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安全护理的效果评价

胡英

关键词:手术治疗, 手术室, 安全护理, 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治疗患者中,采用手术室安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安全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护理纠纷率、差错率均低于对照组;在环境设施、服务态度、护理质量各项评分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手术患者而言,手术室中应用安全护理措施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纠纷和差错的发生,全面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1例病例分析

    1.病例资料患者,男,85岁,主因喘憋4年,加重2天于2014年12月19日入院。患者既往曾多次因胸闷、心慌、气短入院治疗。此次于2014年12月6日晚8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5℃,伴咳嗽,无咳痰,有双膝关节疼痛,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并给予头孢曲松、阿奇霉素抗感染等治疗后症状好转,于12月13日出院。12月17日患者着凉后出现喘憋,咳嗽、咳痰,无发热、咯血、胸痛等症状,收入监护室,予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抗感染治疗,后因体温较高,改为亚胺培西司他丁钠、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同时予抗纤维化、祛痰治疗,期间体温高39℃。于12月19日转入呼吸科进一步治疗。

    作者:徐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对五官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的探讨

    目的:对五官科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一系列的探析。方法:对宣化县人民医院五官科术后患者展开实际调查,对其造成感染的因素通过科学手段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科学的探究,我们认为,与五官科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包含患者的年龄、手术部位、手术持续时间、切口类型、抗生素使用情况等。结论:对影响五官科术后感染的因素有一定的认识之后,加强对医护人员操作等方面的管理有助于预防五官科术后感染的发生。

    作者:申勇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尔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盐酸多奈哌齐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治疗情况,分析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02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依照入院时间,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有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尼膜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评估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P <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为3.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65%(P <0.05)。结论: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在常规治疗上使用盐酸多奈哌齐的治疗效果较佳,同时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作者:潘高峰;杨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封闭式负压吸引 VSD 临床应用与护理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在外科皮肤缺损及皮肤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开展 VSD 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情况,并总结 VSD 护理的相关体会。结果:(1)观察组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7.65±1.53)d,平均住院时间为(9.33±1.27)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其中1例因合并有糖尿病,切口愈合不理想,后经对症治疗于2周后痊愈出院,发生皮肤缺损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中,发生皮肤缺损3例,皮肤感染1例,褥疮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明显高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后护理中开展 VSD 治疗配合相应护理措施,可以将创面与细菌隔离,减少创口感染风险,提高患者治疗与切口愈合效果。

    作者:唐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门诊药房抗生素用药规范研究

    目的:对我院门诊药房抗生素用药规范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随机收集我院门诊在2013、2014年开出的抗生素处方2000张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生素排在前三位的是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和青霉素类,消费金额排在前五位的抗生素种类为头孢西丁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唑肟钠、阿奇霉素、头孢噻肟钠,有不合理处方234张,占总处方数的11.7%。结论:抗生素在门诊药房中被广泛使用,因此加强门诊药房抗生素用药的规范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不合理处方所占比例,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保障。

    作者:沈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123例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在治疗胃溃疡上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3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治疗6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胃镜复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情况。结果:经过6周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2%,对照组为6.4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着治疗的持续进行,不良反应情况逐渐消失。结论:在治疗胃溃疡上,埃索美拉唑的溃疡愈合效果优于奥美拉唑,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奥美拉唑,且临床用药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

    作者:唐焕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以授权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以授权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对社区 II 型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方法:将2013年7月~2015年4月在社区体检或治疗的130例II 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实行传统的糖尿病社区管理;实验组采用以授权理论为指导的糖尿病教育对患者进行系统支持,教育结束后,评价两组空腹血糖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差异。结果:实施教育6个月后,实验组在空腹血糖(FPG)的改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及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方面均较对照组显著提升(P <0.05)。结论:以授权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模式适用于糖尿病社区管理,对于糖尿病社区控制的有效性具有显著作用。

    作者:梁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多潘立酮在胃肠外科手术后用于治疗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目的:讨论并分析在胃肠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治疗中采用多潘立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胃肠外科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凭君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多潘立酮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在腹胀、呕吐、便秘和呕逆不止发生率改善方面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胃肠外科术后恢复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中,采用多潘立酮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艾买尔江·库尔班;牙生江·吐的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社区健康管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管家成立后实施的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社区126例已建慢病档案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健康管家通过对患者实施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护理干预,如进一步完善个人高血压档案资料、加强随访与健康教育,注重生活、用药、心理等方面的个性化护理,由此了解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评价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经6个月的随访观察发现,1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不良生活习惯明显改善,服药依从性和自我保健意识增强,与护理干预前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社区健康管家的护理干预有显著效果,能降低高血压群体的血压水平,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从而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80例四肢创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治疗四肢创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调查研究在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1日期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四肢创伤后发生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均给予系统的康复治疗,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的均进行骨折等损伤的相关手术治疗,手术均一次性成功。术后3个月,本组患者治疗优秀率为62.50%,优良率达96.25%。结论:对于创伤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采取系统的康复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提高治疗优良率。

    作者:李建乔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探讨其对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收治76例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负面情绪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的运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使患者积极的接受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代文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的思路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断的思路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给予对照组以 CCB 为基础的联合治疗,观察组在联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病症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血压及脉压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压及脉压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高血压病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邹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应用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糖尿病护理小组模式开展护理,记录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服药依从性评分(86.54±5.92)分,血糖控制情况评分(79.37±5.11)分,饮食习惯评分(85.26±6.28)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88.79±5.49)分,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糖尿病护理小组应用在糖尿病患者中可以提升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佘浪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对36例胃穿孔患者治疗的体会

    目的:通过对36例胃穿孔患者治疗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寻求科学有效的治疗胃穿孔方法,以便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和推广。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36例胃穿孔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治疗,麻醉全身,平躺。首先在腹腔镜下清理腹部消化物和脓液,然后用腹腔镜进行腹部探测,用丝线从伤口两侧向中间进行缝合修补治疗。结果:36例胃穿孔患者,经过医生精心治疗,治疗效果良好,其中,患者痊愈30例,患者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通过再次检查胃穿孔伤口处完全愈合,胃黏膜和食管下段基本好转并且恢复正常;显效4例,患者病症体征明显好转,再次检查胃穿孔伤口处已经愈合;有效1例,患者病症改善,通过再次检查胃穿孔伤口处开始愈合;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结论:胃穿孔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也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消化系统疾病,目前胃穿孔的发病率急剧上升,且多发于青壮年。该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早诊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胃穿孔疾病的治疗有多种方法,但手术治疗效果明显,恢复期短,创伤面积小,应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鸿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芬太尼与阿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差异探究

    目的:对比芬太尼和阿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效果的差异。方法:选择220例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根据入院前后分为组1和组2,分别采用阿芬太尼及芬太尼进行麻醉,记录7个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PB)、和心率(HR)值。结果:两组患者在诱导后血压及心率都有所下降,但在强烈刺激下,组2的反应较明显,血流动力学波动较组1明显增大。组2血流动力学较组1更平稳。结论:在腹腔镜手术中,阿芬太尼比芬太尼有效性及安全性更高。

    作者:牛会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目的:分析研究大剂量奥美拉挫治疗消化性溃疡与消化道出血合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8月到2014年8月收治患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剂量不同将80例资料分为常规组和大剂量组,常规组给予患者奥美拉唑常规剂量,大剂量组给予患者奥美拉唑,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大剂量组,P <0.05;服药后出血停止时间大剂量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且大剂量组患者溃疡恢复愈合率优于常规组,P <0.05。结论: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给予大剂量奥美拉唑可快速缓解溃疡情况,缩短止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88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调查分析对于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调查研究在2013年1月1日到2014年9月1日期间来我院进行诊断治疗的88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老年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有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奥扎格雷钠和血塞通治疗,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的评分为(11.2±2.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6±4.6)(P <0.05);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P <0.05)。结论:采用奥扎格雷钠和血塞通联合治疗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效果显著,明显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利于患者预后,优势较大。

    作者:张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开塞露用于断指再植患者拔尿管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开塞露辅助治疗断指再植患者拔尿管后并发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8例拔管后10分钟内排尿困难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拔管前均进行膀胱功能训练,经夹管3-4小时,待患者尿意感明显有排尿需求时拔除[1],治疗组排尿前加用60ml(20mlx3支)[2],配合传统的诱导排尿方法;对照组只选用传统的诱导排尿方法,如膀胱区给予热敷、轻轻按摩膀胱区、让患者听流水声、温水冲洗尿道口。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尿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床上自行排尿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开塞露纳肛可减少断指再植患者拔除尿管后尿潴留的发生,从而减少因排尿不畅导致的身体不适,心情豁达,有利于血运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医疗费用,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作者:王德弟;黄丽华;周玉;柏姗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场景式 CBL 教学模式方案应用于临床诊断学具体实施方法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场景式 CBL 教学模式方案应用于临床诊断学的具体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将场景式 CBL 教学模式方案引入到临床诊断学的教学中,通过考试和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临床诊断学授课过程中引进场景式 CBL 教学方案后,学生在临床诊断学考试中,平均考试成绩为(83.2±9.2)分,高于传统授课时的平均成绩(56.8±11.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学生对场景式 CBL 教学模式应用于临床诊断学的授课效果反馈良好,大部分学生认为该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对临床诊断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结论:场景式 CBL 教学模式方案应用于临床诊断学教学中,学生接受效果良好,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李纯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心血管介入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在心内科介入手术的不断发展下,病人对这种治疗方法的接受度也不断提高,再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是通过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术,左室造影,右心导管,以及心内电生理等检查对疑似冠心病明确的诊断,自我院对患者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至今,接受该手术患者的增长速度年均在30%左右[1],从2013年01月到2014年06月,我院接受冠脉介入检查,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68例。

    作者:胡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