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筋丸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杨新林;谭朝阳

关键词:骨筋丸胶囊, 质量标准, 色谱法, 薄层, 高压液相
摘要:骨筋丸胶囊系由白芍、延胡索、马钱子、三七等14味药物组成的复方制剂,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三册,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风止痛之功效,用于肥大性脊椎炎、颈椎病、跟骨刺、增生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等[1].
湖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总结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6.7%和93.3%,而对照组则分别为16.7%和70.O%,两组分别比较,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PN疗效明显.

    作者:黄新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胡氏定喘颗粒药效学实验研究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是一种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哮喘发病的主要内在因素是肺、脾、肾三脏不足,痰饮留伏,遇到外因(外邪),痰随气升,气因痰阻,阻塞气道,发生哮喘.胡氏定喘颗粒是江西省萍乡市名老中医胡启胜教授的经验方,具有补肾固本、降气平喘、温肺化痰的功效,主要由鹅管石、毛冬青、苏子、杏仁、炙麻黄、细辛、灵芝、白芍、补骨脂、五味子等药物组成.

    作者:杨惊宇;彭尧书;李维军;付柏绿;刘西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5例总结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88.89%,而对照组仅为56.25%,两组比较,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明显.

    作者:陈林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不同产地芦根HPLC指纹图谱研究

    芦根[1]为禾本科植物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Trin.的新鲜或干燥根茎.全年均可采挖,除去芽、须根及膜状叶,鲜用或晒干.主产于安徽安庆、蚌埠,江苏启东,浙江杭州、宁波,湖北黄冈、孝感、荆州等地.此外,河北、辽宁、山东、四川、贵州、福建等省都有出产,以华东地区产量大.不同产地芦根从性状上难以明显区分,芦根的定性测定包括性状鉴别、显微鉴别[2]和理化鉴别.其含量测定的报道较少,有报道称可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的含量[3].

    作者:陈纯;康志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真武汤加味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真武汤加味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肾病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两组均采用强的松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真武汤加味,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6疗程后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胆固醇、尿β2微球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明显上升,血清胆固醇和尿β<,2>微球蛋白明显下降(P<0.05).结论:真武汤加味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董扬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耳带状疱疹3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耳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痊愈病例中的治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明显.

    作者:徐朝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头痛散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60例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种以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功能失调为主的常见病.笔者自1995年以来,采用头痛散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60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4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全顺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益肾颗粒治疗狼疮性肾炎30例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在免疫荧光和电镜下,SLE患者肾损害达100%.

    作者:颜学桔;旷惠桃;范伏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针灸干预亚健康的研究进展

    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低质状态,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其主要症状包括:乏力疲劳、困倦、易感冒、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振、失眠多梦、头昏、头痛、抑郁寡欢或急躁易怒、情绪低落及烦躁焦虑等[1].据WHO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目前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约占人口总数的60%~70%[2].

    作者:梁慧;李卓荣;刘本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辨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82例

    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RAU)是常见的口腔粘膜病,因其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近年来,笔者采用中医辨证的方法治疗本病82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76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舜钦;姚耀星;刘友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湿疹22例

    肛门湿疹是肛肠科常见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临床以瘙痒、局部分泌物增多、皮疹呈多形性、易复发为主要特点,慢性肛门湿疹还伴有肛周皮肤增厚、增粗,呈苔藓样变或皲裂.

    作者:郭敏;李劼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35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证候积分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则无明显变化(P>0.05);但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证候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疾病疗效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肯定.

    作者:陈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阳瘘中医分分型差的文献分析

    阳瘘一病,宋以前多不辨证分型,明代才开始出现阳瘘分证论治的文献,阳瘘中医辨证分型不一致是一个突出的向题.辨证分型是中医科研的基础,辨证分型不一致,终将影响科研成果的客观评估和临床推广应用,从而制约学科的发展.要解决辨证分型不一致向题,首先要探究形成辨证分型不一致的原因.

    作者:廖震;薛建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疏肝利胆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5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疏肝利胆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79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采用疏肝利胆汤加减治疗,对照组27例采用胆宁片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4%和74.1%,两组比较,P<0.01.结论:疏肝利胆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明显.

    作者:谭胜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痛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83例

    痛经是伴随月经的疼痛,在月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腹痛、腰酸、下腹坠胀或其他不适影响工作和生活者称为痛经.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作者:尹玲;曾碧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关于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分析和探索

    中医学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的科学技术中惟一能完整地保留至今并仍以自身独特的体系继续发展的学科,有很强的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来自于它所具有的独特理论体系和确切的临床疗效.随着现代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等医学科学研究方法与概念的引入,中医临床研究的科学性有了一定提高,注意了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的临床设计,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其研究结果难以被国际公认.

    作者:招远祺;文龙龙;黄燕;蔡业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肿瘤是一种年龄相关性的疾病,60岁以后肿瘤的发病率显著增加.肿瘤已成为60~79岁人群的首位死亡原因[1].在世界范围内,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癌症,是一种典型的老年疾病.超过50%的肺癌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上,70岁以上的占30%~40%.依据美国的流行病学资料,在发达国家诊断肺癌时的中位年龄男性足69岁,女性足67岁[2].

    作者:李琳霈;潘敏求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浅析《傅青主女科·调经》辨证论治特色

    傅青主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家, 中医妇科杰出的临床学家.其行医,精诣歧黄,通晓各科,尤精于妇科调经种子,产后诸症的诊治.<傅青主科>(下称<女科>)为其代表作,是妇科医学必读之 .<傅青主女科>是一部理法方药备至的妇科专 .

    作者:刘奇英;尤昭玲;匡继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肺胀45例

    肺胀包括现代医学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等慢性肺系疾病.临床上以胸中胀满如塞、痰涎壅盛、上气喘咳、心悸、烦躁、动则尤甚,甚则面色晦黯、唇甲紫绀、颜面四肢浮肿,病程缠绵,经久难愈等为主要特征,主要采用清肺化痰、益气养阴、敛肺纳气、开闭固脱等方法进行治疗.

    作者:李文辉;刘天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辨证治疗高脂血症7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72例予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35例予吉非罗齐和普拉固治疗.结果:治疗组在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且在GPT升高、恶心、头痛、皮疹等方面也较对照组低.结论:辨证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满意.

    作者:祝石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