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志强
目的:了解饮食干预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探索糖尿病饮食干预的措施.方法:对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65例,采用自体对照法分干预前、干预后2个阶段,干预前阶段患者只接受降糖药物治疗,干预阶段患者除进行药物治疗外,还接受为期3个月的综合饮食干预,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膳食调查和相关生化指标测定.结果:饮食干预后患者膳食结构及三餐热量分布不合理等问题均得到改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显著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实施综合饮食干预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和并发症预防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寇丽霞;乐丽珍;邓洁;谢洁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养对失眠症患者多导睡眠图的影响.方法: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进行规范检测,比较38例失眠患者综合康复疗养前后睡眠结构的差异.结果:经康复疗养后,失眠患者S1期、s2期睡眠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而s3期、S4期和快动眼睡眠期(REM)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失眠患者的睡眠结构治疗前后相比有罩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养能有效治疗和改善失眠症.
作者:彭尧书;卢琰琰;陈晓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常见的疾病.笔者于2004~2008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60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西医治疗的6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述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高脂血症58例,疗效较好,并与用西药治疗的43例作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双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消痤胶囊是由黄芩、连翘、丹参、虎杖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痰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痤疮,效果良好.本文以黄芩苷含量和水提取得率为指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其佳提取工艺,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秀珍;刘志辉;钱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耳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痊愈病例中的治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明显.
作者:徐朝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保和丸出自<丹溪心法>,原方主治食积停滞、胸脘痞满、腹胀时痛、嗳腐吞酸等证,为中医行气消痞之代表方剂.胃痞证的临床表现与现代医学功能性消化不良(FD)十分相似,而FD与胃动力障碍密切相关.保和丸临床上能较好地改善患者早饱、餐后饱胀等临床症状.现代多有报道用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取得了满意效果[1-2].
作者:陈建峰;唐铭翔;周知午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大黄其主要功能是攻积导滞、泻火解毒、祛瘀通经.笔者在临床上以大黄为主治疗危急重症,疗效较好,现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李明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4例联续2周采用根除HP三联药物口服,第3~6周改用雷尼替丁治疗,治疗组9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理中愈疡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7%,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6.7%,对照组为55.3%,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年内随访,其溃疡复发率为治疗组5.3%,时照组24.7%,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溃疡能减少渍疡复发和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赵修想;赖声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我院肚肠科于2005年1月-2008年1月采用五倍子汤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患者73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治疗的70例进行对照分析,主要观察两组患者坐浴后伤口恢复情况.并对患者进行了饮食习惯方面的指导,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卉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死率、致残率较高.中风经治疗后往往会出现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及口舌歪斜等后遗症,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也给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笔者临床上针刺中风七穴治疗本病30例,疗效满意,并与以补阳还五汤治疗的30例作为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咏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胫腓骨是长管状骨常发生骨折的部位,约占全身骨折的13.7%[1].临床治疗方法较多,笔者于2001年1月~2007年3月采用Ender钉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胫腓骨骨折72例,经临床观察,具有同定可靠、操作灵活、患者痛苦少、可早期下床活动、促进骨折愈合等优点,取得了满意疗效,并与手法复位、夹板固定配合跟骨牵引治疗的4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志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髓核摘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方法之一,但术后短时间内大多数患者残留腰臀腿部酸痛、麻木,肌力减弱,恢复缓慢,严重者甚至不能恢复,为促进术后患肢功能的恢复,提高手术疗效,近年来笔者采用髓核摘除术配合复元活血汤治疗本病6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并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的3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建辉;曹寅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1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以扳法加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两组显效率比较,P<0.05.结论:扳法加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可靠.
作者:钱俊辉;王浩中;张冲;常德贵;罗建;罗才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健脾温肾汤结合西医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采用健脾温肾汤内服结合西医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西医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而对照组仅为73.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IgG、IgA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健脾温肾汤结合西医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晶;肖志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肿瘤是一种年龄相关性的疾病,60岁以后肿瘤的发病率显著增加.肿瘤已成为60~79岁人群的首位死亡原因[1].在世界范围内,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癌症,是一种典型的老年疾病.超过50%的肺癌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上,70岁以上的占30%~40%.依据美国的流行病学资料,在发达国家诊断肺癌时的中位年龄男性足69岁,女性足67岁[2].
作者:李琳霈;潘敏求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2例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2例单用西药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明显好转,但治疗组临床症状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明显.
作者:谭光波;胡学军;卜献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证候积分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则无明显变化(P>0.05);但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证候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疾病疗效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肯定.
作者:陈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在免疫荧光和电镜下,SLE患者肾损害达100%.
作者:颜学桔;旷惠桃;范伏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而对照组仅为88%,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儿湿疹疗效满意.
作者:陈浩深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