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起始时间的临床观察

黄绪平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起始时间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合适起始时间,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了从2009年2月到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已经确诊的4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这些患者均将进行手术治疗,将这些患者分为4组,每组10例,分别在胃肠道肿瘤手术后6h、12h、24h、48h等不同时间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其中术后6h、12h、24h分别记为实验1组、2组、3组,术后48h则记为对照组,观察这四组患者在术后2h的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或腹部不适等情况,观察患者在术后7d的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以及血糖等各项生理指标.结果:术后的观察显示,实验组的肠蠕动恢复时间以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比对照组的要早,虽然腹胀腹痛的发生率比对照组要高,但这些症状可自行痊愈,实验组的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以及血糖等指标与对照组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手术后6h就可给予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这可以加快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而且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损害.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的做法与体会

    目的: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方法:改变排班模式,提供亲情服务,细化专科健康教育,注重质量管理,实施绩效考核.结果:密切医护合作关系,大幅度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士服务质量.

    作者:马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重症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分析临床上采用消化内科方法治疗重症胰腺炎(SAP)的治疗效果,从而指导今后SAP的临床治疗工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重症胰腺炎的92例患者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收集他们的详细资料以及病历记录,根据病历记录中关于患者治疗方法的记录,随机将这92例患者划分到实验组(常规治疗结合内科治疗)和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中,将资料进行整理后,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共有52例患者,其中有32例患者显效,占实验组成员总数的61.5%,有效的患者有16例,占实验组成员总数的30.8%,死亡的患者有4例,占实验组成员总数的7.7%,治疗总有效率达92.3%;对照组共有40例患者,其中12例患者显效,占对照组成员总数的30%,治疗有效的患者有9例,占22.5%,19例患者死亡,占对照组患者总数的47.5%,治疗有效率达52.5%.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患者在相关临床症状的缓解快慢、肠蠕动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的长短等多方面的结果明显都要比对照组好;在实验组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只有4例,而对照组中则有19例,其中6例患者由于病情加重后转至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结论:治疗SAP可以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消化内科的治疗方法,这样能够为患者提供强有力的生存质量的支持并且能够得到比较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古国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PFNA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于2009年3月到2013年2月共对33名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微创治疗,33名患者中有27名患者为顺粗隆间骨折、有5名患者为反粗隆间骨折、有3名患者合并有同侧股骨干骨折.患者根据AO来分型:有2名患者为A1型、有25名患者为A2型、有6名患者为A3型.患者接受手术后会有大于6个月的随访,根据患者髋关节功能、疼痛和关节活动度来给予疗效评价.结果:患者接受手术后切口都在一期愈合,没有出现髋内翻、延迟愈合、感染等并发症,患者的骨折愈合很快,功能恢复情况良好,随访6到18个月(平均为12个月),患者的骨折全部痊愈,愈合的时间为11-17周,平均为13.2周.根据黄公怡的评定标准:29名患者为优、4名患者为良,优良率达到了100%.结论:采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的特点,并且能够大大缩减骨折愈合的时间,恢复患者的患肢功能.

    作者:苏启旭;何旻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乙肝苗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对乙肝疫苗的接种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影响因素.方法:对辖区免疫门诊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总结分析疫苗接种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的新生儿及时接种率为72.46%,医院出生的接种率明显高于家中出生,城镇户口的接种率明显高于农村户口,p<0.05.结论:出生地点、居住地以及家长知晓率是影响乙肝疫苗接种的主要因素.

    作者:谢亚峰;孙怀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玻璃离子粘固剂治疗龋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玻璃离子粘固剂治疗龋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60例(84颗患牙)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的42颗患牙采用玻璃离子粘固剂填充治疗,对照组患者的42颗患牙采用用银汞合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牙髓的反应、密合度等.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显效率76.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显效率50%(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24%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0.85%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牙齿密合度和牙髓反应情况要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龋病采用玻璃离子粘固剂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而且还能够减少汞污染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朱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与传统经腹输卵管结扎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和传统经腹腔输卵管结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结扎手术的对象54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经腹输卵结扎,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输卵管结扎,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267例患者均结扎成功,2例(0.74%)因盆腔粘连无法暴露输卵管而未进行手术,1例穿刺失败放弃手术(0.37%),术后妊娠0,结扎成功率为98.89%,对照组262例患者结扎成功,结扎成功率为97.04%;两组间结扎成功率对比无明显差别,同时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间三项指标对比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结扎成功率高于传统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尤其是对有下腹部手术史对象更适宜,且前一种手术方法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对患者创伤少,这对于推广计划生育,消化计划对象顾虑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梁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舒芬太尼复合氯诺昔康用于高龄患者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氯诺昔康用于高龄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骨科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60例,年龄75~86岁,ASA评级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Ⅰ组:舒芬太尼70μg),观察组(Ⅱ组:舒芬太尼70ug+氯诺昔康40mg).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使用PCIA后4h、8h、16h、24h、48h的镇痛、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Ⅱ组术后自控静脉镇痛、镇静评分低于Ⅰ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均低,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复合氯诺昔康用于高龄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优于单纯舒芬太尼,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杏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宫颈炎采用药物和微波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和微波治疗宫颈炎的临床优越性及价值.方法:将142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微波治疗组,每组71例,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药物组总有效率为91.55%;其中轻度患者:31例,治愈率为54.84%;中度患者:26例,治愈率为30.77%,重度患者:14例,治愈率为1.43%.微波组总有效率为98.59%;其中轻度患者:29例,治愈率为96.55%;中度患者:28例,治愈率为92.86%;重度患者:14例,治愈率为85.71%.结论:微波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组.

    作者:帅凌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患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法律知识不断完善.尤其是儿科,人们对儿科护理人员的护理要求较高,而儿科也是医疗风险发生率特高的科室之一.为了减少或预防各种医患纠纷的发生,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有较高的沟通技巧,并能实施在临床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如何针对患儿进行有效沟通分析如下.

    作者:邱福香;蒋惠;赵又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益肾通淋胶囊制备方法及结合护理干预防治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益肾通淋胶囊结合护理干预防治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对临床防治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6例,两组在西医治疗下,治疗组在上述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肾通淋胶囊治疗(主要药物:川牛膝、锁阳、山茱萸、熟地、牡丹皮等).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膳食护理、皮肤和足部护理等.结果;2周后B超监测显示,本组患者残余尿量为(50±10)ml,较治疗前有显著减少,经配对资料t检验,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停药后于第4周末再次测残余尿量为(15±3)ml,较第2周又有显著减少,经配对资料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肾通淋胶囊结合护理干预防治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对临床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魏榕;李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的应用及评价

    目的:在临床产科中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产妇进行干预,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200例产妇的病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以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对两组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以及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327±393)元和(4.1±1.6)d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31±436)元和(7.2±2.3)d],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9%,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91%,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能有效的降低产妇的住院时间和住院的话费,并且能极大的提升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曹秀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外科急腹症的护理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外科急腹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外科急腹症病人130例,经护理部同意批准,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整体护理,从入院初即开始心理指导和病情观察,整个围术期进行各管道的护理,在出院前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11.36+2.25)分,并发症发生率4.62%,住院时间(8.63±3.36)天,患者满意度(91.28±3.36)分,对照组心理状态评分(21.26±1.62)分,并发症发生率13.85%,住院时间(16.21±3.61)天,患者满意度(70.61±4.16)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科急腹症在治疗过程中,加用整体护理可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杨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32例分析

    目的:分析与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共3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类型与发生率,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Neer肩关节评分进行比较.结果:32例患者临床疗效为痊愈共20例,显效共10例,有效共2例,无效共0例,总有效率为100.0%.所有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安全地完成,术后未发生神经损伤与血管损伤,住院期间的感染率为0.患者术前Neer评分为优秀共0例,良好共0例,尚可共20例,较差共12例,优良率为0,术后优秀共10例,良好共18例,尚可共4例,较差共0例,优良率为87.5%.患者治疗前后的Neer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患者出院后无钢板松动、肱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平均愈合时间为(4.0±0.5)个月.结论: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Neer评分,且安全性较高,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本文认为,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文昌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通降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通降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降饮,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0.59%,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通降饮,可显著提高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疗效,保障其生活质量,降低此类患者发生食管腺癌危险性.

    作者:胡相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脑功能治疗仪治疗失眠

    失眠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流行病,失眠在我国发病率高达45.4%,偶尔一两天失眠并无大碍,放松之后既可恢复正常.长期失眠对于正常生活和工作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2002年全球10个国家失眠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45.4%的中国人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失眠.失眠是临床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长期失眠会导致行为和认知功能降低.神经系统、心肺胃肠功能改变.免疫功能下降,对大脑产生影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长期失眠可引起老年人痴呆症,还套使人过早衰老,缩短寿命.失眠可能影响原发疾病病程,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对于患多种疾病的患者,失眠严重者可加重原有病情,影响患者预后.脑功能治疗仪通过交变电磁场刺激颅脑产生感应电流,仿真生物电流刺激小脑顶核,对失眠患者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

    作者:吴兴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针刀配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O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行针刀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对照组单纯行玻璃酸钠治疗.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7d、1、6月时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7d、1、6月各个时点,治疗组的Lysholm评分均比治疗前高(P<0.05);治疗组的临床总优良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81.6%)(P<0.01).两组均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针刀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可以迅速且持久的改善膝关节功能,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平;余健;杨少锋;郭彦涛;罗振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滤器置入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分享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滤器置入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及静脉溶栓综合性治疗,对其进行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结果:67例患者均成功置八永久性滤器,术后随访一年屹年未有新的栓塞发生.结论:围手术期的正确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综合性护理措施对于腹泻患儿的干预探讨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措施在腹泻患儿治疗当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68例腹泻患儿,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措施之上增加综合性的合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9.4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小儿腹泻的同时辅以综合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艳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对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进行分析.方法:从2009年7月-2013年11月,医院消化内科四年间接收诊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8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进行随机分配,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40例,应用消化内科常规的治疗方式;观察组40例,应用血凝酶和奥美拉唑联用静滴的治疗方式.结果:通过胃镜的检查,可以确诊两组中80例患者都有出血症状,治疗中也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对照组的止血的有效率为82.5%;观察组的止血有效率为9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根据两组患者的对比治疗,可以从临床的诊治中分析出上消化道出血(UGB)患者出血的原因,进行正确的诊治,有效降低患者出血量,缩短了出血的时同,提高了治疗的效果[1].

    作者:赵俊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髁支持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护理分析

    目的:了解髁支持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接受髁支持钢板固定加植骨术治疗的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7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以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功能训练指导等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对67例患者进行护理后,实验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关节活动及疼痛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距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髁支持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的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保证护理质量,尽可能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肢体功能,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贵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