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痛风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5例疗效观察

时慧君

关键词:关节炎, 痛风性, 中医药疗法, 痛风汤
摘要:目的:观察痛风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尿酸的影响.方法:将7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痛风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0.05),其血尿酸水平也显著下降(P<0.001).结论:痛风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湖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复方对肾病综合征大鼠肾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对NS大鼠肾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C-BSA复制NS大鼠模型,将SD模型大鼠30只,以24h尿蛋白定量结果随机分为模型组、肾炎四味片组、中药复方组,每组10只;并以10只同批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24h尿蛋白、血肌酐、血尿毒氮.结果:中药复方组NS大鼠尿蛋白含量下降,其作用优于模型组和肾炎四味片组;中药复方组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值分别下降,其作用优于模型组.结论:中药复方对NS大鼠肾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智;向爱国;金红;谭泽明;翁榕安;凌晓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针药合用治疗周围性面瘫64例

    目前多认为周围性面瘫的发生与寒冷刺激、病毒感染引发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笔者于1999年以来采用针药合用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64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36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月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5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佳时机,提高痊愈率,减少后遗症.方法:将100例患者按单双日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急性期用针刺和超短波治疗,恢复期第2~6周用电针治疗,恢复期第6周至半年用患侧面部留针治疗;对照组在急性期行超短波治疗,恢复期用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68%,总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痊愈率为48%,总有效率为90%,两组比较,P<0.05.结论:分期针刺冶疗本病确能明显提高痊愈率.

    作者:李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红藤清前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67例总结

    目的:探讨红藤清前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7例和对照组69例,治疗组采用红藤清前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环丙沙星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1%,而对照组仅为52.17%,两组比较,P<0.05.结论:红藤清前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明显.

    作者:刘步平;谢建兴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内扎外切加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72例

    痔疮是指齿线两侧直肠上、下静脉丛的曲张静脉引起的直肠末端或并有肛管、肛缘的血管瘤样病变.按痔发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1].笔者于2001年6月~2006年6月采用内扎外切加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72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内扎外切术治疗的72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阳辉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温针并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

    目的:观察温针并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的疗效.方法:将78例CPI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并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单纯以超短波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8%,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仅为76.7%,两组比较,P<0.05.结论:温针并中药灌肠治疗CPID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超短波治疗.

    作者:单赤军;全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健脾利咽汤对慢性咽炎兔ICAM-1的影响

    慢性咽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慢性咽炎患者是由于脾虚失运、咽部失养、防卫能力下降,反复感邪所致.用健脾利咽中药复方健脾利咽汤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显著[1].为了探讨其疗效机理,笔者主要观察了本方对实验性慢性咽炎兔ICAM-1含量的影响,现将其观察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梁俊薇;顾真;宁云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门冬清肺饮治疗甲状腺疾病举隅

    门冬清肺饮是明朝李东垣治疗痿证之方,由麦冬、五味子、人参、黄芪、当归身、白芍、紫草、甘草组成,有益气养阴、滋润内燥、养肺胃止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并能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重症肌无力、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炎等同属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赵武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主管切挂支管对口引流治疗复杂性肛瘘96例

    笔者自1997年1月~2006年10月采用主管切挂支管对口引流治疗复杂性肛瘘9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并与单纯采用切扩挂线法治疗的61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皮茂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骨刺止痛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骨刺止痛胶囊是由全蝎、血竭、蜈蚣等药物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解毒散结的功效,主要用于颈椎痛、腰椎痛引起的多种神经痛、肢体麻木等.临床用之,疗效好,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为了有效控制制剂质量,笔者采用TLC法对血竭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血竭进行含量测定,为骨刺止痛胶囊的质量标准提供了定性和定量的检验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世文;范秀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通心络胶囊对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的炎症抑制和斑块稳定作用.方法:随机将36例UA患者分为对照组16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主要观察其炎症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hs-CRP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治疗组治疗后比治疗前hs-CRP浓度明显减低(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有炎症抑制和易损斑块稳定作用.

    作者:金凌皎;周生成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张崇泉主任医师治疗冠心病经验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简称,多发生在45岁以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有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等特点.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作者:张炜宁;王风雷;郑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23例总结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治疗组2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程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比较,P<0.05;且治疗组紫癜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HSPN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

    作者:范维维;姜雪冰;施志雄;覃世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祛风通络解郁汤治疗偏头痛40例总结

    目的:探讨祛风通络解郁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祛风通络解郁汤治疗,对照组内服西比灵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而对照组仅为70.0%,两组比较,P<0.05.结论:祛风通络解郁汤治疗偏头痛效果较好.

    作者:黄新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50例总结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而对照组仅为70.73%,两组比较,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满意.

    作者:张安来;袁晓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养阴祛火口服液的水提工艺研究

    养阴祛火口服液由生石膏、赤芍、生地、石斛、麦冬、防风、藿香等11味中药组成,具有养阴、祛火之功,主治胃火上炎之牙痛、口腔溃疡等症,疗效显著.笔者以其主要有效成分芍药苷为指标[1],结合浸出物的测定和挥发油的考察,通过正交设计实验,筛选出合理的水提工艺,现介绍如下.

    作者:彭攸灵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43例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43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并与单用西药常规治疗的38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两组81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其中男57例,女24例;平均年龄56.38岁;平均病程(3.5±2.5)年;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11例,合并高血压病17例,合并糖尿病9例.

    作者:高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穴位贴敷防治变应性鼻炎118例总结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防治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将2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8例用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118例用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分别于治疗结束后1个月、半年、1年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1个月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半年、1年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的疗效,能显著降低复发率.

    作者:文志;徐绍勤;彭斌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葛丹稳心汤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LPA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改变,探讨葛丹稳心汤从痰瘀同治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7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应用葛丹稳心汤和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常规治疗,且两组治疗前后均检测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及LPA.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和LPA的变化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PA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浆中可显著升高,并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治疗和预后有重要影响;葛丹稳心汤确能改善心肌缺血,增加冠脉流量,抑制血小板集聚和清除冠状动脉内的血栓.

    作者:王瑞科;杨继平;李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综合康复训练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27例总结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训练法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4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经神经科基础治疗后,治疗组运用针刺法配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对照组仅使用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前后各行1次吞咽功能评估,每周治疗5天,以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96.27%,而对照组仅为81.48%,两组比较,P<0.01.结论;综合康复训练法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鹰;温屯清;刘亦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