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霈;潘敏求
肺胀包括现代医学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等慢性肺系疾病.临床上以胸中胀满如塞、痰涎壅盛、上气喘咳、心悸、烦躁、动则尤甚,甚则面色晦黯、唇甲紫绀、颜面四肢浮肿,病程缠绵,经久难愈等为主要特征,主要采用清肺化痰、益气养阴、敛肺纳气、开闭固脱等方法进行治疗.
作者:李文辉;刘天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保和丸出自<丹溪心法>,原方主治食积停滞、胸脘痞满、腹胀时痛、嗳腐吞酸等证,为中医行气消痞之代表方剂.胃痞证的临床表现与现代医学功能性消化不良(FD)十分相似,而FD与胃动力障碍密切相关.保和丸临床上能较好地改善患者早饱、餐后饱胀等临床症状.现代多有报道用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取得了满意效果[1-2].
作者:陈建峰;唐铭翔;周知午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本病患者按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以局部封闭为主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疗效满意.
作者:黄建良;谭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1急性阑尾炎王某某,男,21岁,学生,于1992年10月15日就诊.主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伴恶心4h.患者无明显诱因,于4h前自觉上腹部不适,伴恶心.
作者:谢文雄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膝骨性关节炎(KOA)又称膝关节骨性关节病、退行性骨关节病和增生性关节炎等,是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笔者自2007年8月~2008年2月采用超微肿痛贴治疗小病3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并分别与传统散剂肿痛贴治疗的30例(对照1组)和狗皮王膏治疗的30例(对照2组)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红艳;蔡光先;刘柏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证候积分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则无明显变化(P>0.05);但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证候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疾病疗效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肯定.
作者:陈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指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刺激和压迫腰部神经根或马尾神经造成腰腿疼痛、麻木的一种常见病.笔者于2005年2月~2007年10月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牵引治疗本病56例,效果显著,并与单用腰椎牵引治疗的42例进行对照观察.
作者:刘湘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是由单次闪光或较慢闪光频率闪光诱发的ERG,其前后两次闪光的ERG波彼此不相融合,为一瞬态反应.FERG通常含a、b、c三个主要的波形,以及叠加在b波上的称为振荡电位(Ops)综合波.一般认为,b波源自双极细胞和Muller细胞,OPs可能与无长突细胞有关.FERG的变化能反应视网膜功能状态[1].有研究显示实验性青光眼高眼压可造成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导致FERG的b波和0ps波振幅低于正常对照组[2].
作者:肖跃群;郭争鸣;詹育和;王学锋;瞿晓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死率、致残率较高.中风经治疗后往往会出现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及口舌歪斜等后遗症,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也给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笔者临床上针刺中风七穴治疗本病30例,疗效满意,并与以补阳还五汤治疗的30例作为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咏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骨筋丸胶囊系由白芍、延胡索、马钱子、三七等14味药物组成的复方制剂,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三册,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风止痛之功效,用于肥大性脊椎炎、颈椎病、跟骨刺、增生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等[1].
作者:杨新林;谭朝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髓核摘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方法之一,但术后短时间内大多数患者残留腰臀腿部酸痛、麻木,肌力减弱,恢复缓慢,严重者甚至不能恢复,为促进术后患肢功能的恢复,提高手术疗效,近年来笔者采用髓核摘除术配合复元活血汤治疗本病6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并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的3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建辉;曹寅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4例联续2周采用根除HP三联药物口服,第3~6周改用雷尼替丁治疗,治疗组9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理中愈疡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7%,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6.7%,对照组为55.3%,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年内随访,其溃疡复发率为治疗组5.3%,时照组24.7%,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溃疡能减少渍疡复发和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赵修想;赖声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阳瘘一病,宋以前多不辨证分型,明代才开始出现阳瘘分证论治的文献,阳瘘中医辨证分型不一致是一个突出的向题.辨证分型是中医科研的基础,辨证分型不一致,终将影响科研成果的客观评估和临床推广应用,从而制约学科的发展.要解决辨证分型不一致向题,首先要探究形成辨证分型不一致的原因.
作者:廖震;薛建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疏肝利胆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79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采用疏肝利胆汤加减治疗,对照组27例采用胆宁片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4%和74.1%,两组比较,P<0.01.结论:疏肝利胆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明显.
作者:谭胜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重感灵片是治疗重症感冒的有效方剂,该方由毛冬青、羌活、石膏、葛根、马鞭草、板蓝根、青蒿、马来酸氯苯那敏、安乃近等加辅料制成,具有解表清热、疏风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疗表邪未解、郁里化热引起的重症感冒,症见恶寒、高热、头痛、四肢酸痛、咽痛、鼻塞、咳嗽等.
作者:罗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88.89%,而对照组仅为56.25%,两组比较,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明显.
作者:陈林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低质状态,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其主要症状包括:乏力疲劳、困倦、易感冒、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振、失眠多梦、头昏、头痛、抑郁寡欢或急躁易怒、情绪低落及烦躁焦虑等[1].据WHO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目前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约占人口总数的60%~70%[2].
作者:梁慧;李卓荣;刘本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大黄其主要功能是攻积导滞、泻火解毒、祛瘀通经.笔者在临床上以大黄为主治疗危急重症,疗效较好,现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李明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因慢性心肌病变长期负荷过重等原因引起心功能减退,排出的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的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致死原因.
作者:张慧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加味菌陈四逆汤对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服用加味菌陈四逆汤,对照组30例服用肝泰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味菌陈四逆汤对药物性肝损害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作者:李小沙;蔡晓静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