRP(3.2±1.5)mg/l 均较初期明显下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降钙素原(PCT)联合 C 反应蛋白(CRP)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方面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有助于新生儿败血症病情早期诊断与治疗,值得进行进一步拓展探索与推广应用。

    作者:祁俊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窄蒂脐旁穿支皮瓣与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小面积电烧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窄蒂脐旁穿支皮瓣与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小面积电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310例手部小面积电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5例,其中对照组在常规电烧伤处理的基础上采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电烧伤处理的基础上采用窄蒂脐旁穿支皮瓣进行治疗,对所有经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后回访,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主要观察患者皮瓣色泽、外形和成活率,以及术后手部的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回复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回访,发现两组患者的皮瓣移植成活率均高达100%,且创面1期愈合情况均较好,两组数据对比差异不显著(P >0.05)但是在皮瓣外形和色泽,以及手部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回复情况上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没有出现伤口感染、骨头坏死以及神经和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窄蒂脐旁穿支皮瓣与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小面积电烧伤的皮瓣成活率相近且均较高,并且在手术均没有出现并发症,但是前者的远期移植效果相对于后者更优,更有助于手部小面积电烧伤的修复治疗。

    作者:刘建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临床分析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实施治疗的60例小儿肺炎患儿,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患儿实施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30例患儿实施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明显优势,并且差异对比(P <0.05)。结论:在小儿肺炎临床治疗中实施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立华;刘立鑫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浅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的影响

    为了减少冠心病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冠心病的可防可控的危险因素,总结护理干预措施。患者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降低冠心病风险。

    作者:张会珍;唐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儿心肌病的诊断与治疗发展

    小儿心肌病会对患儿的生命安全形成极大的威胁,但目前世界医疗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尚未成熟。本文主要对小儿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了探讨,对心肌病的分类、发病机制、发病率、目前的诊断新进展以及治疗观念和方案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作者:张满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泌尿外科护生带教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护生带教存在的问题及护理策略。方法:针对我院泌尿外科护生带教存在的问题,采用责任管床带教模式进行,让护理人员在责任管床教育模式中发现问题,引入带教方法,提高护生的责任意识、增强护生的服务意识、锻炼护生的沟通能力。结果:护生的护理质量得到较好的提升。结论:责任管床带教模式能明显提高护生带教的服务质量及责任意识。

    作者:董美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对儿童进行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162例,对其终的接种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162例儿童中,应答及无应答的例数分别为140例(86.42%)及22例(13.58%),而高应答的例数则有70例(43.21%)。另外,疫苗抗体的浓度与儿童年龄之间呈现出反比例关系,随着其年龄的增长不断下降。结论:现今的乙肝疫苗接种能够获取到较好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但抗体浓度将会随着儿童年龄增长而下降,因此,为了提升应答率,需适当对疫苗接种剂量进行调整。

    作者:涂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