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治疗免疫性结膜炎概况

李浩博;高卫萍

关键词:免疫性结膜炎, 中医药疗法, 综述, 学术性
摘要:免疫性结膜炎又称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是结膜对外界过敏原的一种超敏性免疫反应.结膜经常暴露在外,易与空气中的致敏原如花粉、尘埃、动物羽毛等接触,也容易遭受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感染(其蛋白质可致敏),药物的使用也可使结膜组织发生过敏反应.主要分为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接触性结膜炎、春季角结膜炎、巨乳头性结膜炎、特应性角结膜炎.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中医对该病的认识和治疗不断深入,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疗效,现综述如下.
湖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梗死恢复期60例总结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P>0.05;基本痊愈率加显著进步率治疗组为81.7%,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比较以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比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周萍;彭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乳黄油治疗面部烧伤的护理体会

    面部是五官集中的重要部位,在烧伤事故中常较先累及.且眼睑、耳郭、口、鼻的烧伤处理较复杂[1].我院自2009年9月~2011年6月共收治面部烧伤患者80例,现笔者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0例中,男69例,女11例;年龄大者62岁,小者3岁,平均26.5岁;小儿10例,成人70例;住院时间为8~49天,平均28.5天;致伤原因:热水烫伤37例,火焰烧伤33例,化学烧伤5例;电烧伤5例;大部分为深Ⅱ度烧伤,仅有5例为Ⅲ度烧伤.

    作者:王洪岩;李晓华;郭雅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9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多导睡眠图(PSG)确诊的39例OS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和时照组20例;两组均行ESS嗜睡量表(ESS)评分后,时照组轻度患者采取一般治疗30天,中、重度患者予以经鼻持续气道压力支持(n-CPAP)治疗10天后给予一般治疗20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再服用化痰止鼾汤30天.结果:治疗组所有患者治疗后呼吸紊乱指数( AHI)明显下降(P<0.05),夜问低Sa02( Sp02 LOW)值明显上升(P<0.05),中、重度患者ESS评分明显下降(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OSAS能明显改善病情严重程度及临床症状.

    作者:胡芳;陈凯;尹培生;王小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骨科压疮预防及护理体会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变性坏死和溃烂.好发于身体受压或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如肩胛骨突处、骶尾部、股骨粗隆处、坐骨结节部、足跟、枕部等处.骨科患者因牵引固定或手术或疾病自身原因需要长期卧床,成为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我科通过综合护理预防和治疗压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大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目的:观察加减葛根桂枝汤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加减葛根桂枝汤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颈舒颗粒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优于对照组的84.38% (P <0.05).结论:加减葛根桂枝汤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可靠.

    作者:熊辉;胡楠;周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针刺合解痉汤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45例

    中风后肢体痉挛为上运动神经元病变.由于皮质运动区及下行的锥体束较集中的支配肌群,病损后导致整个肢体或一侧肢体的痉挛瘫痪.肢体痉挛是中风后临床上极为常见的一种类型,然而却没有特异性药物和疗法能予以缓解.瘫痪侧肢体一旦出现痉挛现象,很难扭转,且痉挛程度随病程的迁延日趋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合解痉汤治疗本病4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新富;晋小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医基本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结合现代数理统计的方法,对29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基本证候进行频次分析、聚类分析.结果:从总体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基本证候来看,排在前4位的是:脾胃虚弱证(160例,占54.1%),肝胃不和证(151例,占51.0%),肝郁脾虚证(113例,占38.2%),脾虚气滞证(110例,占37.2%).结论:脾胃虚弱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基本病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脾虚气滞、肝郁脾虚为其常见的基本证候,其次为脾胃湿热和胃阴不足.

    作者:刘小琼;黄穗平;阮永队;曾普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多课程联合进行中药炮制学实验改革初探

    采用中药炮制前后含量比较与中药制剂分析实验相结合、前后成分种类变化研究与中药化学实验相结合、前后药效毒理变化与中药药理实验相结合、前后药剂变化与中药药剂学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改革方式,使中药学专业的学生既掌握了相关的实验技能,又充分节约了资源、节省了实验经费.

    作者:易延逵;张璐;刘强;陈神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银屑病临床误诊概况

    银屑病是一种顽固皮肤病,在漫长的病程中有复杂的临床表现.虽然典型的银屑病皮损表现为红色斑疹被覆大量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后有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但并非每一个患者的皮损表现与其完全吻合.另外某些皮损表现不典型或临床很少见的其他疾病,可在一定程度上与之相似.临床医生初诊中很容易将银屑病误诊为其他疾病或将其他疾病误诊为银屑病.误诊直接导致疾病的迁延和发展,给病患带来更多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笔者就近年来各类文献中与银屑病误诊相关的报道概述如下.

    作者:丁国信;刘涛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2型糖尿病36例

    目的:观察珍芪降糖胶囊与格列美脲联合治疗老年性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倒应用珍芪降糖胶囊加格列美脲治疗,对照组24例单用格列美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4%,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珍芪降糖胶囊与格列美脲联合治疗老年性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

    作者:杨伏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脓毒症概况

    脓毒症即为感染+破坏性的全身炎症反应.该病是内外科危重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在危重病人云集的急诊和ICU.目前,治疗脓毒症主要围绕着脓毒症发病机制,给予早期复苏、抗感染、激素、机械通气、营养支持、免疫调节、对症处理等,但病死率仍未有明显改善.经过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很多学者从中医药方面找到对脓毒症治疗的方法,现笔者将其概述如下.

    作者:柏祥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黄芩提取物中黄酮类成分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

    目的:探讨黄芩提取物中黄酮类成分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法.方法:利用平衡透析法对大鼠血浆内药物浓度进行测定,以高丽槐素为内标,生物样本用甲醇沉淀蛋白预处理,采用HPIC法测定4种黄酮类成分在透析内、外液中的浓度.结果:在低、中、高3种浓度下,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与给药浓度均呈负性关系;而汉黄芩素和千层纸素则呈现出非质量浓度依赖性,平均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89.66±1.19)%和(88.56±1.87)%.结论:HPIC法测定具有简便、灵敏以及专属性高等特点,4种黄酮类成分在大鼠体外均有较高的血浆蛋白结合率.

    作者:陈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抗幽门螺杆菌(helieobacter pylori,Hp)三联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口服自拟方中药汤剂,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Hp转阴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80.00%;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86.67%;Hp转阴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3.33%,上述各项中,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方可以提高西药三联疗法的临床疗效.

    作者:严许跃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加味桃红四物汤对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对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97倒纳入观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术后均接受抗炎、康复训练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后第2天同时采用加味桃红四物汤辨证治疗.结果:治疗5天后治疗组伤口疼痛和肿胀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月期间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辩证使用加味桃红四物汤能迅速缓解伤口的肿胀和疼痛,加快骨折的愈合,减轻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

    作者:赵宁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眩晕治验

    眩晕是包括视觉、本体觉、前庭功能障碍所致的一组证候,是人的空间定位障碍所致的一种主观错觉,对自身周围的环境、自身位置的判断发生错觉[1].西医病因较多,如感染(迷路炎)、神经炎、缺血、外伤、中毒、梅尼埃病、血管性疾病、脱髓鞘性疾病、肿瘤等[2].中医对眩晕的治疗是基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通过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的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防止严重并发症,现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刘辉;田盈;张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概况

    慢性肾衰竭(CRF)是临床常见的严重疾病之一,为各种原因导致肾脏慢性进行性损害,使其不能维持正常功能,临床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内分泌功能异常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中医药治疗CRF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尤其在延缓病程进展、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替代疗法带来的副作用等方面取得确切疗效,现综述如下.

    作者:朱伟珍;梁立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局部炎症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多年来,一直认为腰神经根的机械压迫变形是导致下肢放射痛的首要原因[1].然而Mccarron[2]、Lindahl[3]等的临床研究发现,神经根有炎症改变(如充血水肿),神经根触之敏感,临床表现出剧烈的根性疼痛,可见神经根的机械性压迫并非总是导致神经根性疼痛及功能障碍的唯一原因.这似乎提示,神经根性疼痛与局部炎症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一致认为只有约10%的腰突症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4],因此,在腰突症的治疗方法中,非手术治疗占据首要地位,其中针灸疗法在治疗腰突症方面疗效确切,现将2000年1月~2011年4月针灸治疗腰突症炎症作用机制中的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承飞;吴耀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肱骨近端骨折32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中药分期治疗.结果:32例均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3.6个月.优25例,良5例,可2倒,优良率为93.7%.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中药分期治疗中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有较好疗效.

    作者:陈国锋;杜运阿;汪守伍;纪建政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补肾健脑汤治疗老年轻度认知障碍30例

    随着人类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老年人认知障碍逐年增多,其中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D)已获得人们的普遍关注,但老年人认知损伤的另一种类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更应引起重视.正确诊断和识别MCI,对早期干预、防止痴呆的发生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老年人MCI指的是老人出现轻度记忆或其他认知功能障碍,但未达到痴呆标准,病因不能由已知的内科或神经精神疾病解释,是介于正常老年和轻度痴呆之间的一种认知损伤状态.笔者应用补肾健脑汤治疗老年轻度认知障碍30例,取得较好疗效,并与用西药治疗的3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旻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桃红四物汤临床应用举隅

    桃红四物汤出自《医宗金鉴》,由熟地黄、川芎、白芍、当归、桃仁、红花组成,功能养血、活血、逐瘀.笔者通过临床实践认为,只要符合血虚血瘀这一病机,多种疾病都可运用本方进行治疗,现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赵运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