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芳文;吴四平
目的:观察并分析妇科门诊手术室中引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和防治方法。方法:对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关的防范对策,也即加强感染的全面管理、加强人员的培训、严格执行无菌制度以及加强对各种器械以及废弃物的管理等。结果:全面落实上述对策后,我院妇科院内感染的发病率明显降低。结论:在妇科门诊手术室内全面地加强感染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彭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儿科门诊输液中心护理风险事件的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风险事件对策。方法:将儿科门诊输液中心2012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治疗的2558人次中,发生的156例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分类,计算,分析,总结,针对不同问题,分析相应的有效防范措施及对策。并对随后就诊的1800人次因相同原因的输液的患者进行干预。结果:我院儿科门诊输液中心2012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治疗的2558人次中,发生的156例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6.1%。156例护理风险事件中,因为护理人员不足的有62例,占39.74%,医院护理管理问题48例,占30.77%,儿科用药剂量的配比问题有26例,占16.67%;患儿及家属不配合问题有20例,占12.82%。按上述原因制定对策,干预后,儿科门诊输液中心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X2=67.81,P <0.05)。结论:经过科学,有效的护理风险事件对策管理,不仅提升护理质量,有效的减少护理风险事件,而且增加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徐丽;李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我院门诊药房抗生素用药规范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随机收集我院门诊在2013、2014年开出的抗生素处方2000张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生素排在前三位的是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和青霉素类,消费金额排在前五位的抗生素种类为头孢西丁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唑肟钠、阿奇霉素、头孢噻肟钠,有不合理处方234张,占总处方数的11.7%。结论:抗生素在门诊药房中被广泛使用,因此加强门诊药房抗生素用药的规范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不合理处方所占比例,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保障。
作者:沈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三联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患者按照治疗方式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内美通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及激素水平变化情况、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临床疗效:。观察组有效率(6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P <0.05);(2):激素水平:观察组 CA125、EMAb(+)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殖激素(FSH、LH、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3):生活质量:观察组生理功能、心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西医三联疗法可内外兼治,有助于改善患者激素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艳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熏洗剂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按照软组织损伤就诊患者单双号的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自制熏洗剂治疗,对照组给予扶他林软膏外搽治疗。疗程均为2周。结果:实验组在减少疼痛时间、缓解肿胀与瘀血程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熏洗剂对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方直平;毕荣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探讨不同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实施胆囊手术的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胆囊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及其他相关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肠粘连发生率分别为7.4%和61.1%,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总的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的比较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选择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后的肠粘连发生率显著降低,对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居继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五官科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一系列的探析。方法:对宣化县人民医院五官科术后患者展开实际调查,对其造成感染的因素通过科学手段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科学的探究,我们认为,与五官科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包含患者的年龄、手术部位、手术持续时间、切口类型、抗生素使用情况等。结论:对影响五官科术后感染的因素有一定的认识之后,加强对医护人员操作等方面的管理有助于预防五官科术后感染的发生。
作者:申勇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经腹 L 型切口行巨大肾肿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针对15例肿瘤体长直径在5-27cm 肾肿瘤患者行经腹 L 型切口巨大肾肿瘤切除术。结果:顺利完成15例手术,手术时间在90-120min,平均为100min,术中输血0-400ml,平均200ml,术后致肛门排气时间为48-96h,平均72h,切口拆线时间平均为9天,1例瘤体与脾静脉粘连撕裂,术中出血,行缝扎止血。术后均未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腹 L 型切口行巨大肾肿瘤切除治疗术野显露满意,便于处理肾蒂以及腹腔里粘连浸润的部位,易于淋巴结清扫,操作可靠安全。
作者:武宁;秦文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剖宫产术后疤痕处妊娠的护理。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对我院诊治的13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处妊娠的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在 B 超引导下行人流术,疗效满意,现回顾性分析病例。结果:12例均一次成功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次日在 B超引导下行人流术,术后血 HCG 下降理想,阴道出血少,3~4天后出院;一例因大出血行子宫楔形切除修补术。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疤痕妊娠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江海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的中医康复护理疗效。方法:78例脑卒中患者依据硬币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药咽刺激、穴位按摩等中医康复护理,对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吞咽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患者康复护理前,吞咽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存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吞咽能力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9%显著高于予以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9%,组间差异比较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行中医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鸿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治疗血栓性脉管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术前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完善腰交感神经节阻滞实验,评估患肢临床分期;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做好疼痛评估。结果:17例患者皮温正常,无静息痛,无肢端坏疽,并能耐受一般轻体力劳动。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的恢复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缪艳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1月至2014年10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痔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PPH 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60例和对照组(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治疗)60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总有效率、痊愈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恢复时间比较,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及痊愈率比较,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痔疮的效果优于单纯外剥内扎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勇;龚桃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白癜风患者的门诊康复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40例白癜风病患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干预护理工作。结果:病患的健康知掌握情况有明显提高,其负性情绪得到缓解,通过调查能够看出,有38例病患对服务感到满意。满意率达到了95%。这在根本上说明了对病患使用行之有效的护理方式,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对病患使用行之有效的护理方式,能够在第一时间将病患的不良情绪加以纠正,并将病患配合治疗的意愿加以提升,加强病患的治疗信心,令其保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自己的疾病。
作者:史亚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实施营养干预,并探讨总结有效的孕妇营养干预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60例孕妇的病历资料,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不采取任何营养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相关的营养干预,主要有膳食调查监测和健康教育处方等,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分别于第10周、第20周和第30周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铁摄入量、细胞血溶比和血清铁蛋白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年龄,孕周、BMI 以及血液学指标等进行比较,P >0.05,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采取营养干预之后,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比较,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采取营养干预效果尤为显著,有着一定的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桑宏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 pFNA 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100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小切口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髓内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髓外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方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即使用 pFNA 治疗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出血量上均比对照组患者即接受 DHS 方法治疗有优势,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比对照组患者的低,且各项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 pFNA 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骨折,能缩短手术时间,减短切口长度,减少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分娩镇痛可以被分成药物镇痛及非药物镇痛两种,而非药物镇痛没有任何的药物作为依靠,是现阶段对婴儿以及产程安全的方法,既能够使躯体的疼痛被有效的减轻,还可以对产妇心理情感进行时刻的关注,而产妇也特别容易对其接受,该种方法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所大力提倡的镇痛技术。现在本文就对国内外具有的非药物镇痛法(主要包含导乐陪伴法、无痛分娩仪、按摩、体位减痛法、水疗和音乐减痛法等)进行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够得到广泛的推广,使自然分娩的成功率得到提高,并使由于药物镇痛而出现的不良反应能够得到有效避免。
作者:邱迎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中心2013年5月~2014年3月收治的146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9%,对照组为84.93%,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5.48%,对照组为16.44%,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 <0.05)。观察组白细胞恢复正常的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均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余治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外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预防护理内容。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在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探究其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出现相应的下肢深静脉血栓,为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在护理和治疗中积极采取措施,同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实时监测能够有效保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在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时结合手术标准进行治疗,同时加强患者的术后监管护理,能够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提高患者的临床术后恢复速率,值得在临床外科中运用。
作者:叶华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脂肪肝患者采用中医辩证进行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抽取2012年1月1日~2015年1月30日在我院接受中医辩证治疗以及常规西医治疗的两组脂肪肝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脂肪肝患者实施中医辩证治疗,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加快患者疾病痊愈速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都兰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缓解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剖宫产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日常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疼痛效果。结果:两组产妇疼痛情况(X2=8.19,P <0.05),泌乳时间情况(t =4.38,P <0.05),差异均显著,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进行剖宫产术的孕妇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缓解产妇疼痛,帮助产妇康复。
作者:王利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