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满
目的:观察 DEC 与 ECF 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到我院收治的Ⅱ-Ⅲ期乳腺癌女性患者93例,按照新辅助化疗方案分为两组,DEC 组48例和 ECF 组43例,其中(1)DEC 方案:多西他赛75mg/m2+表柔比星50 mg/m2+环磷酰胺500 mg/m2,第一天静脉滴注,1个周期为21d(2)ECF 方案:5-氟尿嘧啶500 mg/m2+表柔比星60mg/m2+环磷酰胺600 mg/m2,第一天静脉滴注,1个周期为21d;两个方案均行4个周期,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毒副反应。结果:DEC 组 OR、pCR 较 ECF 组高(P <0.05)DEC组在血液系统毒性反应和心脏毒性反应高于 ECF 组(P <0.05),其他胃肠道反应、肝脏毒性、脱发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中,DEC 方案的疗效优于 ECF 方案,在血液系统毒性反应和心脏毒性反应高于 ECF 方案,但耐受良好。
作者:褚瑞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颅内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st,IAC)位于颅内脑实质之外,是一种良性占位性病变,1819年 Howship 首先报道[1]。随着神经影像学的不断发展,诊断和治疗的 IAC 病人逐渐增加。本文查阅了近年发表的文献,对 IAC 的发病机制、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做一综述。
作者:席东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的护理要点。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80例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患者为对象,均接受利普刀治疗。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加强健康宣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率。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患者进行利普刀治疗期间加强健康宣教,有助于保障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付建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5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经过有效、及时的临床护理,53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均未发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并发症及术后感染。结论:采取有效、及时的护理措施对于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来说,具有积极意义,可直接提高患者颈椎融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庆敏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分析和探讨流动儿童保健现状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从而为北京市有关部门制定流动儿童健康管理相关政策提供更多的信息指导和帮助。方法:选择密云县人口相对集中的两个主要干道,对于符合具体筛选条件的400例0到48月的儿童监护人实施调查。结果:密云县流动儿童健康体检率、系统管理率为63.9%和36.8%。处在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系统管理率以及体检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年龄较小的儿童健康体检率、系统管理率要高于较大的儿童群体。结论:北京市密云县流动儿童保健现状较为严峻,只有不断提升儿科保健艺医生的相关技能以及儿童监护人的意识,才能够为促进流动儿童保健资源实际利用率的不断提升创造更大的空间与可能。
作者:冯晓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精细化管理在骨外科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来我院治疗的骨外科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结果:实验组相对于不是精细化管理并且没有全方位护理的对照组来说,效果更好,病人恢复情况更好。结论:精细化管理并加以全方位有效护理对于骨外科手术患者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有一定积极意义。
作者:肖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化的管理手段也在不断地更新,在医院档案管理中,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正在逐步渗入医院的档案管理中。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对于医院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是探讨研究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并对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作者:孙丙须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分析小儿脑积水分流术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之间于我院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38例小儿脑积水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与术后并发症情况,总结观察和护理措施。结果:患儿术后主要发生分流管装置位移、分流管阻塞、颅内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经对症治疗或再次入院治疗后痊愈。结论:密切观察行分流术后小儿脑积水患儿的体征和病情,提早预防和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有助于提高患儿的预后效果,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周红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下肢骨科手术采用腰一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可行性。方法:60例 ASAlI ~Ⅲ级60岁以上患者,行腰椎第3~4椎间隙穿刺注入0.75布比卡因1ml +10%葡萄糖1ml,并置入硬膜外导管。记录术中血压(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RR)。结果:所有患者均麻醉满意,顺利完成手术,无麻醉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腰一硬联合阻滞麻醉用于老年人下肢骨科手术具有安全、疗效确切的优点;并强调精心细致的临床监测和麻醉管理较麻醉方法更为重要。
作者:董祥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取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的相关资料。结果: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中,有22例(36.67%)患者采用了米司非酮联合甲氨蝶呤进行药物保守治疗和 B 超检测下负压吸宫术治疗,经过治疗后痊愈;有18例(30.00%)患者采取了经子宫全切除术,术后患者痊愈;有20例(33.33%)患者采取经腹部切口进行楔形切除子宫瘢痕病灶,全部患者痊愈。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是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
作者:热米拉·艾尔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哌氟合剂对治疗术中寒颤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2月由于硬膜外阻滞麻醉术中出现寒颤的患者60例,分为三组,每组20例,其中,A 组给予地塞米松0.2mg/kg,B 组给予曲马多0.5~1.0mg/kg 联合氟哌啶0.0025~0.05mg/kg,C 组给予哌替啶0.5~1.0mg/kg 联合氟哌啶0.0025~0.05mg/kg,比较用药的效果。结果:哌氟合剂组的治疗效果与 A 组、B 组相比,治疗效果更佳,且起效快。结论:哌氟合剂对治疗术中寒颤的效果更佳,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值得在术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红兵;杨亚青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无痛导尿术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临床运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需要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 A,B,C,D 四组,各20例。A 组在麻醉前进行导尿,B 组在麻醉后进行导尿;C 组在手术中未采取镇痛;D组采取静脉自动控制镇痛。对比四组患者导尿操作效果以及舒适度情况。结果:A 组患者导尿管刺激反应发生率和导尿无效率均显著低于 B 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 B 组患者操作顺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D 组患者留置导尿管的舒适度显著优于 C 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外科手术患者在手术室进行并且采取无痛导尿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立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肃肺平肝健脾益肾法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96例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分成2组,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肃肺平肝、健脾益肾法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95.8%、79.2%,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的治疗时间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肃肺平肝健脾益肾法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淑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街头食品就是商贩在街头等公共场所直接进行出售的食品,比较常见的就是各种小吃,这些街头食品对人们使用比较的方便,而且很多也比较可口,但是其卫生安全情况是否就达到了规定的标准,对人们的健康有没有危害,这些都是应该考虑的问题。本文就从街头食品的监管现状入手分析,进而提出了一些方法措施,希望可以为街头食品的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王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小儿心肌病会对患儿的生命安全形成极大的威胁,但目前世界医疗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尚未成熟。本文主要对小儿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了探讨,对心肌病的分类、发病机制、发病率、目前的诊断新进展以及治疗观念和方案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作者:张满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应用乌司他丁+奥曲肽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奥曲肽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曲肽+乌司他丁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腹痛缓解、腹部压痛消失等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乌司他丁+奥曲肽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马永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脑炎昏迷病人的病情观察要点和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56例小儿重症脑炎昏迷患者,其接受整体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早期在我院接诊的55例小儿重症脑炎昏迷患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设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小儿重症脑炎昏迷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小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失眠现况,为大学生健康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1100名某医学院在校大学生,失眠的诊断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结果:可疑失眠者351人(33.2%),失眠者375人(35.5%)。男生失眠检出率高于女生(41.8%Vs 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2.121,P <0.05)失眠率随着年级的增长呈降低的趋势(rs =-0.170,P <0.001)学生失眠现象与其生源地和民族无关系(P >0.05)。结论:大学生失眠情况较严重,改善学生的睡眠质量迫在眉睫。
作者:刘娅;王琼;刘军祥;叶运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食管中段异物取出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59例食管中段异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严格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术后各项指标。结果:本组研究中共治愈57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3.5%。其中出现2例食管穿孔,2例食管穿孔纵隔脓肿,另有1例怀疑食管主动脉瘘抢救不及时和1例食管镜下取出异物失败患者均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10.5%。结论:食管中段异物存留相对凶险,手术风险较大,加强围术期的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冬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患者中,采用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 FBG、2hFBG 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在血糖监测、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用药管理上的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显著控制血糖值,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悦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