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蓉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正常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200例产妇,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加强分娩过程的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总产程时间、疼痛、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自然分娩产妇的整体护理,可有效缩短产程,缓解疼痛,降低产后并发症,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罗康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掌握石嘴山市城乡中小学校卫生状况,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方法:采用现场监测和测量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2011年至2013年教室人工照明、环境噪声、自然采光、人均面积、课桌椅和微小气候各项指标监测合格率逐年提高5.7-10.8个百分点,教室朝向、墙顶颜色、厕所、运动场地、生活用水和保健设施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城市区中小学校教室自然采光、人工照明、课桌椅、墙顶颜色、生活用水、保健设施合格率高于乡村中小学,教室人均面积、微小气候、环境噪声、教室朝向、运动场地低于乡村中小学.结论:石嘴山市城乡中小学校卫生状况偏低,有一定的城乡差别,加强宣传教育,建设标准化学校,改善卫生设施,可以提升学校卫生状况.
作者:方进国;方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支原体检测与治疗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共收治的120例RVVC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观察组对其同时进行支原体检测与药敏试验,合并支原体阳性者(观察1组)给予常规抗真菌与支原体治疗,合并支原体阴性者(观察2组)给予抗真菌治疗;参照组仅给予常规抗真菌治疗,未行支原体检测.结果:观察组合并支原体感染的治愈率、支原体阴性治愈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治愈率,与参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RVVC,支原体检测与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孙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晚期肿瘤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强迫体位、恶病质、低蛋白水肿等易发生难免性压疮.压疮的发生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严重时可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同时治疗也较为棘手,为临床护理难题.难免性压疮高危患者(Braden评分低于12分)压疮的发生率高速70%[1].在国外患者及家属因发生压疮提出起诉并要求赔偿的案例日益增多[2].因此压疮的预防在临床护理中显得尤为重要.我科于2010年开始使用美皮康敷料预防难免性压疮,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张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本镇结核病疫情趋势,进一步做好结核病管理工作;方法:对3年间我镇统计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3年间我镇收治结核病人1021例,涂阳肺结核病例567例,涂阴病人405例,结核性胸膜炎39例,腰椎结核5例,盆腔结核3例,骨结核2例.农民及少数民族为高发人群,且以青壮年为主;结论:结核病疫情仍居传染病之首,应进一步加强结核病的疾病筛查,做好农村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
作者:吴显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早孕人流不全患者服用米非司酮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自本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经人工流产后不全流产患者共8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观察组中的人工流产不全患者采取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对照组中的人工流产不全患者采取克龄蒙药物治疗,且两组患者均配合抗生素使用,对两组人人工流产不全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包块缩小至15mm以下的共有28例,12例治疗后包块在15mm至25mm,其中需要中途改清宫患者4例;克龄蒙酮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包块缩小至15mm以下的共有19例,21例治疗后包块在15mm至25mm,其中需要中途改清宫患者14例,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药物流产不全患者进行相应的保守治疗时,采取米非司酮使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良好,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
作者:周启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助产护理对高龄初产妇分娩的影响,分析高龄初产妇分娩安全、高质量护理方案.方法:选取我科室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高龄初产妇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助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出血量,产程时间及新生儿健康状况等.结果: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出血量,产程时间及新生儿健康状况方面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高龄初产妇进行助产护理,可缩短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提高分娩成功率,其护理效果好,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高玲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压疮的产生是由于病人得不到及时的翻身,皮肤与皮下组织受到长时间压迫导致缺血、缺氧、溃烂、坏死形成溃烂创面.对于出现压疮的卧床老人必须进行有效的护理与治疗,否则会因创面感染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会导致死亡.
作者:金凤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疗法和一般内科疗法对体外震波碎石后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对124例泌尿系结石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经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后分别接受一般内科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两组病人临床情况可比.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5.3%及75%,P<0.05.平均住院天数缩短,分别为(8.36±4.88)天及(15.16±4.61)天.结论:泌尿系结石经体外碎石后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有效率,缩短疗程,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理想方法.
作者:曹中良;张文才;田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自行改进的功能锻炼康复装置在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效果,为患者早日康复提供有效的锻炼方法.
作者:黄贵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评价进行研究分析,为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本辖区幼儿园内的536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儿童进行身高、体重、血常规体检,对其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儿童中贫血70人(13.1%),肥胖者37人(6.9%),营养不良者32人(6.0%),视力不良者30人(5.6%),龋齿148人(27.6%),发育迟缓者21人(3.9%),5~6岁儿童肥胖表现为明显,4岁以上、5岁以下儿童的龋齿发生率较高,其中贫血、肥胖、视力不良、龋齿按年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分布方面,各年龄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我县儿童发育情况较为理想,龋齿、贫血的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幼儿园卫生保健指导和监督,提高保教人员卫生知识水平,确保儿童营养均衡,为我县儿童健康提供保障.
作者:周治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完成剖宫产手术后,对产妇实施护理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剖宫产患者15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剖宫产患者分为C1组(试验组75例)与C2组(对照组75例).C2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C1组: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对比两组剖宫产患者完成护理后临床获得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剖宫产患者分别完成治疗后,在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C1组高于C2组明显(P<0.05).在出现疼痛的概率方面,C1组优于C2组患者明显(P<0.05).在母乳喂养成功的概率方面,C1组高于C2组患者非常明显(P<0.05).在抑郁评分方面,C1组低于C2组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针对完成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在对其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临床获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成功凸显了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与意义.
作者:王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关节镜微创技术对膝关节骨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在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膝关节骨创伤治疗术的76例患者,将其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患者行关节镜微创手术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和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57%,两组对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骨创伤采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方法,可以使患者快速恢复,并具有创伤小、愈合率高、感染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德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析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诊治措施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3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种疾病的临床诊治措施,以指导临床实践.结果:治疗12周后,对所有患者恢复与预后情况进行跟踪统计,结果显示,轻度残疾22例,量度残疾7例,死亡3例,存活率达91.0%.结论:对于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取综合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利于摆脱生命危险,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对提高患者康复水平和生存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2例糖尿病患者有计划的实施社区护理,观察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前后患者遵医率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通过社区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的遵医率和血糖控制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李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在采用社区康复治疗方法上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所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对60例患者在采取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社区康复治疗,康复治疗主要在家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住院部进行,治疗的方法主要为肢体功能的锻炼、红外线治疗、痉挛肌治疗等,并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60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通过采取社区康复治疗的方法,43例显效,13例有效,总有效率达到了93.33%.结论: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采取社区康复治疗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后遗症症状,同时还提高着患者的日常自理能力,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商宏琳;王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的内科临床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总结内科治疗中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在临床治疗时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方法,主要为控制脑水肿、脱水降压以及脑保护剂类的药物治疗,同时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通过内科临床治疗后91例患者存活,9例患者死亡,存活率为91%.其中患者临床发病消化道出血5例,患者临床肺部感染4例.结论:内科治疗脑出血患者可以有效控制脑水肿,降低患者颅内压,同时也可以提升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姜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7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治措施进行探讨,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5年来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例资料;结果:83例病例中,经过合理治疗,总有效率89.16%,无效9例,转院5例,死亡3例,死亡率3.6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情危重,进展快,病死率高,及时诊断、合理的治疗,同时对缓解期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能有效地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
作者:许忠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气虚血瘀型糖尿病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采用降糖明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100例气虚血瘀型糖尿病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对照组)与加用降糖明汤治疗(观察组)预后进行比较,回顾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虚血瘀型糖尿病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采用降糖明汤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罗忠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主要手段之一,化学性静脉炎是静脉化疗引起的常见毒副作用,是由刺激性和腐蚀性化疗药物直接损伤输注的静脉而引起的一种无菌性炎症[1].临床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改变,局部组织红肿、灼热、疼痛,甚至出现溃疡、坏死.我科应用氦氖激光外照治疗化学性静脉炎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