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126例

陈辉明;陶志余;黄会保;孙明星;余正华

关键词:骨关节炎, 膝关节, 中西医结合疗法
摘要: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我国退行性膝关节炎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1].笔者从2006年5月~2009年4月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12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湖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川芎嗪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23例总结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23例采用激素及饮食、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0%,对照组为73.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而治疗组可明显降低尿蛋白排泄率、升高血浆白蛋白和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并与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结论:川芎嗪联合激素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戴爱明;李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胶原酶溶解术合养肝健腰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是引起腰腿疼痛常见的原因.笔者自2004年6月~2007年12月采用胶原酶溶解术合养肝健腰方(A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疗效满意,并分别与胶原酶溶解术合腰痹通胶囊(B组)治疗的60例及单用胶原酶溶解术治疗的60例(C组)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仇湘中;夏爱民;阚利胜;蒋盛昶;张旭桥;易振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间谷穴为主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300例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表现为单纯的一侧面颊肌肉弛缓,无半身不遂、神志不清等症状,与中枢性面瘫不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而以青中年多见[2].

    作者:李晓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耳穴按压促进阑尾炎术后肛门排气60例

    笔者于2007年3月~2008年3月采用耳穴按压配合术后常规治疗促进阑尾炎术后肛门排气60例,疗效较好,并与术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的6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格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

    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尿酸生成增加和(或)尿酸排泄障碍,导致高尿酸血症.血液及体液中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钠就会在组织中沉积,引起急性炎症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与慢性沙硕性痛风性关节炎[1].由于受地域、民族、饮食习惯的影响,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病率差异较大.

    作者:栗丽娜;能俊;杜元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五子衍宗汤加减治疗无排卵性不孕91例

    不孕症是指女子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两年而未受孕,或曾有过妊娠,而后未避孕,又连续两年未受孕者.笔者从2002年3月~2009年3月采用五子衍宗汤加减周期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91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厚朴药材外观性状与质量关系的研究

    厚朴是我国常用中药材,原植物为木兰科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var.biloba Rehd.et Wils的枝皮或根皮.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功效.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作者:段湘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肛瘘患者的临床整体护理体会

    肛瘘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笔者自2009年1月~2009年6月对我院住院治疗的肛瘘患者100例实行临床整体护理,收到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戴永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加味华盖散治疗感冒后咳嗽35例总结

    目的:观察加味华盖散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采用加味华盖散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开瑞坦加复方甘草合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仅为62.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加味华盖散治疗感冒后咳嗽疗效良好.

    作者:谭大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补阳还五汤化裁方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总结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化裁方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银杏达膜注射液加甲钴胺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化裁方.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33%,两组比较,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在改善手足麻木、倦怠乏力、肢体疼痛、手足畏寒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化裁方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痛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

    作者:黄建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概况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临床以入睡困难,睡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睡,亦有时睡时醒,严重者整夜不能入眠为特征,并伴有头晕、健忘、心悸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近年来针灸治疗失眠取得了进展,现概述如下.

    作者:李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栀子豉汤加味治疗焦虑症50例

    焦虑症是一种无明显诱因的恐惧、紧张发作,并伴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和运动性紧张的神经症.发病年龄多见于18~40岁,女性多于男性.笔者临床上采用栀子豉汤加味治疗焦虑症5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亚霜;颜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4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8例采用安心汤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43例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仅为79.0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作者:刘洁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概况

    与糖尿病有关的肾脏病变包括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动脉-微小动脉硬化症、肾盂肾炎及肾乳头坏死等.狭义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系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这是一种以微血管病变为主的肾小球疾病[1].

    作者:张慧卿;王平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庞学丰辨治肾病临床经验

    吾师庞学丰,教授/主任医师,硕上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精于医道,重在实践,擅长诊治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IgA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慢性尿酸性肾病、尿路感染等多种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吾有幸随师学习,亲听教诲,获益良多,现将老师治疗部分肾病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刘欢;庞学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经皮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单纯性胸腰椎压缩型骨折57例

    自1984年法国首先应用PVP技术治疗血管瘤获得成功后,逐步发展到治疗脊柱的转移瘤及骨质疏松性的脊柱压缩性骨折,近来也应用于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笔者自2007年10月一2008年12月采用经皮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57例67个椎体,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雷春湘;张在田;张亮;伍玉元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虫类药物在男科疾病中的应用举隅

    虫类药物,或为行走攻窜,用以通经达络,疏逐搜剔,胜于草本植物药;亦或为血肉有情之品,专于补益,其功亦胜于草本植物药.历代医家多重视虫类药物的应用,如张仲景、唐容川、叶天士等在其著作中多有体现.现代如章次公、朱良春等均以善用虫类药物治疗某些顽固病症而著称.

    作者:严丰;吉庆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补肾调肝合剂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30例总结

    目的:观察补肾调肝合剂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用补肾调肝合剂治疗,同时设补肾组、疏肝组两个对照组,主要观察其妊娠及排卵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妊娠率、总有效率及双相BBT荻得率等方面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补肾组和调肝组(P<0.05).结论:补肾调肝合剂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疗效确切.

    作者:谭桂云;沈坚华;莫颖茵;曾岚;翟家乐;张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潘敏求主任医师治疗肿瘤骨转移疼痛经验

    骨是恶性肿瘤容易转移的部位之一.有关报道显示,30%~70%的肿瘤病人有骨转移[1],尸检中约有50%的病人有骨转移.骨转移的临床特性是疼痛,全世界每天约400万癌痛病人中有40%~50%是由骨转移引起的[2].骨转移可以发生于任何恶性肿瘤,一般常见于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宫颈癌、骨及软组织肉瘤等恶性肿瘤,如晚期乳腺癌、前列腺癌患者65%~75%发生骨转移,晚期甲状腺癌患者约60%发生骨转移,晚期肺癌患者30%~40%可发生骨转移[3].

    作者:杜小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临床上以40岁左右的青壮年多见,且有低龄化趋势.其病因为腰部椎间盘外层部分的纤维环破裂及内层部分的髓核向后外突出,压迫椎管内的神经根,好发于腰4~腰5,其次为腰5~骶1.

    作者:周帆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