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黄油治疗面部烧伤的护理体会

王洪岩;李晓华;郭雅丽

关键词:面部烧伤, 中医药疗法, 乳黄油, 护理
摘要:面部是五官集中的重要部位,在烧伤事故中常较先累及.且眼睑、耳郭、口、鼻的烧伤处理较复杂[1].我院自2009年9月~2011年6月共收治面部烧伤患者80例,现笔者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0例中,男69例,女11例;年龄大者62岁,小者3岁,平均26.5岁;小儿10例,成人70例;住院时间为8~49天,平均28.5天;致伤原因:热水烫伤37例,火焰烧伤33例,化学烧伤5例;电烧伤5例;大部分为深Ⅱ度烧伤,仅有5例为Ⅲ度烧伤.
湖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内外合治白癜风218例

    白癜风是一种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病[1],具有难治愈、易复发等特点.笔者自2008年3月~2012年2月采用内外合治法治疗本病2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18例中,男70例,女148例;年龄7~75岁;病史<1年者112例,1~5年者87例,>5年者19例;中医辨证分型[2]:气血不和型38例,湿热内蕴型72例,瘀血阻络型29例,肝肾不足型43例,肝郁气滞型36例.

    作者:林敏;朱倩苇;林小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医基本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结合现代数理统计的方法,对29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基本证候进行频次分析、聚类分析.结果:从总体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基本证候来看,排在前4位的是:脾胃虚弱证(160例,占54.1%),肝胃不和证(151例,占51.0%),肝郁脾虚证(113例,占38.2%),脾虚气滞证(110例,占37.2%).结论:脾胃虚弱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基本病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脾虚气滞、肝郁脾虚为其常见的基本证候,其次为脾胃湿热和胃阴不足.

    作者:刘小琼;黄穗平;阮永队;曾普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9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多导睡眠图(PSG)确诊的39例OS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和时照组20例;两组均行ESS嗜睡量表(ESS)评分后,时照组轻度患者采取一般治疗30天,中、重度患者予以经鼻持续气道压力支持(n-CPAP)治疗10天后给予一般治疗20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再服用化痰止鼾汤30天.结果:治疗组所有患者治疗后呼吸紊乱指数( AHI)明显下降(P<0.05),夜问低Sa02( Sp02 LOW)值明显上升(P<0.05),中、重度患者ESS评分明显下降(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OSAS能明显改善病情严重程度及临床症状.

    作者:胡芳;陈凯;尹培生;王小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伤椎置钉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胸腰椎骨折2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伤椎置钉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将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行伤椎置钉植骨融合钉棒内固定术加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行单纯的伤椎置钉植骨融合钉棒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6 ~ 1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伤椎高度及Cobb角均恢复至正常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椎置钉植骨融合钉捧内固定术可有效恢复伤椎高度及Cobb角,是治疗胸腰椎骨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长征;唐成剑;罗俊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免疫性结膜炎概况

    免疫性结膜炎又称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是结膜对外界过敏原的一种超敏性免疫反应.结膜经常暴露在外,易与空气中的致敏原如花粉、尘埃、动物羽毛等接触,也容易遭受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感染(其蛋白质可致敏),药物的使用也可使结膜组织发生过敏反应.主要分为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接触性结膜炎、春季角结膜炎、巨乳头性结膜炎、特应性角结膜炎.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中医对该病的认识和治疗不断深入,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疗效,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浩博;高卫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0例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倒,对照组采用单纯针灸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独活寄生汤加减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50.0%),显效16例(40.0%),好转4例(10.0%);对照组治愈10例(25.0%),显效15例(37.5%),好转9例(22.5%),无效6例(1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采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比单纯针灸治疗效果好.

    作者:吉万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医药防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研究进展

    恶心呕吐是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常见的胃肠道反应,常使患者感到痛苦,容易引起脱水、代谢紊乱、营养不良等反应,严重者不得不终止化疗.多巴胺、5-羟色胺、P物质是与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hemical therapy-induced nauseaand vomiting,CINV)相关的3种神经递质,临床上常使用5-HT3受体阻断剂、多巴胺受体阻断剂、抗胆碱药、抗组胺药以及类固醇类、吩噻嗪类等药物止吐.

    作者:王淼;曾柏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鳃裂囊肿和瘘管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总结

    目的:总结鳃裂囊肿和瘘管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6月~2009年6月36例鳃裂囊肿或瘘管的临床资料,对误诊病例的误诊原因和对本病的治疗经验进行总结.结果:36例经手术治疗均获成功,随访3年以上未见复发.结论:影像学检查及术前针吸活检是术前确诊的重要依据,首次手术完整切除囊肿与瘘管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彭树文;黄健男;苏宗海;肖树朋;陈楚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多课程联合进行中药炮制学实验改革初探

    采用中药炮制前后含量比较与中药制剂分析实验相结合、前后成分种类变化研究与中药化学实验相结合、前后药效毒理变化与中药药理实验相结合、前后药剂变化与中药药剂学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改革方式,使中药学专业的学生既掌握了相关的实验技能,又充分节约了资源、节省了实验经费.

    作者:易延逵;张璐;刘强;陈神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银屑病临床误诊概况

    银屑病是一种顽固皮肤病,在漫长的病程中有复杂的临床表现.虽然典型的银屑病皮损表现为红色斑疹被覆大量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后有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但并非每一个患者的皮损表现与其完全吻合.另外某些皮损表现不典型或临床很少见的其他疾病,可在一定程度上与之相似.临床医生初诊中很容易将银屑病误诊为其他疾病或将其他疾病误诊为银屑病.误诊直接导致疾病的迁延和发展,给病患带来更多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笔者就近年来各类文献中与银屑病误诊相关的报道概述如下.

    作者:丁国信;刘涛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药熏洗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30例

    椎间盘源性腰痛是指腰椎间盘内部各种病变刺激椎间盘内的疼痛感受器产生的腰痛,以其不伴有根性症状、无神经受压和节段过度活动为临床特点[1].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人发病率约为2%,男女无明显差异,好发于30 ~ 50岁年龄段,症状往往反复发作,持续多在6个月以上.从2010年1月~2012年1月,笔者采用中药熏洗治疗本病30例,收到较好效果,并与用西药治疗的3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军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通导汤治疗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后胃肠功能障碍35例

    目的:观察通导汤治疗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子以通导汤治疗,对照组予以甲硫酸新斯的明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77.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导汤对改善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后胃肠功能障碍疗效较好.

    作者:彭六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健腰方合射频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32例

    目的:观察健腰方合射频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32例采用健腰方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射频消融术治疗.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改善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病症积分(P<0.05).结论:健腰方合射频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安全有效.

    作者:王晓晖;仇湘中;张旭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冻融胚复苏两次妊娠成功1例

    辅助生殖技术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简称,其中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 - ET)已较广泛地用于治疗难治性不孕症,其临床妊娠成功率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子宫内膜容受性及胚胎质量是影响其成功率的两大主要因素.笔者通过冻融胚复苏两次妊娠成功的案例,从侧面反映了在辅助生殖技术中,中西医结合更能提高其妊娠率.

    作者:亓玉玲;连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近况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常见的首发症状,起病急骤,午夜常因剧痛而惊醒,(踇)趾及第一跖趾关节易受累,其次为踝、膝等关节,多为单侧关节局部红、肿、热、痛,功能受限,触痛明显.我国滨海地区发病率高.近年来,我国学者积极探索运用中医药诊疗本病,取得了满意效果,笔者总结了国内近10年的相关临床报道,现综述如下.

    作者:辛华波;胡雯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王惠君运用经方治疗精神性烦渴经验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由精神情志因素诱发的疾病越来越多.精神性烦渴多表现为烦渴多饮,在目前为数不多的文献报道中多为白虎加人参汤治疗[1-2].王惠君老师在经方辨治思维指导下,经过临床验证认为,仅从烦渴多饮的表面现象着手治疗,而不从精神情志层面进行干预,往往收效不佳.

    作者:刘忠一;邢新娜;王惠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归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转氨酶反复升高36例

    目的:观察归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转氨酶反复升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2例转氨酶反复升高患者采用分组对照治疗,治疗组用归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肌苷片、乙肝宁冲剂及云芝多糖等保肝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2%(P< 0.05).结论:归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转氨酶反复升高有较好疗效.

    作者:曾艺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刘瑞芬教授治疗继发性不孕症经验

    刘瑞芬教授从事中医妇产科专业教学、临床、科研30余年,具有丰富的教学、临床及科研经验.擅长治疗月经病、各种妇科炎症、痛经、不孕症、节育措施并发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等.少腹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自古被誉为调经种子第一方.方由小茴香、炒干姜、没药、当归、川芎、官桂、延胡索、赤芍、蒲黄、炒五灵脂等药物组成.其功效为活血祛瘀、温经止痛.主治为瘀血寒凝结于下焦少腹,少腹胀满,疼痛或不痛,或瘀血阻滞,或有积块,或经行腰酸少腹胀,经血色黯或有块,小腹凉,四肢不温,久不受孕等症.刘老师临证抓主诉、查病因、析病位、辨虚实,善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继发性不孕症,现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张晓斐;刘瑞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祛瘀益胃胶囊提取工艺的研究

    祛瘀益胃胶囊由黄柏等12味中药组成,其质量标准收载于《部颁标准》.其中制法规定:取方中黄芪、丹参、黄柏、重楼、甘草、莪术、虎杖、白花蛇舌草、苍术、白及等10味药材加水浸泡后,煎煮3次.第1次加10倍量水,煎煮2h,第2次加8倍量水,煎煮1.5h,第3次加8倍量水,煎煮1h,水煎液趁热过滤,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500 mL.有研究表明,黄柏与苍术共煎时小檗碱的提取率低于黄柏单煎时的小檗碱提取率[1].故本文对祛瘀益胃胶囊的提取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现介绍如下.

    作者:邓小玉;喻雄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柴芍六君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

    目的:观察柴芍六君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柴芍六君汤治疗,对照组采用潘立酮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仅为90%,两组比较,P<0.05.结论:柴芍六君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疗效.

    作者:劳立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